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了雙11人們消費意願更高?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雙11到來,又是一次全民購物狂歡節。今天,你剁手了嗎?

說起購物,經常會冒出兩個老生常談的消費問題,如題所示。這兩個問題有很多學者和分析師探討過,所給出的理由也基本大同小異,不過,筆者今天想說一些不一樣的。

為什麼到了雙11人們消費意願更高?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一、為什麼到了重大節日人們消費意願更高?

重大節假日,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意味著時間和空間上的相對自由。平時處於相對有規律的工作節奏當中,莫名的會有一種拘束的感覺,而到了節假日,因為這種束縛的暫時脫離,因為不用面對工作的瑣碎,這種解脫一般會受到身體激素的正面獎賞,這為促進消費提供了動力。

另一方面,重大節假日來臨,各商家通常會使出渾身解數,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上一篇文章提到了需求的8種基本場景,它們都可以成為商家刺激消費的動機所在。

為什麼到了雙11人們消費意願更高?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人的弭覺(雪花認知模型的第四個意識層次)對作用差異高度敏感,也正是這種對差異的敏感性,導致了人的需要的永無止境。上班與假日之間的身心差異,商家精心設置的賣點差異,都成為刺激消費者購物的原因。

人的勢覺(雪花認知模型的第五個意識層次)對環境氛圍的異動高度敏感,重大節假日來臨,各大媒體卯足勁所渲染的消費意向,其實就是一種假日氛圍的營造,在這種外部集體氛圍的態勢籠罩下,個人會更容易去順應這種集體氛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個人的力量與集體的力量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稱,勢力更為龐大的一方更容易牽引勢力弱小一方的行為趨向,這也是勢覺這一認知層次的典型博弈表現。

二、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有人指出女人更願意消費的原因來源於原始社會的分工差異,這種分析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完全無從考證。

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實際上,男人一生的消費並不比女人少,之所以平時感覺少,是因為男人大多消費在大件上面,如車、房、傢俱、事業等,而不是日常的瑣碎物件消費。長期以來,男人都是家庭的主要財產來源,這也客觀上決定了男人成為家庭的主心骨,對家庭消費也具有更大的責任,這種責任與男人賺取工資的努力付出是呈正相關的,付出越多,對財產相對越為珍惜,就會更多的考慮財產的長遠效益和整體收支平衡。正是因為對財產的重視,男人對財產的潛在風險意識通常也比女人更高,儲蓄錢財的意願也更高。

為什麼到了雙11人們消費意願更高?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對於女人來說,由於性生理上的差異,其外在形象是擇偶的關鍵資本,這種維繫需要會成為一種習慣而延續至長期的婚後生活,其對婚姻質量的擔心和婚姻走向的不可控,也會進一步加深女人對自身形象的維繫。相對於賺取工資所付出的努力來說,維繫外在形象所付出的努力能夠收穫更多的獎賞,這種獎賞不僅來自於家庭,更來自於社會。在捨棄錢財的痛苦與消費之後所帶來的獎賞這兩個對立情緒的博弈上面,後者顯然佔據上風,因為女人的背後還有男人在支撐家庭。

為什麼到了雙11人們消費意願更高?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女人在家庭生活的不可控性,會在消費購物上得到緩解,這種正向激勵和維繫形象的理所當然,會進一步助長女人的消費慾望。

當然,上面所談論的只是一般情況,實際的消費動機依然複雜,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敏感度差異,需求點的刺激效應也會有所不同,這也造成了每個人消費方式的不一樣。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