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年薪超百萬,卻變賣13套房,現成董事長,8年創數十億產值

大浪淘沙,任何一個在行業內終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他們的身上必然存在一些不同於常人的優秀品質。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廣仁達控股實業董事長、武漢工程大學傑出校友張弘雨,就憑藉自己在個人創業、企業管理等方面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在商海沉浮中,成長為一個傑出的企業家。

頭腦靈活,他創業才能初顯現

張弘雨,河南開封籍,1996年考入武漢工程大學。大一時,他就因書法特長被院長點名為學生會秘書長,活躍於各個社團之間。在同鄉會擔任職務並做過院報主編的他,組織一批同學去其他學校賣文化用品,當年就賺得了10萬元。

上大二時,由於學校鼓勵學生"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張弘雨用賺的這些錢和一位大教授合作,用其科研成果成立了一家科研公司,這段經歷給了張弘雨很好的鍛鍊,也為其今後再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四那年,張弘雨來到北京,在《經濟日報》社下屬的一家雜誌社任記者。在一年的記者生涯中,既開闊了他的視野,同時使他建立了較為廣泛的人脈關係,也讓他學會了多視角看待與處理各種問題。

河南小夥:年薪超百萬,卻變賣13套房,現成董事長,8年創數十億產值

2000年,張弘雨大學畢業,他選擇了下海經商這條路。7月,當張弘雨走出深圳火車站時,他懷揣著身上僅有的48元,開始了在這裡打拼的歲月。

憑著以往的經歷和經驗,到深圳不久後,他就被一家生產特種印刷材料的企業聘為人事部經理。任職期間,張弘雨的管理才幹得以充分的發揮。他通過設計多種表格,建立了一套科學先進的流程,把員工的意見綜合起來並給予解決,使其與員工的關係更為融洽,極大調動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老闆很滿意張弘雨的工作,讓他擔任人事部經理的同時,又監管市場部工作。三個月後,因監管市場成績突出,他被提升為分管營銷的副總。剛負責銷售時,公司的年銷售額才300多萬元。經過3年的奮力打拼,公司的年銷售額增加了10倍,高達3000多萬元,他的個人年薪也超過百萬元。

變賣房產,開啟人生二次創業

順利的職場之路讓張弘雨覺得自己創業的時機逐漸成熟。2004年,他接管昶弘貿易,更名為廣仁達控股實業有限公司,以熱轉印、水轉印加工為主要業務,自動化設備與機械為輔。他和幾位朋友一起,開始了追夢之旅。

2004年以來,張弘雨所帶領的團隊每年以超出100%的比率達成年度目標,成就了自己。但2006年,公司面臨環保問題越來越嚴重的局面,人員和成本的壓力接踵而至,隨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的影響也波及到公司,現金流斷了,鉅額赤字壓得他不堪重負,幾近破產。2009年歲末,張弘雨痛定思痛,他決定將自己在深圳的13套房產變賣,開啟第二次創業。

從風光時住著別墅,持有13套總價值上億元房產,到"最困難的時候,住在工廠的單身宿舍裡面",張弘雨艱難地完成了企業的轉型,他所帶領的廣仁達控股實業有限公司完成了自動化與環保化工的準確定位,不斷向邊緣化產業縱深投入,奠定了諸多材料和製造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如今,廣仁達控股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許多子公司,成為他在環保化工領域的先行者;在山東煙臺的工業園,在鄭州的配套富士康的零部件生產線,給他帶來了年供應量最高峰時達5億元的成績。

持續發展 依靠打造的精英團隊

河南小夥:年薪超百萬,卻變賣13套房,現成董事長,8年創數十億產值

從大學期間組建社會實踐團隊,到畢業後工作,再到自己創業,張弘雨一直堅持團隊的建設要靠制度與人的完美結合。在大學期間,他找到了有共同目標的同學;在就業期間,他把不同特質、不同專業的人組建一個團隊,讓其專注他所熟悉的領域,通過團隊出成果;在創業期間,他有高效團結的管理團隊、高精尖的技術研發人員、高質量的服務保障人員和優秀的市場拓展人才。

張弘雨是一個非常講原則的人:他帶領投資的企業,不容許連續三個季度虧損,他不允許股東損失。他為企業制定了一套嚴密的質量保障體系,從產品的研、產、銷,從產品的質量到售前、售中、售後的每項服務,都有嚴格、細緻的操作執行標準。如今,因為成熟的運營和激勵機制,企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也必將在深圳這片熱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河南小夥:年薪超百萬,卻變賣13套房,現成董事長,8年創數十億產值

從48元南下深圳謀求出路,到3年成就百萬年薪;從變賣房產二次創業,到8年時間收穫一個產值數十億元的工業自動化設備帝國,張弘雨在創業中奔跑,在奔跑中創業,用堅韌品格和出色成績演繹出了一代實幹家的人生傳奇!

歡迎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武漢工程大學招辦"頭條號並積極留言互動,我們將會全程陪伴考生的備考和報考過程,為考生服務!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武漢工程大學校友總會、開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