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90年代沒有球隊大當家、當季全明星加入公牛聯手喬丹比賽呢?

薩天元


我是劉英俊,侃侃而來~

90年代的NBA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代:喬丹,馬龍,尤因,羅賓遜,巴克利,奧尼爾,奧拉朱旺,德拉克斯勒等,可以說歷史上最好的幾位球員都堆積在了這個時代。喬丹統治力這麼強,可是為什麼沒有巨星抱團來對抗他們或者是為了總冠軍投靠喬丹呢?

球員收入:那個時候的NBA之所以好看,是因為聯盟還沒有達到為了錢而改變規則的地步。每支隊伍都有自己的當家球星,如果一直隊伍能有2個巨星,那將是無敵的,但是球隊是沒有這麼多薪水來養活他們的。喬丹在公牛的時候最高拿過3000萬美元一年,一人的工資都超過一支球隊的工資帽,“二當家”皮蓬的工資也只有區區200萬美元。所以說在公牛拿這麼點工資,還不如自己單獨帶隊還能拿的更多!

個人榮譽:90年代的NBA大家都看自己的個人榮譽,都希望能靠自己的本是帶領“土生土長”的球隊拿下總冠軍,就算爵士2次敗走總決賽,球隊核心馬龍和斯托克頓也沒有要離開球隊的意思。每個人都不服氣,想要搏一把,充當球隊歷史的製造者,而且巨星的培養大多都是自己母隊的功勞,出走的話可能揹負不仁不義的帽子!

其他原因:喬丹在那個是的統治也結下了不少樑子,很多球員被喬丹打得抬不了頭,外面的媒體呢,也不些省油的燈,總是在媒體上報道,挑唆關係,給超巨們增加了不少壓力。況且如果當時公牛能來一箇中鋒(尤因,奧拉朱旺,羅賓遜)或者控衛(斯托克頓,佩頓),那其他球隊就真的不能愉快玩耍了!這種情況是聯盟不想看到的!

謝謝閱讀,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喲,祝您心明眼亮!


體育快遞員


90年代籃球是男人的運動,每個球隊老大都是想著怎麼帶領球隊打出成績,而不是投機取巧,抱大腿更是恥辱;

球員只有轉會才會換隊。

想想巴克利和喬丹兄弟情深,要是帶著他的天賦到芝加哥,與喬丹,皮蓬組建三巨頭,還有誰能阻擋


三個邁克爾


那時候都有骨氣,都是爺們,站著死也不丟人。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