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做個基金定投,有哪些建議?

用戶61407135


首先回答你關於定投的問題。

有定投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有幾個市場主流認識的誤區需要知道:

1、定投的指數是有缺陷的。

以滬深300為例,入選滬深300的成份股要滿足以下條件:

  • 滿足以下條件的股票進入滬深 300 指數的樣本空間:(1)非創業板股票:上市時間超過1 個季度,除非該股票自上市以來的日均 A 股總市值在滬深 A 股中排名前 30 位;(2)創業板股票:上市時間超過三年;(3)不屬於 ST、*ST 股票,不屬於暫停上市股票。
  • 對樣本空間中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的A股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50%的股票。
  • 在剩餘股票中選擇最近一年日均 A 股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構成指數樣本。

這種選股標準暗含了一個邏輯:就是“大”的就是“好”的,沒有真正考慮入選標的的質地,並且不考慮價格。例如,2015年7月,樂視就達到了入選標準,並選入滬深300指數,而在同年5月,樂視剛創下了179元的新高,當樂視2017年底調出指數的時候,股價已經蒸發了6成。

另外,由於國情的原因,在滬深300指數中,金融和地產的比例過高,兩者的權重接近四成,這導致了滬深300整體的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2、“定投”指數是一個長期的而又流傳甚廣的謬誤

定投主要是來自於媒體的宣傳,契合了大眾“不操心、能賺錢”的心理,主要理論依據來自於巴菲特和博格的言論,由於翻譯的原因,將巴菲特“分批、週期性”買入,翻譯成了定投,又契合了大眾“不操心、能賺錢”的心理,所以流毒甚廣。


實際上,通過實證實驗發現,假設每期同樣的都投1000元,投資於博時裕富滬深300A,並且紅利再投入,申購費率為1.5%,基準指數使用滬深300全收益指數,由東方財富的定投計算器來計算,分別以2008年8月1日-2013年的8月1日(5年),2009年8月1日-2014年的8月1日(5年),2012年8月1日-2017年的8月1日(5年),2008年8月1日-2018年的8月1日(10年)來考察,只有2009年8月1日一輪牛市的頂點開始定投,才能大幅優於滬深300指數,但是絕對收益是負的。其他的,充其量與指數持平,尤其是10年期的,十年收益落後滬深300指數40個百分點,且年化只有5%左右,收益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在牛市的中後期依然堅持“定投”,而這部分資金相當長時間是負收益的,相關文章將在2019年1月26日的《證券市場週刊》刊發,週刊刊登後,我會把更詳細的版本發到頭條號上。


再來回答你第二個問題:

如果一定要定投,還是要投寬基指數,最好是投資滬深300,不建議投資中證500,為什麼呢?可以看下面的表:很多實證研究證明,長期投資回報率會和ROE趨同,即如果ROE是12%,則長期的回報率也會在12%左右,所以投指數還是要選ROE高的,中證500和中證1000在這方面相比HS300是沒有優勢的,所以還是建議投HS300.


最後,現在是“分批”買入較佳的時機(是不是最佳不好說),如果指數的PE、PB上漲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停止買入甚至賣出,才能獲得良好的回報,否則至少有可能像上文十年期的實驗一樣,長期定投的年化,就是5%不到,只比貨幣基金高一點兒了。


長贏指數化


這麼巧,我也是每月定投,堅持了大半年了,目前為止收益5個多點吧。

我只定投一個基金,就是紅利基金。

為什麼要定投這個?

因為這個基金每年都分紅。這是第一點。

從2009年起,紅利ETF每年分紅,剛開始每年分紅兩次,後來改成一次。2013年沒有分紅。之後每年堅持分紅一次。統計了下,這些年來,累計分紅0.444元。除了分紅之外,紅利ETF的淨值目前是3.061,較該ETF成立時漲了200%以上。該基金是2006年11月成立的,至今11年,加上分紅,累計上漲250%,作為定投品種,表現是相當不錯了。

其次,該基金的機制不錯。

上證紅利股票基金(ETF)跟蹤複製上證紅利指數,該指數成份股由股息率最高、現金分紅最多的50只股票組成,是上證A股市場真正的核心優質資產,並每年根據最新排名優勝劣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

每年成分股都會進行更新,這就有了優勝劣汰的機制,總能持有分紅率最高的50個股票,而不用擔心有些股票由於競爭力下降導致分紅降低,影響淨值。

而上證50,滬深300基金的選擇標準更多是基於流動性,市值標準,在我看來,分紅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估值低。

我每天都更新各大指數的市盈率,市淨率,股息率,這個是中證指數公司的數據,可以看到,紅利指數目前的估值是最低的,只有9倍出頭,股息率也超過了4%,絕對比放銀行要好。可以說,現在是個非常不錯的投資期,該ETF最近也是出現了一定的調整。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不用謝。


趙冰峰財經


基金定投,對於上班族來說,也許是最好的理財方式。不過,定投也需要講究方法,比如定投的品種、時機、退出,對定投的收益率就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下面我先來講定投的品種。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A股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樣,但實際上,上證指數從1991年初的100點,到目前的3101點,28年漲幅超過30倍。如果算上股息收益,漲幅會更可觀。從長線投資的角度看,股票是長期投資中收益最高的資產,其次才是企業債券和短期國債。 但是,對於上班族或者投資小白來說,投資個股的風險比較高,一旦遇上個股黑天鵝事件,那很可能會出現重大虧損。所以,對於這類人,投資股市最好的方法就是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混合型基金也會配置股票)。

那麼這類定投我們是選擇傳統的股票基金還是指數基金呢?我個人傾向於指數基金。指數型基金相比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費更低

主動型股票基金通常收取基金規模的1.5%作為管理費,相比之下,國內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平均在0.69%左右,不到主動型基金的一半。

2、公開公正,不會出現利益輸送情況

傳統股票基金,有時還會出現利益輸送、內幕交易等情況。但指數基金只會按指數選股,從而也就避免了類似情況的出現。

3、可長期投資

指數編制之後,通常會一直存在。像美國著名的道瓊斯指數,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樣,跟蹤這些指數的指數基金理論上來說也可以一直存在下去。但普通的股票型基金,其表現通常決定於其基金經理,但基金經理很少能投資三四十年以上。所以普通股票基金一般無法長期存在下去。

實際上,指數基金是股神巴菲特在公開場合唯一推薦過的一個投資品種,而且他幾乎每年都會向普通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


好了,如果我們決定要定投指數基金,那又該選擇哪類指數基金呢?像描述中提到的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創業板指都是A股市場的重要指數。他們也都有各自對應的指數基金。

我的建議是,不要看品種,看估值。

那麼如何看指數基金的估值呢?或者說用什麼方法來挑選估值合適的指數基金呢?下面我介紹一種方法——盈利收益率法。

盈利收益率=公司市值/盈利=1/市盈率。也就是說,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數。例如市盈率為5,那麼盈利收益率就是市盈率就是20%。市盈率則可通過指數官網查看,部分關注指數基金投資的微信公眾號也可查詢。利用盈利收益率法定投,當盈利收益率大於10%時開始定投,小於10%時停止定投,小於6.4%則開始分批賣出。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來挑選指數基金,例如博格公式法,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不過,投資者也不一定要用這些方法親自計算,然後再挑選基金,因為一些微信公眾號上就可以直接看到這些數據。


接下來繼續講定投的時機和退出。

其實上文已經講過,利用盈利收益率法挑選定投基金,什麼時候開始定投,又什麼時候停止定投以及退出。這說明,指數基金並不是一直都適合定投的。當我們選的指數基金已經不再被低估的時候,我們就要停止定投這隻基金,再去挑選其他被低估的品種。或者是,債券。

債券基金可作為沒有合適指數基金定投時的指數基金的替代品

有的人說債券不適合定投,這是因為債券基金的回撤波動較小,而定投又恰恰需要這種波動。在波動很小的情況下,選擇定投策略與在定投期初一次性大額買入的收益率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在大部分指數基金都已經進入高估區域,或者說沒有合適的指數基金可以定投的時候,定投債券基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如果大家認同我的觀點,就隨手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趙小詹


老兄,我也在長期定投基金。買基金最初的困惑是不知道買什麼基金恰當,你2000元,我給你個建議,把錢平均分成四至五份,任選四五支新基金定投。根據你偏保守的風格,股票型基金選三支,貨幣型基金選兩支吧。股票型基金裡最好選一支指數基金。按照這個分配,定投四五支基金。半年後或一年後,根據幾支基金情況,把效益最差的一支贖回,贖回的錢或者投入到最好的那支基金是,或者重新買支新基金。總之,今後每過一年左右,都把效益最差的那支賣掉,或者買新基金,或者買你手中最好的那支基金。這樣,今後你手裡拿的基金都不會太差。

為什麼要一年左右才考慮贖回呢?因為,基金也要看一個過程,沒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不好貿然判定一支基金是好是差。我就是這樣買基金的,這種方法雖然無法保證買到最牛的基金,但可以保證買到不錯的基金。

單獨到某支基金,不能保證你賺錢,但如果買上四五支,總有兩三支賺錢。當出現虧損時,別急,要給基金公司機會,一定時間後,扭虧為盈還是比較容易的。你可以設置個止損點,建議當損失達到10%-15%時,立即贖回。因為我認為,買新基金如果損失上百分之十或者十五時,至少表明基金經理判斷錯誤較大了。先減少損失再說吧。

嗯,還有,對分紅的處理,如果不急著用分紅,建議選分紅再投資。這樣才會有利滾利的機會。

最後,除第一次到銀行買基金到現場辦理一些手續外,建議開通網上銀行,今後坐家裡在網上操作即可,這樣方便。


陽光空靈


這個有建議,而且是高質量的建議。

首先你要明白,買基金實際上是將你的錢交給基金經理管理。所以,核心在於基金經理的能力以及基金經理職位的穩定性。

只要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超級優秀,並且他的職位不會更換,那麼,你定投他管理的基金,你就可能會賺不少錢。

所以,定投基金選擇需要解決兩大問題。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眾多基金中,選擇長期業績保持優秀的基金經理,怎樣算優秀?一般年份都是很好的正收益+極端差行情年份小虧損。長期收益很好,多久是長期?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就是能力超好的基金經理。

第二,基金經理職位穩定。如何篩選?該基金公司是一家追求為客戶服務的公司,以客戶為中心,該基金公司的報酬機制比較合理,這種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能力優秀的任職會比較穩定。

滿足以上兩點,就是個好基金,可以放心定投。同時長期要注意基金經理是否被更換。以上兩點,都可以找到清晰明確的答案,只是需要花時間精力去解決。畢竟有付出才能有回報。不付出,隨便蒙一支基金做定投,那是下賭注,不是投資。恰好,絕大部分人買基金都不懂得如何選擇,我這篇短文,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定投是長期的事,不是今天投明天見效的事。基金經理也是人,你要給他時間才可以幫你賺錢,優秀的基金經理,你的資金給他管理的時間越久,你的收益就越高。比如五年,優秀的基金經理為你賺了一倍,而能力不行的基金經理可能幫你虧一半,一種是10萬變20萬,另一種是10萬變5萬。結果是20萬與5萬的差別。

我這兩條看起來非常普通的建議,實際上是非常有用的思路。只有真正理解投資本質的人才能理解。


西格瑪的化學


不請自來。筆者認為基金定投需要注意一下問題:

1.基金定投的購買渠道。第一種方式就是銀行代銷,第二種方式是基金公司直銷,第三就是證券公司代銷。

2.基金分類。貨幣基金(餘額寶這種)、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各個基金的類型不同,收益、風險都不同。

3.基金公司的選擇。儘量選一些比較大、比較有知名度的基金公司,這種公司對市場有強烈的敏銳度,加上工作人員的經驗和資質,保證你資金的安全。

4.基金定投的原則。最開始就說了,基金定投是戰線較長的投資,這個即使它的優點又是它的缺點,優點是因為投資時間長,所以分攤了成本,降低了投資風險,但是缺點就是提前退場的話不保證收益。

5.基金的贖回原則。既然作為長期投資,就需要投資人有充足的耐心,要耐得住寂寞,即使前期虧損也要沉得住氣繼續買入,一般來說,基金都是盈利了才贖回,提前贖回很不划算。

6.如果需要基金定投的話,儘量是保證在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不會用到這筆錢的情況下再去選擇定投,做定投的錢一定要是閒錢,如果是隨時都可能用到的話,還是不要選擇定投了把。


小黑看財經


定投要趁早。定投是積少成多的優秀法則,只有積累才有規模,所以說,恭喜你,你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你的預案很不錯,從每期的金額、投資年限、收入佔比,都相當的合理,看來做了不少功課。

現在輪到確定定投標的了,遇到了一些選擇性難題,這很正常,畢竟市場上將近4000只基金,亂花漸欲迷人眼。

不推薦指數基金,雖然指數基金有管理費較低的優勢,但市場上幾大指數都因為個別股票佔比較大有失真的現象,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可能,無法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小指數又過於偏激,涵蓋面不廣。所以現階段不推薦指數基金。

不推薦債券基金,債券基金的年均增長率一般較低,且波動率較低,失去了定投“分時投入、平攤成本”的意義,長時間下來整體回報率不足。

推薦一些主題基金或者精選基金,這些基金投資的行業或者個股,要麼符合國家政策引導的,要麼在行業內有較大話語權的,增長和市場比較有保障的,長期回報是值得比較期待的。

換一種選基方式,推薦借鑑晨星或者其他評級標準,長期處於評級較高星級,長期處於四分位的前四分之一或者前二分之一,基金經理不太忙的(有的基金經理動輒管理七、八隻基金,不是能力太強,而是勉為其難。),也會獲得較好的回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基金定投從現在開始。


樂道微言


定投基金確實對普通投資者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們要知道不是所以的基金產品都是適合來定投。不然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怎麼來選擇基金的品種。第一不要選著理財型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因為這些基金淨值波動小,定投失去了意義。我們應該選擇有彈性的基金品種,如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因為這些基金淨值波動大,用定投可以平攤成本,降低風險。

第二,一定要定一個止盈點。不要把定投搞成長期投資。這樣很不好。可以設置一個,達到自己的目標。就堅決止盈。收益落袋為安。

第三,個人覺得定投就不要糾結擇時了。一個月中什麼時候都可以買,一個固定的時間去買入就行。定投就是避免了擇時而帶來的風險。



AI財說


想做基金定投,就要搞清楚做基金定投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風險。

投資期至少大於2年。風險投資最大的特點就是單日漲停難以預測,所以拉長投資期是降低風險最好的一種方式,投資期越短,那麼選擇波動性越小的資產。如果投資期小於2年,那麼買貨幣基金或者固收理財會更適合。而定投的資金必須是閒置的、可以用於長期投資的資金。

選擇大廠股票指數基金。基金定投的標最好是大廠的股票指數基金,這裡的大廠股票基金指的是比較老道的基金公司,因為定投基金投資期長,所以就藥品避免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指數基金不會有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因為指數基金都是量化操作的。基金定投的原理是通過小額分散的購買來拉低購買的成本,所以,基金的波動大,定投的價值也就大,債券基金的波動相對有限。再說說大廠,大廠的風控、技術都是相對成熟穩健,還是比較靠譜的。


環球老虎財經


對於股票投資,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把風險降為最低,收益的空間打開。先不說收益,只說風險,在證券市場的風險,我認為有以下幾種:

1個股風險,也就是選股風險,你選的這家公司出現了問題,比如前些年的銀廣夏、藍天股份等等;

2系統性風險,也就是大盤出現暴跌,不管公司好壞,一律下跌;

3價格風險,也就是公司雖好,但買入的價格太高了。比如中石油,巴菲特都說,這是最賺錢的公司,但你買入的價格太高了,48元買入,何時解套?

如何規避上述3個風險?我認為選擇基金定投是一個好辦法,建議選擇指數型ETF基金,理由如下:

1由於是指數型ETF基金,可以規避個股風險,因為你即使踩雷,有幾隻股票出現問題,也不會全軍覆滅,降低了選股風險。

2由於你是定投,降低了價格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因為你的價格是一段時期的價格,有高有低,是平均價格,最後的結果是你的買價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而是平均價格。

3由於是指數型基金定投,又規避了基金經理的老鼠倉風險,基金經理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操縱指數漲跌。

在規避了買入風險後,剩下的,你就是蟄伏,等待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