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為何歸還埃及面積更大的西奈半島,卻仍長期佔領敘利亞面積狹小的戈蘭高地?

衛青點兵


因為相比西奈半島,戈蘭高地不僅是以色列的戰略所在,也是以色列的命門所在。

◎戈蘭高地。

站在猶太復國主義的立場,以色列想要擴大自身的戰略空間,只能朝著黎巴嫩、敘利亞方向擴張,進而控制整個地中海東海岸,這是以色列要崛起的根基。

所以戈蘭高地和黎巴嫩的貝卡谷地走廊兩地就成了以色列的戰略重心。這也是為何敘利亞會在貝卡谷地傾盡全國之力打造防空導彈系統,當然,最後被以色列悉數摧毀,貝卡谷地戰役,也促使敘利亞一蹶不振。

首先,戈蘭高地是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一處高地,無論誰佔據該地區,則將會對對方核心腹地形成俯衝之勢。也將牽制對方大部分的國家軍事力量。以色列在控制戈蘭高地之後,其坦克集群俯衝80公里就可以抵達大馬士革,敘利亞的心臟。
◎戈蘭高地。


這也是為何自第三次中東戰役結束之後,敘利亞將國家全部戰略重心部署在戈蘭高地的重要原因,在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之時,敘利亞最精銳的部隊一直駐守在戈蘭高地,沒敢輕易調動,導致延誤了戰機,釀成了大禍。

除了戈蘭高地,當前黎巴嫩的貝卡谷地也成了敘利亞和以色列的焦點地區,隨著2005年敘利亞全面撤離黎巴嫩,實際上連接以色列和敘利亞的貝卡谷地已經被以色列控制。

藍色雙線條是黎巴嫩貝卡谷地走廊,是除了戈蘭高地之外,以色列進入敘利亞的第二大戰略走廊。

以色列近幾年來對敘利亞的空襲,都是經過貝卡谷地進入敘利亞境內,然後實施空襲。

無論是伊朗、還是沙特、還是以色列,其國家的崛起和未來都在地中海東海岸,既敘利亞當前佔據的最主要地中海沿岸地區。這也就是為何敘利亞會成了四戰之地的原因。

而以色列,通過控制戈蘭高地和貝卡谷地,兩面夾擊,進入敘利亞,徹底控制整個地中海東岸,這就是以色列為何死死咬著戈蘭高地的原因。

尤其是當前在地中海東海岸發現了巨大的石油資源的情況下,挺進敘利亞東海岸地區,實際上是各方勢力都試圖做的事情,這也是敘利亞危機持續了八年,成為了微型的世界大戰的原因。◎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區位於地中海東岸,地中海東岸有大量的天然氣儲量,就是上圖中藍色區域,吞併加沙、打壓黎巴嫩就可以吃掉這裡所有的天然氣資源。

不要以為以色列只會待在巴勒斯坦地區,以色列這條龍,當前只是潛龍在淵。等慢慢蠶食盡整個巴勒斯坦之後,挺進黎巴嫩和敘利亞,就成了其最重要的戰略。因為徹底控制地中海東海岸,以色列才會真正崛起。

所以控制戈蘭高地和貝卡谷地就是以色列為日後的東進在做鋪墊。


中評中語


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都是在1967年埃及、敘利亞失手於以色列,那場第三次中東戰爭讓猶太人國家“收穫滿滿”,它還一舉佔領西岸、加沙和東耶路撒冷,是其歷次中東戰爭中最“成功”的。

西奈半島地處亞非交界處,面積6.1萬平方公里,地理位置重要。地形多為沙漠半沙漠,水源與降水稀少,不易生存,其居民多為貝都因半遊牧者。

戈蘭高地面積1800平方公里,水源和土地等生存環境良好,同時又是一座“小水塔”,向西徑流約佔以色列來水量的1/3強,它同時俯瞰以境內的重要農產區加利利湖墾區,向東距大馬士革一馬平川僅60公里,於以色列和敘利亞均具有戰略重要性。

以色列歸還西奈而霸佔戈蘭高地,源於時局和埃及政策的轉向,更與美國所起作用密不可分。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既讓以色列“吃閃”,也讓埃及薩達特認清中東嚴峻態勢:美國支持以色列不遺餘力,蘇聯援助阿拉伯半心半意;屢戰而不勝,不戰不和更難忍,索性趕走蘇聯顧問,“加入”美國陣營。1979年,在美國時任總統卡特力促下,美以埃三方達成“戴維營協議”,埃以從此交好。1980年代初,根據協議埃及收回西奈,兩國建立外交關係。

以色列也在“贖罪日戰爭”中吸取教訓:阿拉伯國家長期“合圍”下難有長治久安,需要一個安全突破口。與埃及土地換和平消除了軍事上的最大威脅,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兩翼作戰的壓力和安全負擔,從此可以專心對付巴解、敘利亞等弱小對手。

敘利亞則不同埃及,阿薩德上世紀70年代上臺,父子執政至今一直“倒向”蘇聯/俄羅斯,只是在海灣戰爭中參與過聯軍陣營。立場問題是大事,美國斷無可能像對待埃及那樣促使以敘和解,相反,特朗普用最陰險的方式歷史性地傷害敘利亞。

至於以色列,有美國撐腰,地區安全無憂,根本沒有歸還戈蘭高地的選項,相反,永遠佔有已成國策。


ruixuezhaofeng




我們認為,西奈半島確實大,位置也很重要,送還給埃及確實可惜,但它就是以色列嘴邊的肥肉,想吃可以隨時吃到嘴裡。

而戈蘭高地卻是懸在以色列人頭頂上的利劍,也是扼住他們喉嚨的繩索。以色列要想存在下去,必須要把生死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更何況,戈蘭高地還有肥沃的牧場和豐沛的水源,那麼即使是利劍也一定是寶劍,即使是繩索也一定含著金線。

我們知道,西奈半島問題和戈蘭高地問題,都是中東戰爭的產物。但當時埃及納賽爾總統很識時務,在戰後願意放棄與以色列為敵的政策,並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撮合下,於1979年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吃以色列牌螃蟹的國家,所以以色列也心存感激,要給予獎勵,這樣還可以瓦解'中東敵對陣營的團結和士氣。

當然歸還西奈半島是有苛刻條件作為前提的,還有美歐監督實施,以色列當然可以放心送還回去。

而戈蘭高地在被以色列佔領後,敘利亞領導人老阿薩德就很不識趣,不僅時不時發射炮彈襲擾,還資助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為敵。對於這樣的“刺頭”,以色列當然不會輕饒,在回擊的同時,還不斷加強在戈蘭高地的軍事部署。


為緩解來自阿拉伯世界要求歸還領土的壓力,美國設了一個局,通過聯合國組建維和部隊,來確保戈蘭高地的中立地位。雖然以色列沒有拿到主權,但卻獲得託管高地的實惠,不僅擁有了水源地和牧場。同時也獲得了掌握自己安全命運的權利。

而失去戈蘭高地的敘利亞,雖然沒有間斷地要求收回自己的領土,但軍事實力確實無法與以色列抗衡,而且其領導人也被聯合國託管的假象所迷惑,以為只要大家都公認戈蘭高地主權還屬於敘利亞,那麼以後收回來只是早晚的問題。

所以,在不經意間,戈蘭高地問題的解決就一直被拖延下來。

當然,在中東戰爭後,敘利亞選擇與前蘇聯和伊朗靠近,也讓美國和西方國家把敘利亞繼續視為敵人。既然戈蘭高地是敵人的土地,那麼在緩和關係前不予歸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新文化街男孩


在以色列人眼中,廣闊的西奈半島和狹小的戈蘭高地重要性是不一樣的。

1948年以來以色列與周邊中東阿拉伯國家打過五次規模較大的中東戰爭,每次都是依靠自己頑強的作戰和外援的介入,成功抵抗住阿拉伯聯軍的進攻,並堅韌般的屹立在中東地區,可謂是中東小強人。尤其是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人成功從埃及手上奪取了西奈半島,軍事防線延伸到蘇伊士運河東岸,埃及首都開羅都是近在咫尺。

這樣的情形讓埃及倍感壓力,正因為如此,埃及和約旦再次聯合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不過依然是戰敗。在這四次中東戰爭的基礎上以色列高層也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不能總是這樣與周邊國家保持戰爭狀態,這不利於以色列的核心利於,以色列也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為此,以色列開始利用外交和政治手段來瓦解傳統的阿拉伯世界。

對於埃及,以色列就是主動放棄西奈半島,將其歸還給埃及,當然換取的回報就是埃及承認以色列,並且與之建交,當然在西奈半島東南側以色列人獲得了一個狹小的紅海出海口,這個小港口也正好隔絕了埃及和約旦的聯繫。

對於約旦,以色列也是主動歸還了約旦河西岸佔領區,換取的就是約旦承認以色列,並與之建交。

對於黎巴嫩,以色列則是採取主動軍事行動,發動了第五次中東戰爭,徹底瓦解和摧毀了黎巴嫩的反以勢力。

通過這種一系列的措施,埃及徹底不再過問中東巴勒斯坦事務,約旦也是如此,黎巴嫩就是想過問也無力干預。剩下的敘利亞如今深陷長期內戰,國將不國。

如今的巴勒斯坦形勢對於以色列那是再好不過的,巴勒斯坦已經被阿拉伯兄弟們遺忘了,在這種情形之下,以色列公開宣佈戈蘭高地為自己的領土,外界縱然是口誅筆伐,卻無任何實質性行動,那其實實際上就是默認戈蘭高地就是以色列的了。

這個世界,尤其是中東地區,實力至上,以色列如今已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不趁機拓展國土,徹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更待何時?

OK,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感興趣的話就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老鷹航空


最簡明扼要、客觀的回答是:

西奈半島

屬於埃及。在攻打以色列戰爭中被以色列攻佔。後埃及伸出橄欖枝議和,然後承認以色列復國並建交,以色列歸還給他。

戈蘭高地

屬於敘利亞。在自己以及讓其他國屢屢利用此高地向以色列發動攻擊,被以色列攻佔(2/3)。至今仍然保持敵對不願議和,更不承認和建交,故沒歸還。

不利的情況還有:近來有國際考古發現,戈蘭高地愈來愈多發掘發現是古猶太人遺址。這為敘利亞將來的領土爭端增加變數和困難。

美國奉行務實主義,介入以色列和中東和平進程有個方針原則:土地換和平。以此督導、調解以色列和中東阿拉伯國家議和。埃及議和,西奈半島歸還就是此踐行典範。

查詢了所有的資訊包括度娘,川普簽署美國認可此高地為以色列主權,只講了安全戰略理由,沒講其他法理依據是什麼。當然,不管怎樣,領土問題他和美國說了不算的。以色列也不算。但鑑於他的超級國家地位,是有影響作用的。對敘利亞來說,是直接的極大的不好的壞影響。

鑑於現狀現實,要和平不要戰爭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個人以為解鎖姿勢是:敘利亞趕緊審時度勢,向埃及學習,不搞戰爭,搞和平,與以色列議和,趁早把領土早日收回來。別搞得戰不止,又沒和平,領土被佔又奪不回,還生變,越搞越糟,不是好謀略。


光明嶺


以色列同意歸還俟及的西奈半島是因為在美國的壓力下所致。美國為和俟及結成美俟同盟關係,達到離間阿拉伯國家的目的,可是俟及同意與美國結盟的要求是西奈半島必須歸還作為先決條件。而戈蘭高地雖然面積比西奈半島小很多,但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戈蘭高地問題52年過去了,1800平方公里,居高臨下,是加利利湖的供水源地,如果戈蘭高地斷絶水源,以色列將不戰而潰。1967年‘六日戰爭’阿拉伯聯軍慘敗,以色列乘機佔領至今,但是聯合國兩次通過決議是敘利亞的領土,不是以色列的土地,美國對此當時沒有異議。聯合國為此派出了聯合國特派觀察團駐在敘以雙方控制區中間執行維和任務,但是今年六月底按照聯合國當時的決定駐紮到期,現在美國總統特郎普作為禮物送給了以色列,以便讓貪腐醜聞纏身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大選中獲勝。可是到期以後美國如果不同意聯合國特派觀察團延期,那麼中東地區戰端重啟,全世界各國紛紛發表聲明表示反對美國的決定,可是特郎普先是撒露鬱冷為以色列首都,再來一個戈蘭高地,可以完全看出他極右白人至上主義觀點,叢林法則的零和思維,將讓世界充滿戰爭的危險矣!


感悟77741162


以色列為何歸還埃及面積更大的西奈半島,卻長期戰領敘利亞面積狹小的戈蘭高地?

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都是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的,但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兩個地方卻有著不同的命運。

西奈半島位於亞洲和非洲交界處,蘇伊士運河東側,北鄰地中海,南鄰紅海,東與以色列接壤,面積6.1萬平方公里,是以色列國土面積的2倍多(以色列國土面積2.57萬平方公里)。戈蘭高地位於敘利亞西南部,面積1860平方公里,目前以色列實際控制戈蘭高地的三分之二的地區。

按理說,以色列不應該放棄面積龐大的西奈半島,然而最後卻全部退還給埃及;而比西奈半島小很多的戈蘭高地以色列卻手握著不放,不願意退還給敘利亞,而且以色列多年來為了謀求美國對其佔領戈蘭高地的承認,果不其然,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了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為何以色列不要大的領土而要小的?

其實這對於以色來說也是非常無奈的事,下面用三點進行解析:

(一)埃及國力比敘利亞強大。

埃及在阿拉伯國家中可是一個大國,在中東戰爭開啟後一直就是阿拉伯國家的盟主,國力比敘利亞強大的太多。雖然埃及在前幾次中東戰爭中失敗了,但在1973的十月戰爭中卻重創以色列,打敗了以色列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事實證明以色列想要長期佔領西奈半島是不可能的,不然定會和埃及不死不休。而敘利亞則不同,佔領戈蘭高地根本不存在和西奈半島同樣的風險,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埃及強,敘利亞弱。

(二)以色列需要和阿拉伯世界和解。

以色列雖然在多次中東戰爭中立國,但對抗龐大阿拉伯世界,數億人口還是非常吃了,必須找一個突破口,瓦解阿拉伯反以聯盟,埃及就是突破口,畢竟埃及是當時阿拉伯國家的盟主,盟主如果退了,其他阿拉伯國家就樹倒猢猻散。而以色列付出的代價就是歸還西奈半島,所以1979年,以色列和埃及簽訂和平協議,1982年徹底歸還西奈半島。而敘利亞則沒有這個資格,還是弱國的悲哀。

(三)美國並不支持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

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最大支持者美國對於此事卻根本不支持,甚至為此事給以色列施壓,而且另外一個超級大國蘇聯也可能介入此事。以色列沒有美國支持,還要面臨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施壓,根本扛不住,所以只能撤出西奈半島。

其實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同等重要,戈蘭高地是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綠洲,水資源豐富,以色列國內40%用水都來自於此。而西奈半島面積大,雖然大部分地方都是乾旱的沙漠,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已探明的礦產資源多,也是猶太民族拓展生存空間非常好的地方,如果以色列得到西奈半島,極有可能因此成為真正的大國。

所以以色列把西奈半島退換給埃及是一個重大戰略失誤,然而木已成舟,基本上失去了再次佔領西奈半島的機會了。


大正看世界


眾人只知道,戈蘭高地,卻不知道裡面還有兩個小地方。一個是戈蘭高地前方的小村莊,因為可能會對戈蘭高地構成危險,所以以色列就佔了。另外一個是旁邊的雪山,佔領理由更簡單,因為以色列人很多來自於歐洲,喜歡滑雪,所以就佔了。這就是國際現實,沒什麼自古以來,也沒什麼公平正義。我強我有理,我需要並且我有能力,就是我的。


大合唱神帝動不動就


西奈荒蕪,而且如果需要,可以隨時佔領。(西奈也不比埃及大)。

戈蘭高地可以俯瞰整個以色列國土。以色列敢不控制在手裡嗎?敵國佔領戈蘭高地,就可以居高臨下進行火力打擊,都不用高科技,普通火炮重機槍都可以。就算以色列能勝利反擊,那死的人也活不過來了。而且,遭遇一次毀滅,經濟怎麼辦?


傷心淵


埃及體量大,敘利亞體量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