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臺灣著名主播傅達仁擁有傳奇一生,他是籃球選手、教練、獲得過金鐘獎,在晚年時飽受胰臟癌地折磨,暴瘦到只剩49公斤。在生命最後的兩年,他積極推動臺灣安樂死合法化,可惜沒有成功,直到今年6月,他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分4口吞下了藥劑,在兒子的懷裡停止了呼吸。

#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在中國,安樂死,這個問題一直有非常大的爭議。全國兩會上,一直不乏有人推進安樂死的議案。提案中有一份調查數據,就是醫務人員對安樂死的支持率高達95%。醫務人員目睹了太多生死,面對許多無法康復,但又生不如死的患者。

在臨床上,我們遇到了很多這樣的患者,嚴重的腦外傷、腦出血,造成患者大腦的嚴重損傷。

“即使保住了性命,也是植物人。”這是我們經常對患者家屬說的一句話。

醫院裡有很多神奇的儀器和藥物,患者家屬不說放棄,病人還有生命體徵,醫生就有責任繼續搶救。

#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沒有呼吸了,可以用呼吸機幫你呼吸;沒有心跳了可以起搏器幫你心跳;血壓掉了,可以用升壓藥,加上多管道的輸液把液體灌進體內;發高熱,可以用冰毯裹住你的全身;體溫太低了,我們有溫箱;失血過多,我們有足夠的血液儲備;還有胃管、尿管、肛管、氣管插管、中心靜脈插管。

現代醫學很神奇,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讓昏迷的患者繼續生存10年、20年、30年。

但是,這樣的生存,有意義麼?

#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作家瓊瑤因為目睹自己丈夫最後時刻的痛苦,就是否要搶救丈夫與兒女發生激烈的衝突。於是,早早的立下遺囑,自己如果出現問題,拒絕一切醫學搶救。因為她不想要“沒有靈魂的肉體”,而是希望能夠“有尊嚴的離開”

#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目前,全球只有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家立法允許安樂死,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麥等國家允許“被動”安樂死,只准終止為延續個人生命而治療的做法。我國法律禁止安樂死,一般的解釋是因為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難。國家太大,在政策上必須區域保守,一旦放開口子,後面出了問題就難以封堵。

但並不代表安樂死立法沒有必要。每個人有生命的權利,當然也應該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利。很多晚期患者,生不如死、度日如年。抑鬱症患者尚可自殺,但是這些晚期患者的身體太虛弱,虛弱到連結束自己生命的力氣都沒有,甚至連基本的意識都沒有。

現階段,比較現實的做法可能是,像籤器官捐獻同意書一樣,在生前如果可以像瓊瑤一樣,簽下一份放棄搶救同意書,不僅可以節約醫療資源,減輕病人的痛苦,無疑也是對生命的更大尊重。

本來,寫到這裡,文章就要結束。但轉念一想,是不是自己也想的簡單了?

我們看到的安樂死,好像是皆大歡喜。且不說,可能有人利用安樂死,剝奪他人的生命。

#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安樂死”,到底是死者安樂?還是生者安樂?還是生者認為死者安樂?

眾所周知,“求生”是生命的本能。在沒有安樂死的時候,很多人得了絕症,為了不拖累家庭,選擇了跳樓和服農藥。用這種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顯然不夠安樂,但是他們還有別的選擇麼?

如果“安樂死”合法了,他們會選擇“安樂死”麼?

毫無疑問,安樂死會令生者覺得死者安樂。但死者到底安樂不安樂,生者哪裡知道。死者後來發現並不安樂,也晚了。

#清風計劃#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安樂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