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雲真的可以預測地震嗎?

講科學堂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題主,世界科學發達至今,地震這一自然現象依然不可預測,就像平原生活的人到高原可能發生高反,但高反至今也沒有科學手段來鑑定每個人到高原是否高反一樣。

汶川大地震前的北川縣城(北川縣委宣傳部 趙軍 攝)

因此,那些民間關於大地震來臨之前,比如天空出現怪異的都稱為地震雲,比如條帶狀、輻射狀、干涉條紋狀、波狀層積狀、透光高積狀的雲彩等;動物行為反常,比如狗狗狂吠不止,螞蟻成群結隊遷移等;地下水井冒泡、冒熱氣等等,都是人們的心理聚焦效應——

當人們遭遇諸如地震這樣的重大災難後,往往會反覆回憶起事件發生前的各種細節,並傾向於認為這些細節是“罕見和異常”的。其實這些“罕見和異常”經常發生,只不過平時人們不會去特意觀察和記憶罷了。那些看似怪異的“地震雲”、動物異常等,就是是這個道理。

汶川大地震當天的北川縣城(北川縣委宣傳部 趙軍 攝)

因此,就目前的科學技術,地震是不能預測只能根據已知或已經掌握的地質條件進行預防。之所以如此肯定地這樣回答你,是基於我在地質部門工作的一些經歷——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工作,主要工作就是給當時時任局長拎包跑腿。

本人在汶川大地震北川縣城的“頭七”……同事 吳楚瞳 攝

這張姓局長之前是在四川綿陽川西北大隊任副隊長。唐山大地震前幾個月,四川松潘就發生過一次震級頗高的強震,北川也為此受損不輕。當時川西北隊就委派張隊就和省地礦局一些地質專家一起到北川勘察,專家們考察後的結論是:北川縣城正好處在龍門山地震斷裂帶上,且縣城兩邊是典型古滑坡山體,一旦被外力激活,北川就會被 “包餃子”。至於地震什麼時候發生,沒有科學手段預測,只能防微杜漸,縣城應該儘快搬遷……

一語成讖。

汶川大地震當天北川縣城驚心動魄一瞬。 北川縣委宣傳部 趙軍 攝

30多年來,囿於北川縣級財政的窘迫和省市的舉棋不定,縣城異地搬遷,在北川百姓家家戶戶放置倒立酒瓶習慣隨著時間遷移逐漸消失中被淡忘……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作為媒體人,我曾採訪時任北川縣委書記的宋明和縣長金大忠。他倆都證實,地質專家們“北川有可能地震被包餃子”,是歷屆縣委縣政府班子交接時都要反覆叮囑必須重視的一件事。

汶川大地震當天北川縣城驚心動魄一瞬。 北川縣委宣傳部 趙軍 攝

30多年前的八九月間,曾跟隨長張局到涼山州會理縣黎溪鎮和會東縣乃至攀枝花仁和區考察。考察內容就是調研在這些區域內的403、113、106三支地質隊基地是否搬遷。在考察期間看到,這些區域廣大農村,磚混結構房屋很少,90%以上是土坯房且都修在山坡上。很多農民還將土坯房用樹棒和木板隔成一樓一底,在“樓上”存放糧食和農具,一旦發生地震,這些根本不具備任何抗震性能的土坯房在幾秒鐘內就會發生垮塌,逃生只能看你當時所處位置、反應速度和運氣。

2008年8月30日16時30分,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區、涼山州會理縣交界處發生6.1級地震。當母親拼死保護女兒的一幕,在消防隊員小心翼翼地挖掘下慢慢浮現時,救援現場的人們都因巨大的感動而沉默了……“我們所面對的,已不是她們的遺體,而是偉大的母愛。”拍攝者、西昌市消防中隊隨隊攝影鄒森說。

張局深知這一區域地震斷裂帶的存在並處於活躍期。在與當地政府交換意見是否搬遷這三支地礦隊伍時我在場。張局曾告誡當地政府:這些區域發生地震是早晚的事,無法預測,只能預防。現在亡羊補牢,猶未未晚。這些土坯房乾打壘房早改建,早受益。這裡,小震可能引起大災。

這次調研後,雖然涼山州和攀枝花政府挽留這三支地礦隊伍,但張局堅持把所有隊伍帶出可能發生地震的危險區域。這三支隊伍後來分別搬遷至峨眉山市、瀘州市、成都崇州市,此乃後話。

2008年8月31日上午,涼山消防官兵在會理縣黎溪鎮新橋村轉移遇難群眾遺體。西昌市消防中隊 鄒森 攝

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會理果然發生了6.1級地震!

這次地震雖然震級不算太高,但破壞程度很大——“攀-會6.1級地震”遇難者八成在會理。涼山州的會理、會東、鹽源三縣83個鄉鎮、近23萬人受災,7164間房屋倒塌,10萬多間房屋遭到嚴重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21億餘元人民幣。其中重災區會理縣10.3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19億元!

“攀-會6.1級地震”救援現場一瞥。西昌市消防中隊 鄒森 攝

“攀-會6.1級地震”的兇殘,顛覆了外界 “5·12” 6級餘震滋生的“疲軟”慣性思維軌道。人們開始反問:這個6級地震為什麼這麼厲害?一句話:土坯房垮得之迅速徹底!根本沒有反應時間!

“攀-會6.1級地震”救援現場一瞥。西昌市消防中隊 鄒森 攝


勒克兒


不可以預測地震。

所謂地震雲,是個偽概念,僅僅是民科的說法,大概來源於日本。屬於典型的打哪兒指哪兒,百中百發,沒有任何意義。



比如說這種魚鱗狀的雲,經常被附會為地震雲,其實就是常見的高積雲罷了。當地震發生後,有人就會回憶起地震前的種種,然後牽強附會地把雲彩和地震聯繫在一起,而這種雲平時出現,並不會引起太多注意。

女人的心,天上的雲,都是很容易發生變化的,形成什麼性狀也是說不準兒的事情。儘管如此,氣象學家們還是總結出來雲彩的規律,大體上也能給分個類。但無論哪一類,都沒有證據和地震相關。

不僅僅是雲彩,所有傳說中的地震徵兆都是不靠譜的,地震的短臨預報至今也是一個尚未攻克的難題,很有可能永遠也攻克不了。凡是宣稱自己能預報地震的,不是騙子,就是傻子,沒有其它可能。

地震的短臨預報不行,這已經是地震學界的主流共識 中長期預測才有意義。


五次方物語


地震的發生與雲的關係,被誤解的深,尤其是現在網絡很發達,大家隨時又可以拍照,基於目前的認知和了解,雲和地震的發生之間沒有關聯,也就是不存在因果關係。

“地震雲”一詞主要在民間流傳,後來被日本人鍵田忠三郎在19世紀50年代“發揚光大”,實際上但他沒有任何地質地震或者氣象方面的專業背景。

現在,用“地震雲”預測地震的發生既不靠譜,也不科學,國內外科學界、地震局和氣象局等機構曾多次對此進行闢謠,強調沒有有效證據表明雲可以用來預測地震的發生。

即便如此,“地震雲”在民間仍有很大的誤解,很多人寧可信其有,其實都是因為人類目前地震活動的認知水平又很低,而地震災害的破壞性又非常巨大造成的,就像古代,封建迷信很流行是一個道理,是因為以前科學水平不發達,對自然界的認識水平低下。

目前,地震學家們對地震活動的研究和探索仍在積極推進,還一時難以掌握其活動和孕育規律,但用雲來預測地震的發生,既不科學也不靠譜。


震長


這是我八月十一號看到的天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c3531034a7cee99654f9b805f974c1d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