有人說河南省經濟會呈現東貧西富的態勢,這是為什麼?

戰爭紅線


以京廣線為界將河南劃分為東西兩部;

從地圖上看,東部區域為信陽、駐馬店、商丘、周口、開封、濮陽、安陽、鶴壁;

西部則為洛陽、南陽、平頂山、三門峽、焦作、濟源、新鄉;鄭州大部分區域也在京廣線以西;

從地域面積上看,東西部面積相當,但東部人口占比為三分之二,西部人口占比為三分之一;

從地形地貌上看,東部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而西部則是山區或丘陵地帶;

河南西部山區幾乎囊括了省內所有的礦山資源和旅遊資源;對於一個內陸省份來說,西部佔盡了經濟發展賴以生存的天然資源優勢,而享受紅利的人口相對又少;

河南東部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在國家農業層面上被稱為“黃泛區”,國家重點的天然糧倉,誰都知道,沒有農業科技的支撐和普及,靠農業致富很難,更何況東部地區人口基數較大;

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有名的勞動力輸出大省,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河南東部地區,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人口都跑到了東南沿海發達省份打工,這又進一步壓縮和稀釋了東部地區發展經濟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河南外出打工的勞動力大部分都是東部區域的,西部區域的河南人很少去外省打工的,最早河南西部地區依靠礦山資源發展重工業,快速積累資金,而後開始轉型,大力發展旅遊業及輕工業,推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及富裕程度上遠遠高於東部地區;

2018年河南各地市人均GDP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鄭州、濟源、洛陽、焦作、三門峽;而排名後四位的分別是周口、商丘、駐馬店、信陽,這就是河南東西部東貧西富的發展差距;


鄰廊酒肆


以上三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和所在的位置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豫西富裕的觀念,另外像平頂山和焦作在過去依靠煤炭等重工業經濟發展也不弱,還有濟源人均GDP第二的地位,都使大多數人對豫西的經濟可圈可點。

反觀豫東的經濟情況的確不夠樂觀,最為典型的是商丘、開封、周口、駐馬店,在總量上並不靠前,在人均上尤其靠後。但這幾個地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平原廣闊,糧食產量高,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市。在當前的經濟發展中,依靠農業的發展是沒有什麼優勢的,開封受鄭州的虹吸影響,沒有什麼工業基礎,其他三個地市與省會相距頗遠,在交通建設和工業基礎發展上不佔據優勢地位,再加上這四個地市位居平原地帶,人口較多,人均GDP的靠後也很容易讓人感覺到貧困。



活躍在豫中地區,此時身在周口,深深感覺到了交通的不便利,也看到了與洛陽、南陽城市建設的差距。希望將來高鐵網建設完成後,豫東地區也能乘上工業發展的快車吧。

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過去很長時間地區或者內陸省份的經濟發展跟本身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有很大關係的

如上圖所示,如果我們以紅線作為河南東西的分界的話,可以清晰的看到屬於豫西的地區有,洛陽、平頂山、南陽等地區,這幾個地區有什麼優勢呢?都屬於山區或丘陵(或部分在山區位置)礦產和資源是豐富的,比如:洛陽的鉬礦(全國首位,世界第三)、平頂山的煤礦、南陽的石油和水資源,說道來這裡大家的懂了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過去很長時間,我國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與本身的礦產資源是分不開的,有資源的地區自然在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上要有很多優勢。而豫東地區的開封、商丘、周口、包括信陽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平原,適合農作物種植(只有靠地種地了)。在沒有原始資源積累,這對於處於中部地區的城市來說發展無疑是困難的(交通條件改善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豫東平原的礦產資源也是近些年才發現的)。

這就是為什麼至今豫東經濟發展不如豫西的原因,沒有先天優勢,自然拿來做城市建設的資金和實力是不夠的。

江浙地區本身發展還不均衡,自然顧及不到豫東這些地區

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江浙地區會富裕起來?很簡單是因為地理位置,因為這些沿海地區是第一個改革開放的地區,其發展的助力在於引進國外資本,而城市資本的溢出效應肯定是本地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才會實現的。而蘇北蘇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還存在,包括浙江地區也有這樣的問題,所以說在本地產業和經濟發展不充分的情況下,依靠他們發展就是妄想。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豫東地區看似與江浙地區更近些,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因為人家自己還沒發展好,自然輪不到你,更何況中間還隔著安徽這麼多城市呢。

地理優勢僅僅存在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沿海地區,內陸城市要想發展必須想法子

豫西地區因為前期的資本和產業積累,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支撐。簡單舉例:洛陽已經開始從工業向旅遊等第三產業轉移,其中就涉及到城市擴大、基礎建設、環境建設等等,哪一個都得花錢,尤其是引進產業上。誰的政策好,支持力度大自然就會獲得更多青睞,無疑有先天優勢的這些豫西地區更有實力。

如果說在經濟發展早期(1978-2000年)城市的發展主要是依靠資源的話,那麼後來就得看產業情況了,簡單來說誰的產業合理,產業發達那麼誰的未來發展就更好。毫無疑問在豫西城市都在向第三產業轉型的時候,豫東地區還在第二產業上發力,這也是為什麼豫東豫西經濟差距這麼大的原因。

綜上,河南省經濟會呈現東貧西富的的情況是註定的,未來或許還會持續很長時間,這並不稀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勇曉談壹貳叄


我是豫東人,勤勞善良的豫東人民,一馬平川,全部是平原,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地,為新中國的糧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要說豫東沒有礦產這說明你們不瞭解豫東,永煤集團可以看出,來,柘城整個地下都是煤礦和天然氣,可持續發展中國100年,可是由於是平原開發毀壞土地汙染環境,被作為戰略儲備資源,我國是農業大國缺是農業弱國,原因是啥,如果把商丘,周口,駐馬店,開封,這些地方的人口全部遷往鄭州,大片土地直接機械化生產,高效,高超產,且有利於改變中國農業的框架,是不是更好,鄭州面積是日本東京的三倍還有多,東京人口3700多萬,按照這個比例鄭州就是容納1億人口也不為過,況且這四個地市人口全部加起來才3000多萬,加上鄭州原有的1000萬鄭州就會擁有4000多萬人比東京多那麼一點,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且鄭州的面積是東京的3倍還多呀?


吃虧是福145002641


河南社會文化資訊達人豫州記為你解答。

解答問題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這一張圖。

這是《河南日報》本月三日發表文章中批示的河南城市規模全譜圖,從圖中不難看出河南城市的發展現狀,我們可以看出河南主要大城市是集中在中西部,其中鄭州為特大城市,而洛陽南陽為大城市,這三個市也是我省目前經濟排名中的前三位。除了大城市之外,其餘中等城市大部分集中在中北部,和東部,如商丘開封等。

我們仔細觀察還不難發現,其中在東南部,西北部和北部地區有些城市發展的並不好,如豫東南的信陽,駐馬店,和周口,如果我們仔細比較會發現這三個市都是農業大市,工業基礎薄弱,所以導致經濟上不佔優勢。而北部城市其中安陽與鶴壁和濮陽形成鮮明對比,為何同為豫北安陽卻可以發展很好,其實也是因為資源和工業,安陽一邊是京津冀經濟圈成員,一邊被河南看中,所以在經濟上更佔優勢。而豫西的話三門峽怎麼說那,反正窮也不是一兩年了。

而濟源沒有上榜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窮,濟源是河南除鄭州之外最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這次沒有入選只要是太小了,他只是縣級市並不是地級市。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想了解更多河南資訊,歡迎大家關注豫州記。


豫州記


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也不復雜。豫東是平原,戰爭期間尤其軍閥混戰期間,遭受多方反覆拉鋸碾壓,破壞更嚴重。花園口炸堤後,大部地區又是黃泛區,損失極大。建國後,因土地多,是產糧大戶,被定義為農業區,為國家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工業薄弱。離省會城市又稍遠,幾省交界之地,享受不到大城市的利益輻射。旅遊業興起後,因為平原山水少,可直接利用於旅遊的天然資源不多。人文古蹟修復,又需要巨量資金和時間,所以經濟一度發展緩慢。地方發展其實和人是一樣的,現在的規律是越有錢的越有錢,越窮的越窮。不過最近幾年,隨著高速和高鐵在平原的快速鋪設,發展還是很快的,政府大力修復人文古蹟,像開封,明年古城全部修復完畢後的商丘,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Tina2016


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目前河南整體發展相比前幾年力度明顯加大,特別是鄭州,真乃舉全省之力在重點發展,要對的起國家中心城市定位,更應要起帶動全省的經濟發展,豫東豫西的發展一直以來發展定位不一樣,中西強,東部差,這個主要和全省原來發展的定位不一樣造就了今天這樣的局面,目前來看,豫東不會得到大力發展,前提只有是在強化大力發展鄭州後一定基礎上才能輻射周圍或再側重點發展其他的地方,鄭州作為省會相比兄弟強省會來說相對底子簿,現在這樣發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就是想更好的帶動發展全省的模式,和四川,湖北,湖南等類似。今後,河南一定要收縮一些地級市數量,合理合併,緊擰幾股繩,要重點打造除鄭州外再加上二到三個主要城市,如洛陽,南陽等,河南人口眾多,待開發空間巨大,後發資源多,發展前景不錯,希望能得到國家層面上的多支持,如國家的政策,經濟資源,教育資源,科技資源等等,相信,勤勞的河南人民一定會創造一個偉大的中原大省!


科得邦環境


邯鄲不也是東貧西富嗎?東邊是平原以農農業為主,西部有資源,可以發展工業。


有所為律師


我覺得恰恰相反 豫東農村地區富裕程度明顯高於西部山區農村,豫東地區農村基本上普及二層洋樓,村村通公路,戶戶通水泥路,農村青年在外買轎車也不在少數,豫東平原人口稠密,人力資源在二十年之前是劣勢,現在成了明顯的優勢,國家GDP估計以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不會統計到外出打工帶回來的工資,實際富裕程度也不能用過官方GDP反映出來,豫西地區農村居住和生活環境被東部甩出幾條街。


toumingfeng


我們豫中豫西討厭豫東豫南!應為他們拉我們的後腿!河南的名聲都是豫東豫南丟盡了,窮光蛋如下…南陽,周口,駐馬店,商丘,開封,信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