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都市圈需打通“斷頭路”

當前,中國城鎮化發展步入都市圈發展時代。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於優化人口和經濟的空間結構,又有利於激活有效投資和潛在消費需求、增強內生髮展動力。

建立朋友圈 實現軟擴容

都市圈發展是世界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一般性規律和普遍現象。美國、日本、歐洲的全球一線城市都已形成都市圈,其範圍往往超過核心城市行政管轄的邊界,通過網絡狀的軌道交通線路將核心城市與周邊中小城市幾乎無縫鏈接在一起,形成緊湊高效的“日通勤圈”。

綜合中外城鎮化發展的規律來看,中國已經具備都市圈發展的基本條件。這是判斷中國城鎮化進入都市圈時代的主要依據。

第一個條件是城鎮化率超過50%,進入城市型社會。

美國、日本以及歐洲一些國家都市圈的發展經驗表明,城鎮化率30%時,城鎮化開始出現加速度,中心城市壯大;城鎮化率超過50%以後,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顯著增強,核心城市與周邊中小城市開始加速形成都市圈。2012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0%,2018年底達到60%。同時,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提出都市圈發展戰略,試圖通過都市圈這種方式建立“朋友圈”、實現“軟擴容”,這是大勢所趨。

第二個條件是核心大城市足夠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參與的一項研究報告披露,按照GDP規模,中國排名前30位的城市GDP佔比達到42.5%;按主板上市企業數量,排名前30位城市的佔比高達69.7%,其中排名前三位城市的佔比達39.6%;按照製造業輻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的貨物出口佔比達74.9%;按機場便利性,排名前30位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高達81.3%;按集裝箱港口便利性,排名前30位城市的集裝箱吞吐量高達97.8%;按高等教育輻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的優質大學數量佔比高達92.8%。未來,以北、上、廣、深等城市為引領,其他30座至50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構造初具雛形。

第三個條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較為充分的成長。

長三角、珠三角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數目多、質量高。長三角一些中小城市經濟活躍、人口眾多,擁有許多“隱形冠軍”。例如,江陰有上市公司34家、張家港有19家、諸暨有14家,這3個城市人口分別達到125.5萬、125.7萬、150萬。

再以太倉為例,這是一個與上海嘉定、寶山相連的縣級市,常住人口近80萬,擁有300家德國企業。1993年第一家德企到來的時候,指名要選擇離上海較近、靠近機場港口的地方,凸顯了德企的都市圈意識。

第四個條件是高速公路和高鐵通勤發展迅速。

2013年,長三角都市圈2小時交通圈覆蓋範圍達到136284平方公里,佔長三角城市群面積的46.3%;2016年,2小時交通覆蓋圈面積為189439平方公里,占城市群總面積64.4%。2013年,以上海、杭州為中心的2小時通達城市數量為63個;2017年,這一數字提升到113個。

近段時期以來,軌道交通項目加快審批並進入規劃建設程序。軌道上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軌道上的其他都市圈正在加緊形成,半小時通勤圈、1小時交通圈的提速將為都市圈大發展創造堅實條件。

帶動產業與人口優化調整

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是未來30年中國發展的大勢,對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穩增長。

在美國,大約一半的GDP集中在約20個大都市圈周圍,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恢復也主要靠這些大都市圈帶動。根據測算,在中國,如果外來人口能夠順暢進入大城市,釋放出的消費大約佔GDP的1%。在核心城市周圍50公里內,GDP增長潛力可比其他地區每年高一到兩個百分點。

二是促改革。

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涉及一系列重大體制改革。目前,上海與蘇州、嘉興,深圳與東莞、惠州、汕尾,廣州與佛山等在這方面進行了改革,核心方向是打破行政管轄邊界,進而有效配置資源。它涉及規劃、土地、人口、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多方面機制的變革與創新,是下一步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調結構。

都市圈經濟不同於行政區經濟,它是一種巨大的市場化力量,能夠帶動區域間、城鄉間新一輪產業與人口優化調整。其中,都市圈特色小鎮和都市鄉村建設,不僅有利於經濟轉型升級,而且是區域、城鄉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四是保民生。

中央要求,抓好已經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的落戶工作,督促落實2020年一億人落戶目標。大都市圈有能力為農民工創造就業、提供崗位,也有一定的財力為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提供條件。某種程度上說,通過有序促進人口向有實力、有潛力的地區集聚,是一項精準有效的“扶貧”工作。

五是防風險。

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不僅能夠讓投資更多地適應人口流動方向、提高經濟增長率和投資回報率,而且能有效化解人口流出地經濟增長率下滑和政府債務過高的風險。

將潛在逐步轉化為現實

當前,都市圈發展的政策窗口期正在顯現,建議充分利用“十四五”前期研究契機,在國家層面進一步推動都市圈戰略實施,將潛在的都市圈逐步轉化成為現實的都市圈。

一要制定國家都市圈中長期發展戰略。

將都市圈發展作為“十四五”發展重點內容,明確以核心大都市圈帶動城市群發展戰略在引領國家發展、贏得全球競爭中的重大意義。為此,需以都市圈為指向,做好空間規劃、城鎮化各項政策的調整;以交通、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一體化,促進城市之間勞動力、土地、資本要素的自由流動。

二要強化交通、物流、基礎建設。

建議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規劃輻射半徑約在50公里的都市圈建設,在成都、武漢、杭州、西安等城市規劃建設至少30公里半徑的都市圈,著力打通各種各樣的“斷頭路”,進而規劃建設密集、快速、大體量的軌道交通網絡和城際鐵路。

三要加快核心大城市培育。

都市圈內部的核心大城市是國家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與紐約、倫敦、東京這樣的核心大城市相比,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加快都市圈核心大城市培育,重點可放在加大現代服務業對內對外的雙向開放力度上。

四要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小城鎮和特色小鎮。

通過基礎設施連接及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充分發揮核心大城市對周邊中小城市、小城鎮和特色小鎮的帶動作用。在此過程中,要注重體制機制的市場化導向,政府應更多提供規劃指導意見,避免直接舉債乃至直接決定產業和投資發展方向。

五要加快實施鄉村振興。

都市圈範圍內的鄉村振興應擺脫傳統農業的小規模發展模式,促進城鄉之間生產要素更為通暢、有效的雙向流動。要促進城市資本進入鄉村以帶動農業轉型,探索鄉村宅基地改造以發展文化、旅遊、民宿等現代服務業,不斷提高農民資產收入。

六要加快都市圈綜合改革。

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需要建設跨行政區的規劃協調機制。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有必要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之外的落戶限制,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積互認等措施。同時,加快都市圈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進程,調整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數量、結構和佈局以適應人口增長和變化。

七要積極開展都市圈基礎研究。

開展都市圈基礎研究,需要更多地藉助大數據手段,全面透析都市圈存在的隱性、共性問題,發揮關鍵指標的引領作用,推動都市圈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分別為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