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佔“C位”6年,醫改明星“三明模式”有沒有哪裡做的不好?

三明,三明,一直是三明。

2012年以前,福建省三明市,這座車牌代碼為“閩G”的城市在很多人看來並無特別。

但就在那一年,面臨醫保穿底壓力的三明市,以全市22家公立醫院為起點,推行醫改新模式—— “讓公立醫院迴歸到公益性質、醫生迴歸到看病角色、藥品迴歸到治病功能”。

一石激起千層浪,藥佔比明顯降低,醫保基金扭虧為盈,“三明模式”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新醫改路上的“明星”,並獨佔“C位”至今。

獨佔“C位”6年,醫改明星“三明模式”有沒有哪裡做的不好?

從2016年到半個月前,先後兩任國家副總理到三明考察醫改工作;今年六月剛剛出任國家醫保局局長的胡靜林,上任首站是赴三明調研醫改相關工作;被稱為“三明模式”締造者的詹積富也從三明市原宣傳部長、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一路成為新成立的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每一次調研,每一場談話過後,“三明模式”全國推廣的聲音都此起彼伏。六年過去,以“三醫聯動”、“三保合一”、“醫務人員目標年薪制”為核心的三明模式,全國推廣之路究竟進展如何?

“三醫聯動”

革新度 ★★★★★

推進度 ★★★

“三醫聯動”,即醫療、醫保、醫藥改革聯動。多年醫改,安徽、上海等省市都對“三醫聯動”模式進行過探索,但論及最受肯定的“革新代表”,非“三明模式”莫屬。

三明版“三醫聯動”成效明顯,尤其在藥品採購和使用管理方面。坊間流傳的比喻很生動,從前衛計部門只“點菜”不“買單”,醫保部門要“買單”卻不能“點菜”,藥品招標單位、醫保部門在藥採領域的職能不清,醫療機構與藥品經銷商直接購銷往來,利益鏈條難以切斷。

三明通過以醫保支付為基礎的藥品聯合限價陽光采購,“兩票制”的嘗試,壓低藥價,壓縮回扣空間,調控力度可謂空前,短時間內基本達到了藥品量價齊降的目的。

由“三明模式”出發,福建省在2016年率先成立了省級層面的專門醫保機構,省級醫保辦的激活變原來的“各管一攤”為“統一歸口”,“顛覆”了原有管理體制,也為國家“超級醫保局”的成立埋下伏筆。

獨佔“C位”6年,醫改明星“三明模式”有沒有哪裡做的不好?

今年三月震動醫療界的“超級醫保局”橫空出世,九月“三定”方案公佈,推進把醫藥價格、招標採購以及醫保支付標準統合在一個部門,以求形成新的、符合規律的醫藥價格治理體系。

儘管三明在推進“三醫聯動”過程中,“可能引發的藥品質量及供貨壓力”、“有藥商避開三明市場”等問題時有討論,但三明“三醫聯動”模式在全國推廣已成不爭之勢。

針對以上問題,國家在9月發佈的《關於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中,也在“保障生產供應”方面做出了重點部署,可見全國推廣的“三醫聯動”雖然帶著“三明”的內核,但將適時而變,隨之可能衍生出的種種問題,國家也希望通過組合拳的方式予以應對。

可以預見的是,雖然各地醫保局均在今年集中成立,改革效果很難在短時間內顯現,但隨著三明“兩票制”、“陽光采購”等政策的推進,“洗牌”式的變革必將席捲整個醫療市場。

“三保合一”

革新度 ★★★★

推進度 ★★★★

實現“三保合一”是三明醫改的又一核心,2013年6月,三明成立“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將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等三類醫保經辦機構整合,來規避重複參保、政策執行不一致、管理成本較高、資金使用效益低等問題。

同時,三明率先實行三類醫保基金全市統籌,各類基金自求平衡。以求提高基金抗風險能力,統一三項醫保政策,從而為制定和實施統一的醫院考核體系、考核指標,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創造條件。

獨佔“C位”6年,醫改明星“三明模式”有沒有哪裡做的不好?

從全國來看,今年三月,原來由人社部主抓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和由國家計生委主抓的新農合醫療職責,都被歸口到“超級醫保局”的職責範圍內,可以視為國家推行三明“三保合一”模式的重大舉措。

但相比“三醫聯動”而言,“三保合一”推進較為迅速的原因在於,在本輪改革之前,也就是到去年年底,國內已經有8個省級地區,其它省區的35個地級地區,以及幾十個縣,都已經實現了普遍意義上的“三保合一”。

雖然“三保合一”已經有人在做,但國家推進三明“三保合一”模式的意義在於,希望“三保合一”與“三醫聯動”結合,使其對醫改政策的貫徹能力和對醫療市場、醫保基金的調控能力得以最大發揮,特別是在醫保基金壓力普遍較大的當下,此番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值得深思。

“目標年薪制”

革新度 ★★★★

推進度 ★★

“三明模式”的薪酬制度是通過取消藥品加成和增加醫務人員合法收入,讓醫生從前的灰色收入變成陽光收入,同時醫生工資實行工分制,以縮小科室間的工資差距。

為了規避過度診療等弊端,制定“目標年薪制”,設定一個年度最高薪酬。主要根據職稱分為四個級別:住院醫師10萬元,主治醫師15萬元,副高20萬元,正高25萬元。

但政策試點初期,“醫生逃離三明”、“目標年薪制只執行到院長級別”的聲音便此起彼伏。

在今年八月底,三明市發佈的《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中可以看出,落實全員目標年薪制正式提上日程,《意見》坦陳,三明目前的“年薪制”主要針對的是醫院院長年薪制,但在此份文件下達後,“全員目標年薪制”就要在三明市公立醫院推行開來。

已經推行改革六年的三明,尚且到近日才開始真正落實“全員目標年薪制”,也難怪國家在鼓勵各地方時,只強調探索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改革,未見“全員”推進了。

業界雖然普遍承認三明“目標年薪制”是件好事,但因為各地醫院收入水平差距較大,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醫保系統和醫院的對賬問題落實起來並不容易,同時還要考慮到權力下放、患者醫療費用滿意度、公平績效分配等因素,“目標年薪制”的推行或許真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關於“三明模式”的爭議從未停歇,但其走向全國已是不爭事實。功過暫且不論,三明醫改直面問題的態度是擺在檯面上的,比起有些雲裡霧裡的說辭,總是讓人覺得更踏實些,但願這份“踏實”也能成為樣板,同“三明模式”一起鋪將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