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工商銀行日賺8.18億元呢?

小車說理財


近日,國有六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的2018年業績報陸續出爐。據2018年報顯示,工商銀行等國有四大行合計淨利潤近萬億元,平均每天利潤為26億元。那麼,“宇宙無敵”的工商銀行盈利情況如何呢?



工商銀行

其中,有“宇宙第一大行”之稱的工商銀行,截止2018年末資產總額達276999.54億元,淨利潤為2976.76億元,2018年淨利潤增速4.06%,按照一年365天計算,相當於工商銀行在2018年的利潤每天超過8億元。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最會賺錢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工商銀行的全球影響力

對於工商銀行的盈利能力確實是讓人佩服,之所以有如此的賺錢能力,與工商銀行的規模實力和品牌價值密切相關。

根據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7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中國工商銀行以47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其他進入前十名的還有美國富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美國大通銀行、中國銀行、美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美國花旗銀行、香港匯豐銀行和西班牙國際銀行。

另據印度媒體發佈的一份商業價值諮詢評估報告顯示,在銀行品牌價值方面,中國的銀行憑藉雄厚的資產實力和卓越的品牌價值,首次超過了美國的銀行,成為全球領軍者。


從財富500強來看,中國工商銀行在2018年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位居第25位。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上榜的8家銀行平均利潤96億美元,而中國10家銀行的平均利潤高達179億美元,遠遠高於全部入榜中國公司的利潤水平(31億美元)。與此同時,這10家上榜的銀行總利潤更是佔了111家中國內地上榜公司總利潤的一半以上。對比來看,美國上榜銀行的總利潤僅佔126家美國入圍公司的11.7%。

由此可見,工商銀行的全球影響力之巨,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對於其日賺8.18億元的能力毋庸置疑吧。

工商銀行的未來挑戰

其實,也不僅僅是工商銀行,目前國內銀行業整體上都面臨著諸多挑戰。尤其是來自於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戶爭奪戰,與日俱增。用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CFO)許一鳴的話說,銀行業主要依靠利差和淨息差作為盈利手段,但目前利差下降趨勢越來越大。

許一鳴表示,金融科技帶來的非對稱性競爭是銀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他認為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現如今拼命“讓銀行的客戶不接觸銀行”,使得銀行利差下降,雖然目前其業務還只是集中於消費領域、支付領域,但已經有新的動作,準備向公司結算支付等業務進軍,這對銀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通過許一鳴的字裡行間看得出來,充滿了些許抱怨,甚至可以是憤憤不平,在他看來是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截流”原本屬於銀行的客戶。殊不知,越來越多的年輕客戶已經理財互聯網化了,就連去銀行的次數都已經很少了,可謂不去銀行很多年。

但我認為,未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向前邁進,利差下降必定會成為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現象,而且利率市場化越高,利差下降趨勢就越明顯。如果繼續一味地抱怨沒用的,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客戶體驗服務,進行業務創新才能留住客戶,也才能贏得未來的市場。對於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拼命“讓銀行的客戶不接觸銀行”的說法,大家怎麼看呢?


東震木


只希望 銀行能夠放下身段……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些幫助!!他們手中的資源能夠讓我們多少小微企業走出困境……漸漸催生出多少百年企業!!我們的民族有更多的民營支柱產業,利國利民該有多好!


雨露陽光1923


此處無話說,牛逼就完了,感覺其中有黑洞!


卡小秘


可以看看工行的網點數量以及其中的排隊人數(尤其是當下網絡盛行,支付靠手機的時代),線下居然每天還有這麼多人,不賺錢也難啊。


R的後花園


站著看,要不坐著看


服務三農相融共生


依託國內龐大的客戶群體,遍佈全國的業務網點,但是海外業務佔比不高,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國鑫看盤


這主要是工行體量大,按網點丶人均計算也沒多少。


乾貨十


壟斷經營,無可厚非


拉著小豬一起去逛街


用眼睛看唄,賺多少跟我又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