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大道通衢踏歌行

地處雲南西部的保山,古稱永昌,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67.78公里,是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穿境而過,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抵達沿途各國,一度商賈雲集、貿易興盛。

時光流轉,歲月變換,舊時要道已成懷古羊腸。過去“走夷方”的保山人,再度出去“闖世界”: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聚力構建“一線兩園”的開放格局,矢志打造國內一流邊境口岸城市和內外雙向開放城市,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先行區、試驗區、創新區。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中共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保山交通人揮如椽巨筆,繪通衢大道,築公路、暢水運、修鐵路、興航空,他們用心血和智慧描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時代畫卷,演奏出一曲曲大氣磅礴的恢宏樂章。

雲南保山:大道通衢踏歌行

交通投資高位增長

全年交通投資突破百億大關,同比增長24.78%,完成市政府計劃的100.17%,連續5年增幅達到兩位數。全年新增公路里程197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4036公里,公路密度達71.48公里/百平方公里。

--重點項目建設提速。G320線保山境內206公里改擴建項目全面完工,大保高速板橋、保山、漢莊收費站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昌保、繞城高速完成清算退場及股權轉讓,在建8條縣域高速全線推進,“能通全通”工程全面提速,累計完成投資93億元,成為交通投資主要支撐。

--項目前期推進有力。繞城高速建設用地及昌保、保施高速林地獲批;昌保、保瀘、騰猴、騰隴、保施5條高速土地組件按時上報;瑞孟高速基本農田補劃方案通過評審,用地預審獲批;施勐高速環評獲批,施工圖設計通過評審,社會投資人完成招標。大瑞複線彌渡至鏈子橋、雲龍至永平至昌寧高速工可編制完成;瀘水至騰衝高速和G56老營至板橋改線段完成路線方案研究。騰衝機場連接線、固東至自治公路工可、初設、施工圖設計獲批;G219瀘水至騰衝、隆陽區三達地至龍陵縣龍鎮橋、騰衝至固東等國省幹線項目前期進展順利。

--徵遷要素保障到位。8條高速完成徵地3.7萬畝(含臨時用地),房屋搬遷拆除458多戶,杆線改移進度加快,兌付徵遷資金及杆線改移費用約20億元。

--資金爭取持續增長。組建成立交融公司,完成PPP項目問題整改,交通行業舉債融資行為進一步規範。全年爭取上級各類補助資金30.58億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5.19億元;省級交通產業基金到位5億元;社會資本投資到位12.69億元;金融機構貸款支持7.4億元。

--項目儲備謀劃超前。編制交通基礎設施國土空間控制規劃、“十四五”和中長期規劃,謀劃重點項目52項3560公里,計劃2019、2020及“十四五”期間實施20項1225公里,估算總投資1025億元。

雲南保山:大道通衢踏歌行

交通扶貧成效顯著

211個貧困出列村實現“三通”,交通扶貧成效顯著。一批示範創建持續深入。昌寧“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通過國家複核,制定實施《關於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保山市公路管養“路長制”實施方案》和《保山市交通運輸服務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評選“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7個、示範村13個,服務“鄉村振興”實力增強。一批民心工程順利實施。勐賴大橋建成通車,高黎貢山移民安置項目順利推進,撬動國開浦發項目資金21.04億元投入農村公路建設;爭取農村公路建設計劃210項1661.7公里,完工198項1626.9公里,實施危橋改造19座,完成投資7.38億元,超額完成市政府1300公里建設任務。一批民生實事如期兌現。

新通客運班車建制村11個,全市建制村通客車率達99.78%,通郵率和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均達100%;投入養護資金7984萬元,列養農村公路1.17萬公里,吸納貧困群眾424戶639人,縣鄉村道優良中等路率分別達87.92%、78.48%、69.37%;中心城市紅花、龔家莊、下村、和平等安置小區及辛街異地搬遷安置點開通公交,13件交通惠民實事全部兌現。“掛包幫、轉走訪”活動紮實開展,施甸大秧田、騰衝後庫、昌寧慶美3個掛鉤點先後走訪16次,協調安排工作隊員9名,累計協調幫扶項目38個、投入資金1903萬元。

雲南保山:大道通衢踏歌行

最美交通建設加快

--亮點打造成效初顯。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及重點項目建設綠化工程及沿線風貌同步設計審批,先後建成萬畝東山主遊道(首條彩虹路)和善洲故居連接線(通村最寬旅遊示範路),改造提升大保高速保山至機場段、中和公路示範段,開工建設西山旅遊路,美麗公路建設深入人心。--

--路域整治效果明顯。金六、雲保、六曼、施七4條示範路整治提升順利完成,以300萬元補助資金撬動1.56億投資,打造公路景觀節點36個,綠化路段227公里,移栽各類喬木、灌木和花卉51萬餘株。大保、保龍、保騰高速公路服務區及收費站等重要節點打造取得突破,桉樹替代種植有序推進,建成一批暢安舒美的道路景觀帶,縣鄉村道綠化率分別達92.68%、71.6%和65.32%;大力整治潑灑汙染、亂搭亂建、佔道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清理非公路標誌標牌3234塊,查處擺攤設點佔道經營222起,封閉平交道口12處,拆除違法建築29.7萬平方米,地方路政案件立案率和查處率均達100%。

--綠色交通作用凸顯。嚴格執行營運車輛准入和退出、燃料消耗量核查制度,圓滿完成交通節能指標,淘汰註冊營運黃標車2531輛,更新營運出租車62輛,新增新能源公交車55輛,中心城市綠色公交佔比99.3%,發放燃油補貼資金5254.65萬元,減免綠色通行費用3060.65萬元。

雲南保山:大道通衢踏歌行

運輸轉型取得突破

實施“交旅”“交郵”和“交通+互聯網”等新模式,大力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道路運輸穩中有增,全年完成公路客貨總週轉量95.5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7.07%;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34億元、業務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23.09%、19.64%;完成快遞業務量621萬件、業務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29.47%、34.20%,郵政快遞跨入3個億元時代;站場建設有序推進,保山東部綜合客運中心樞紐站、騰衝邊境物流中心、昌寧柯卡客運綜合服務站及城鄉物流服務站等項目前期紮實開展。

保山客運北站、龍陵公交車站、施甸縣城客運站和物流中心、騰衝旅遊客運站改擴建及貨運站建設加快,騰衝西部客運站及漭水、勐統、溫泉、潞江4個鄉鎮客運站改造完成;水運市場長足發展,滄江8號、9號遊船投入運營,瀾津古渡碼頭實現開工,竹簍窪碼頭、天堂山停靠點建設持續推進,全年完成水運客貨總週轉量153.4萬噸公里,同比增長8.2%。

公共交通勢頭良好,“公交都市”創建深入推進,開通常規公交線路25條,定製公交12條,教師專線3條,建成站點站牌392個,500米站點覆蓋率提升至86%,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18.5%;昌寧柯街—卡斯、灣甸等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逐步深入,騰衝、龍陵、施甸城鄉公交先後開通,農村公交客運有效銜接,多元公交網絡初步形成;智慧交通蓬勃發展,保山公交調度、掌上公交服務APP及ERP綜合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公交+銀行”聯名卡使用系統完成安裝,IC卡刷卡人次達到159萬,使用頻次及刷卡量全省排名第二;“保交行”便捷運輸服務平臺投入使用,合作開通省內城際快客線路18條,二級客運站省內聯網售票率達95%,客運、包車、網約車等多項技術實現創新;瑞和錦程無車承運人試點進展順利,實現交易總額1億元;保山智慧交通信息化服務平臺項目一期開工建設,完成省級滇西運輸安全數據中心立項;“一部手機遊雲南”交通板塊順利推進,“ETC+無感支付”實現全覆蓋。

雲南保山:大道通衢踏歌行

行業治理持續增強

--行業改革穩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取消許可3項,下放12項,保留9項;出租汽車、道路客運、旅遊客運、駕培市場等改革逐步深化,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證》和《從業資格證》和貨運車輛二級維護順利取消,綜檢機構“三檢合一”有序推進。

--執法水平有效提升。完成158名執法人員證件年度審驗,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查處各類違章經營行為7211起。

--建設管理日趨規範。開展市級公路建設從業單位信用評價,推進系統公共資源交易專項治理,信用評價與招投標關聯機制逐步完善;嚴格落實農民工工資“五個一”和“五員監管”制度;順利承接省級下放地高網和水運工程建設監管職責,開展騰猴高速“品質工程”示範創建,質量安全監督覆蓋率和交(竣)工驗收合格率均達100%;加強造價監督審查,完成1357公里的農村公路招標控制價審查。

--安全形勢穩中向好。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涉恐涉穩隱患排查整治及安全生產“1+7”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四個平安”整治,確保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持續穩定,水上交通連續20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2018年,全市交通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圍繞“學有方向、融有載體、嚴有實效、做有亮點”四項要求,採取“三抓三學”“三創三嚴”12項措施,壓實第一責任,抓好黨建工作,引領交通運輸行業快速發展。從嚴治黨出成效,創先爭優再結碩果,精神文明再創佳績,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實現質的飛躍。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2018年,彷彿置身美輪美奐的十里畫屏,哪怕是枯燥的數字,也會幻化為靈動的圖景。一項項交通基礎設施順利建成,銘刻著保山市委市政府的高瞻遠矚,銘刻著全社會的厚愛與支持。

彩路虹橋連接村村寨寨,世紀文明綻放大美保山。一條條水泥村道變寬變美,一條條二級公路向大山深處蜿蜒舒展,一條條高速公路正衝破群山溝壑,帶著保山人民的幸福夢想踏歌前行。區域路網連通、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完善、運輸服務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構成了保山經濟社會發展的血脈和骨架,也在保障民生、增強對外開放等方面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路橋壯山河,天涯踏歌聲行;鞍馬猶未歇,戰鼓又催徵。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在新的一年裡,保山交通人將準確把握戰略機遇,交通強國戰略實施助推保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四好農村路”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打贏交通扶貧攻堅戰;把握中緬兩國合作持續升溫、保山“一線兩園”建設取得突破、保山“一市兩場”民航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把握省委、省政府對保山提出的“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的現代化大城市發展定位,規劃“大字形”的鐵路網格局、“兩縱兩橫一邊一聯”的高速公路網格局、“六縱兩橫十三聯”的國省幹線公路網,建成口岸機場開通國際航線,實施全長約46公里的有軌電車環線及中心城市“三橫兩縱”的快速公交線路等項目的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容應對發展要素制約、行業轉型升級、行政職能改革、安全形勢嚴峻的4個挑戰;客觀審視交通基礎弱、項目推進慢、監管服務難、責任落實有差距這4個短板,突出抓好“黨建引領、項目提速、扶貧精準、運輸轉型、行業治理”五項重點,統籌推動公路、鐵路、民航、水路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省域示範區和滇西交通樞紐中心,著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保山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當好交通先行。

新的一年裡,保山將實現東南繞城、保施高速建成通車,昌保、保瀘、騰猴、騰隴高速穩步推進,施孟、瑞勐高速全線開工,在開放創新中交通先行,從邊緣“末梢”到開放前沿精彩蛻變,努力實現“出境入滇”的交通大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