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秸稈為什麼屢禁不止?

吉林交警總隊


◇個人覺得有很多因素:如地方對秸稈科學處理的方法推行緩慢,農民的勞動結構發生變化,一些利用秸稈的企業還未為建立······

秸稈燃燒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對環境、人及其它動物產生嚴重的危害。因此,各地嚴禁焚燒秸稈,不少地方政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派出督查組分赴各地開展明察暗訪,對禁燒工作不力的地方予以通報批評。

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車、手機短信等,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普及綜合利用科技知識,曝光隨意焚燒秸稈的行為和人員。然而,每年到了夏秋季節,燃燒秸稈現象仍然屢禁不止。

1

農村勞動力結構出現變化,青壯年多外出打工,留守人員以老人小孩為主,秸稈搬運缺人手;

2

農村能源結構發生變化,農村能源由過去的燒柴改為燒煤、液化氣和用電為主,大量秸稈不再作為燃料用途;

3

是秸稈發電市場利益機制尚未形成,商品化有困難。目前,油菜秸稈的收、捆等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高於廠家的收購成本,農民從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上得不到好處;

4

是單一利用方式存在缺陷,如秸稈粉碎還田後可能發腐成氨肥,一旦過量則導致秧苗返青困難。


雖然國家總體上嚴厲打擊焚燒秸稈,但眼看春耕將至,不少耕種的農民鋌而走險去違法,偷偷焚燒秸稈,只是為了能夠正常播種,掙點血汗錢,討個生活養家餬口!

然而得到的結果卻是"對8起焚燒秸稈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有力震懾了違法行為。"既然我國一直都提倡問題必須從根本抓起,

那此次事件中,問題根本真的抓對了嗎?農民真的是主導因素嗎?

專家不切實際的建議

秸稈還田就是當時被採納的專家意見,但現在看來,秸稈還田明顯是弊大於利!導致不少農民朋友認為專家不切實際,故意刁難。

下面列舉農民還田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 汙染:還田中需要將秸稈粉碎,會產生大量粉塵,這種顆粒物隨風傳播依舊會造成環境汙染;

2. 蟲害:焚燒可以殺死大量幼蟲,但還田卻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存留的幼蟲卵孵化後會啃咬作物,直接影響農民來年收益;

3. 減產:依照目前技術而言,還田後土壤空隙會變大,導致種植的作物容易枯死,減少產量

4. 時間過慢以及養分爭搶:秸稈只有腐爛後才能增加土壤養分,會限制農民耕種頻率;而秸稈轉化的微生物也會與作物幼苗搶養分,導致減產

在實踐的檢驗下,專家的建議如“空中樓閣”,完全不切實際!但這都能得到廣泛推廣,對此不少網友評論"那些磚家只會理論,沒有實踐,真的很坑人"。

其次,專家壓根沒有考慮過農民收入低,還田只會降低農民的收益和加重農民的負擔,因此還田得不到農民的支持情有可原。

況且科學不僅僅是提出設想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不斷檢驗、修正,甚至推翻。專家的價值不是提出了多少紙上談兵的想法,而是推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舉措


小熙帶你看世界


秸稈問題是所有農民的關注點,燒與不燒,燒後怎麼處理,不燒怎麼處理,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只是強調了在禁燒期間,燒荒拘留。


至於為什麼屢禁不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九點:

第一點,過去秸稈很少有燒的,家裡靠秸稈取暖,農民都拉倒到家裡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秸稈基本不捆,放在地裡不燒,也沒地方放,而且村裡也讓放秸稈垛。

第二點,農民響應了號召,把秸稈打成了草包,最後還是沒有辦法處理,推到坑裡一火燒了,費時費力費工費錢,最後還是燒,不如在地裡燒勝省工。

第三點,許多人把秸稈霧霾都歸於農民燒荒,其實太過片面,秸稈確實有影響,但工廠廢氣,費煙,交通工具尾氣等等,都是霧霾的主要因素,單單把秸稈拿出來,讓農民感覺到不公平。

第四點,秸稈還田技術還不太成熟,各地方的氣候,溫度不一樣,不能一刀切,在南方實驗秸稈還田的成功方法,在北方不一定適用。



第五點,燒荒對農民有利,蟲卵,病菌,草籽,在一場大火裡都能消滅,對來年春耕非常有利。

第六點,燒了秸稈,地裡的草就沒有了,都變成了草木灰,也就是鉀肥,對於旱田地,有點草還可以,對水田來說,草就是活,必須撈乾淨。

沒有稻草,插秧的時候,就不會影響苗紮根,掉苗少,農民補的就少,秧苗的成活率也高。

第七點,秸稈不燒,還有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深翻,太淺蓋不住秸稈,只有土多了才能蓋住,但深翻一般的車就達不到要求,費油費車不說,有的農戶還得僱車幹,得不償失。



第八點,本身農作物就掉價,農民就不掙錢,再增加農民的成本,自然受到抵抗,所以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燒荒省錢啊。

第九點,不做引導,只是一味監管,思想工作沒有做到位,農民沒有意識到秸稈的危害,農民都是靠種地為生,不問緣由,就禁燒秸稈,農民一定反彈。


法律上都講,法理不外乎人情,,如果在道理上講的同,那個農民都是通情達理的人。

以上九點就是‘’田俊超白‘’的真實想法,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有什麼不對,請大家在下面指出。


田俊超白


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成本太高,人工費、運費都是一筆開銷。何況打包整理有時不知送到何處。

俗語: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買賣無人幹!

禁止焚燒農田秸稈麥杆等,理由就是環保!

環保,人人支持!

但農村人有一點想不通,即使完全禁止田間焚燒,對改善城裡的環境能起多大作用?。

中華民族是農耕文明,無拘無束地燒了幾千年(或焚燒肥田,或做飯取暖,或燒窯建房等),都是藍天白雲、空氣清新。

怎麼如今就戴上了環境汙染的帽子呢?

即使今天,城裡人常常喊霧霾,有時連月亮太陽都看不清楚,農村不還是氣候宜人、滿天繁星?


碧水青山0


近些年,環境汙染嚴重,但決不是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汙染原因很多,秸稈本身就是環保產品,基本沒有化學成份,焚燒秸稈的煙也是青煙,對環境影響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工業排放,汽車尾氣,過度對資源的開採,消費品特別是低質塑料品的消費,過度抽地下水,工業用煤氣到百姓家大量消耗,這些無序對空氣汙染影響最嚴重。五六十年代為什麼焚燒秸稈很少呢?其原因應有這麼幾點,一是六七十年代玉米產量還是比較低,秋後秸稈也就少;二是在一些地方秸稈是老百姓的主要燒柴原料;三是東北是玉米的主導產區,種植面積擴大,就會產生一定的秸稈存量;四是由於農村常住人員的減少,秸稈自家消耗量逐年呈下降趨勢,給秸稈存放帶來防火隱患;五是農村家家對煤氣需求增加,固然也減少秸稈消耗,這是秸稈在農村的使用狀況。從為什麼焚燒秸稈看,主要基於三個原因:一是焚燒秸稈主要是減少對玉米葉子的焚燒,同時可以做肥料;二是對病蟲害通過焚燒方式進行有效根除,防止次年發生;三是將秸稈粉碎還田做肥料農民不認可,玉米秸稈腐爛時間長,也不利於耕種,由於種子出現不接觸土壤情況,就不能保證種子發芽率,會影響產量和收成。所以說,農民主張焚燒秸稈的做法還是支持。


永遠吉祥319


西門觀點:無論是秸稈還田,還是製作燃料和飼料成本太高,農民負擔不起,只好偷偷焚燒。不要強行禁止,要對秸稈處理進行政府補貼,讓農民減少經濟負擔,才能解決問題。

焚燒秸稈的確給環境造成一定汙染,給交通運行帶來一定影響,而且存在引發山林火災的潛在危險,專家建議禁止農民焚燒秸稈,也沒有錯。然而,錯在農民嗎?也不是,農民也是在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偷偷燒之。

專家建議秸稈還田,先不說秸稈還田影響種子發芽,容易滋生害蟲,存在弊病,光那筆費用農民就掏不起,如果花錢進行秸稈還田,種糧就會賠本。

再說製作飼料或者燃料,一是這樣的企業太少,沒有人來收農民的秸稈,即便有,也要農民自己把秸稈送到企業,本來收購價格就很低,加上運費,還要賠錢。

所以,農民也要生存,也要養家餬口,也要養兒育女,賠錢種糧,不是農民不幹,是因為農民沒錢。

強行禁止是不人性的做法,還是要對農村秸稈處理做一些補貼,讓農民減少一些負擔,這個問題才能解決。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我是東北老農,我這裡一般人家種地都是上百畝,有的好幾百畝。種大豆還好說,秸稈可以散在地裡,也可以拉走。如果種玉米,想把秸稈收拾出去,簡直是不可能的,因為太費工。而且現在都是機械收割,直接就把玉米秸稈粉碎了。如果不燒了,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深翻,可是深翻費用太高,多數農民無法接受。也許政府可以強制不讓農民燒,可是真實行起來非常困難。因為農民燒秸稈的季節,正是火險高危期,你不讓他燒,他也會偷偷去燒,這樣更會引起森林火災。所以一些當地政府和林業部門為了避免受到更大損失,無法對農民的行為進行嚴控。如果真正想禁止農民燒秸稈,只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要想法設法為農民處置這些秸稈。把玉米地免費深翻,把稻地稻草打包運走賣給養殖戶。或者給農民足夠的補助讓他們處置秸稈,如果再燒扣補助,罰款。反正需要政府下更大力氣,更大耐心來解決這個問題。



佔禮文化雜談


秸稈屢禁不止,根本原因現在還是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就目前的這幾種處理辦法,也就是秸稈還田,秸稈製作燃料,秸稈製作飼料,工業原料等等。以上幾種辦法就目前來看並不能很好的實行下去,因為各種技術都還有缺陷,就那秸稈還田來說,秸稈腐爛會有害蟲滋生,對來年種的莊稼生長不利,容易生病,導致植物枯萎死亡,其它幾種基本是因為處理成本太高,做出的產品價值沒有成本高,所以農民並不願意那樣做。

現在大多數農民還是選擇焚燒秸稈,我們前說焚燒秸稈的好處,第一焚燒完的灰燼留在土壤裡,第二年的莊稼可以吸收,促進植物的生長。第二,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經不需要提高焚燒秸稈進行取暖了,而且不像原來,家裡都有牲畜,秸稈大多數都喂牲畜了,即使焚燒秸稈對大氣有汙染,但是目前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lv前方的路途


我是農民 政府讓我們秸稈還田是個好事能改良土壤,但是秸稈還田可不是個容易的活,首先需要大型農機配套,這一套下來估計得個五六萬吧,原本不富裕的農村人有幾個能接受得了吧。不燒也能用免耕機播 可但是地上厚厚一成秸稈農藥落不了地 荒地不說地溫上不來能不影響產量嗎。

我們這裡有打包的 一畝地55塊,弄得也不乾淨還得收拾,原本種地就掙不了多少錢 大家說說能用的起嗎?聽說國家給還田補貼 好像就20塊左右只能是呵呵了。

振興東北大豆說得多麼讓人興奮,一塊五毛多點 都不好賣 你說讓我們如何去振興吧。經濟效益面前不得不選擇種植玉米。

建議專家們不要一味地提禁止令了 切切實實的到農村來走走 看看 聽聽 回家去再好好想想拿出個真正利國利民的建議來好嗎。最後還得說 秸稈還田費工費力又費錢。


禁養寵物就少吃轉基因


可以不燒,先拿出解決辦法。

不燒怎麼處理?誰來回收?不回收放哪裡?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就一禁了之,現實嗎?

總不能讓秸稈放地裡不種糧食吧?

民以食為天,拍屁股下命令的事少幹也好!

鄧小平同志說過,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磚家官員們去種兩年地,看看他們怎麼處理秸稈再說。


紅島建設888


為什麼還有呢?這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光說不“做”,這裡所說的做不是指農民,而是不讓農民燒秸稈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原理很簡單,秸稈就是綠色農業垃圾,與我們生活中的垃圾道理是一樣的,這是秸稈是環保的。如果要用垃圾的概念套上去你就明白了,垃圾是怎麼處理的?首先我們要把垃圾收集到一個地方,再拉到各個垃圾站做分類壓縮處理,這期間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農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他們不僅要搞生產還要睡覺的,農業垃圾那麼多,他們就是不吃不喝也弄不完啊,他們不是萬能的機器人。他們也知道有汙染,但是不燒第二年就有老鼠,有蟲子,極大的影響收成。光說禁止,都沒有給農民解決的路子,說有用嗎?想得很好,規劃很到位,誰去真正的去幫助了嗎?糧食價格那麼低,還要花錢來處理這些,農民還吃什麼?有什麼比打一下火機快、不費錢、省力嗎?再說燒秸稈真的是導致霧霾的最大原因嗎?如果按照汙染的角度來說,農村燒秸稈,農村應該是汙染源,但是反觀農村的空氣是最好的,很多人都認為都飄到城市去了,那你就錯了,因為燃燒產生的還不夠農村的植被吸收,即使怎麼也對城市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城市人多,車多,還有工廠,更重要的是植被少,完全吸收不完這些汙染,不產生霧霾才奇怪。不要一味的禁止,首先要實地考察,調查清楚,只是秸稈嗎?那工廠呢?車呢?人呢?大自然自淨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