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樑看電影

小鮮肉的保質期有多久?

娛樂圈中的小鮮肉,顏值高演技爛,但是卻能夠坐收高價片酬,愛美之心究竟有多瘋狂?爛片被吹捧,高票房低口碑,粉絲經濟愈演愈烈,活躍在熒屏上的小鮮肉究竟何去何從?這些小鮮肉看起來很光鮮,但是真的能夠維持下去嗎?他們的保質期究竟有多久?

2016 年的暑期檔電影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就是被小鮮肉們演的爛片給霸佔了。很多觀眾都是衝著電影的陣容去的電影院, 再看看這些電影裡的演員,清一色都是小鮮肉。

這些電影的票房還是不錯的,但是口碑卻很差,尤其是很多觀眾看完之後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很多喜歡小鮮肉的粉絲恨不得一個人買三張票,到電影院反覆給他們刷票房。但是對於大多數熱愛電影藝術的人來說,看完這個電影都感覺非常失望,因為在電影裡除了能看到長得挺漂亮的小鮮肉之外,別的什麼都看不到。所以這樣的爛片導致最後很多人連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慾望都沒有了。

長久以來很多影迷也都瞭解到這個現象,就是現在的小鮮肉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裡越來越厲害,他們在電影和電視劇裡要的價格都高得嚇人。相反,一些真正的藝術家的演戲價格都比他們差了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這不公平,他們的演技爛,不知道上進,經常鬧緋聞,結果他們的片酬卻噌噌地往上漲。有的小鮮肉演一部電視劇敢叫價一個多億,一部電影好幾千萬,這太不合理了。後來政府部門也覺得不合理,所以在2016 年8 月26 日,廣電總局下發了一個通知,表示要堅決遏制天價片酬。雖然在這個通知當中並沒有提到小鮮肉,但是所有人都能夠意識到,“天價片酬”四個字主要是針對小鮮肉的。

說到這裡,也有朋友為小鮮肉鳴不平,說那些粉絲願意掏錢,既沒偷又沒搶,這樣管得是不是有些太多了?我們看看韓國的電影市場,眾所周知,韓國的電影市場比我們中國的要發達,韓國也曾經這麼管過片酬。在2007 年左右,韓劇已經風靡了整個亞洲,中國人也非常愛看韓劇。那時韓國的影視劇行業基本上都被這些漂亮的帥哥靚妹霸佔了,而且他們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所以在2007 年的時候,韓國的影視劇協會出臺了一個通知,就是這些電視劇演員出演一集韓劇,最高片酬不得超過13 萬韓元。當時引起了很多演員的不滿。當時韓國有部非常著名的影視作品《冬季戀歌》,主演是裴勇俊,他之前演一集韓劇88 萬韓元,這下一集不能超過13 萬韓元,片酬被卡了太多。於是他就乾脆不當演員,下海經商了。

但是當時有很多韓國的演藝圈人士都認為,這個舉措是很必要的。因為如果把這錢都花費在演員身上,那整個劇的其他製作都會一塌糊塗,長久下去非常不利於韓國影視業的發展。韓國的情況畢竟和中國的情況不太一樣,韓國的演藝市場就那麼大,但是他們的明星很多,所以也不會出現太過集中的現象。中國的情況就比較嚴重了,中國有13 億人,所以中國的演藝市場就是這麼大,但是市場這麼大的情況下明星就顯得不那麼多了。所以這些粉絲就會出現扎堆追星的情況,他們喜歡就集中在幾個主要對象上,願意為了他們幾個小鮮肉掏錢。雖然說小鮮肉們拿這樣的高片酬看似是合理合法合情,但是廣電總局之所以出臺這樣一個遏制天價片酬的通知,就是為了使整個演藝市場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仍然是解決當前中國影視界出現諸多問題的一劑良藥。為什麼這麼說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就要分析小鮮肉身上究竟有什麼樣的大問題。

第一個要說的問題是小鮮肉掙這個錢到底合理不合理。我們要探求是否合理這個問題,應該把這件事情放到天平上衡量。按照常理來講,一個人該不該拿錢,或者該拿多少錢,主要看的是他的實力。比如說每個人都在賺錢,如果能力比較高就賺得多,能力比較弱就賺得少,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能力,卻用一些歪門邪道的方法賺錢,那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如果我們用實力衡量小鮮肉的演技,會發現他們除了賣酷耍帥真的沒什麼進步。很多粉絲聽到這個之後很憤怒,他們會說你知道我的偶像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嗎,你知道他流下多少辛勤的汗水嗎?對不起我真的沒看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看他們演的電影或電視劇都差不多是一個樣子,迷離的眼神、耍酷的表情,或者對著鏡頭搔首弄姿,以為眼神空洞就會把粉絲迷得不得了。所以他們的演技說不上有提升和進步。

與此同時我們再看那些演藝圈的老戲骨,比如說楊立新、濮存昕、何冰、陳寶國、陳道明等。雖然他們演電影和電視劇的價格也不低,但是絕對沒有高到現在的小鮮肉這麼離譜。同時在這些人身上還能夠看到另外一個不公平的現象,這些演員也演話劇,但是話劇表演的片酬卻很低。他們的表演水平在中國演員當中可以說是頂尖的,尤其是話劇表演就好像是現場直播,一旦在舞臺上出現錯誤就是不可挽回的,表演不好也不可能重新來。這和電影、電視劇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比如說小鮮肉在片場拍戲,不論NG 多少回都無所謂,因為最終都會挑效果最好的出來放,並且還有剪輯。所以話劇演員本身比電影演員的功力要深厚一些,舞臺上的壓力也更大。那這些話劇演員的出場費到底是多少錢呢?舉個例子,陳道明是中國頂級的演員,天津人藝出身,以前也演過話劇。前兩年跟人藝的臺柱子何冰合作演了一個七幕話劇,叫《喜劇的憂傷》。這個劇的難度非常大,從第一幕到最後一幕只有兩個人,沒有別的角色,

所以在表演的過程中非常辛苦。陳道明演一場多少錢呢? 1500 塊錢。聽起來很心酸,但是這就是中國話劇界的現狀。作為一箇中國頂級的話劇演員,即使話劇市場很好,這些話劇演員通過演一場話劇得到的錢,一般也不會超過一萬塊錢。這樣一比較就看出來了,這些話劇演員的演技肯定要比這些小鮮肉高出一大截,但是他們根本不可能拿到小鮮肉那樣高的片酬。

所以要講道理的話,這的確不合理,但是確實是合情合法的。首先沒偷沒搶,這些錢都是粉絲或者投資方願意給的,就算他們要價高也要真的有人接受才能實現。就好像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所以這是合法的。進一步說這種現象其實也是合情的,為什麼呢?因為有人捧,只要有人捧電視臺就有收視率,廣告的收益就能增加。電影有粉絲來捧,票房自然就上來了。投資方和導演當然願意拍這樣的電影了。但是說白了,這種錢其實都是粉絲的錢,並且是粉絲不理性的錢。因為有的粉絲總是帶著濃厚的不理智情緒,他們認為只要是偶像演的角色,不管爛成什麼樣子都要堅決支持。所以其實是粉絲的盲目消費和不理性追星,帶來了小鮮肉身價的提升。

中國有13 億人的市場,但是相比而言中國現在的明星卻太少了,跟不上這個市場需求,所以一些光環比較集中的明星,他們的身價噌噌往上漲,這對於中國市場來講也是合情合法的。但是並不是說合情合法的事情就可以任由它大行其道,它並不一定能夠帶來積極的影響。任何一種合理的事情,都應該是有限度的,如果它超越了限度之後,就很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這個時候就需要衡量副作用和原來合理的部分,研究究竟哪個更有利,也就是說要兩害相權取其輕。當下小鮮肉獲得天價片酬這個事情,在目前來看,市場的副作用已經越來越大了,下面就來分析究竟有什麼副作用。

很多人看《盜墓筆記》是奔著原著去的,因為原著的名氣很大,所以很多觀眾都想看看電影的演繹。但是很多觀眾看完之後說看不懂,沒看明白。後來很多人就說要先看小說,看完小說再看電影就明白了。但是這個邏輯好像本身也是不對的。因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辛德勒的名單》之後,也獲了奧斯卡獎。那部電影也是根據小說改編的,但是從來沒有人說要先看小說再看電影才能看得懂。

確實,電影跟小說是不同的藝術,即便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也應該把故事講好,因為這的確是一個電影的基本。所以說就應該請一個大編劇,好好打磨劇本,把情節故事都講清楚。但是問題是小鮮肉的片酬太高了,剩下的錢根本就不多了,根本沒有錢請好的編劇。所以說當小鮮肉片酬特別高的時候,會擠壓電影本身的成本。比如說好萊塢電影當中,也有大牌明星,但是這些請大牌明星的錢是不會超過整個電影投資的一半。比如說兩千萬美金的投入,演員片酬大概一千萬美金,剩下的一千萬美金就要給編劇、導演、後期製作、道具、場景等方面。如果給小鮮肉的片酬特別多,那麼劇組剩下的錢就不多了,其他的工作就只能夠將就和湊合。因為請其他演員的時候就只能請便宜的,所以一般給小鮮肉搭戲的水平就很糟。到製作的時候更是粗製濫造,比如說本來計劃在巴厘島、夏威夷拍的戲,因為資金的問題就只能在密雲水庫搭景了。到後期的時候,更請不起頂級的剪輯師,就只能讓電影學院剛畢業的學生來做。這就會導致整個電影的質量嚴重下降。這就是小鮮肉經常演爛片的原因了,一方面是小鮮肉的演技足夠爛,另一方面是他把薪酬空間都擠佔了,所以真正的投資並沒有多少用在電影製作上。爛的演技加爛的製作,當然註定是爛片。

第二個要說的問題是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為這些小鮮肉有大量的粉絲,粉絲追捧就有票房,接下來再有人拍電影的時候,還是會找小鮮肉去拍,時間一長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些小鮮肉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更糟糕的是這些小鮮肉在拍戲的過程中也有各種不正常和不專業的現象。舉例講,有個小鮮肉接了一個電視劇,導演讓他先看一下人物小傳和臺詞,分析一下人物心理,寫一個人物筆記。結果小鮮肉卻說,你不要指望我在你這個電視劇當中投入太多精力,你不要指望我理解你的角色,只要我這張臉出現在你的電視劇當中,就是對你這部戲最大的貢獻。但是其實對於演員來講,這個演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演員不是模特,不是擺個造型就可以完成一部戲,演員就要深入人物、理解角色。

這個小鮮肉說的這句話是非常不負責的,所以最終在熒幕上呈現出來的,也不過就是一張比較漂亮的臉。但這個小鮮肉身上反映的問題是,他根本不願意在演戲上下功夫,認為自己只要漂亮就可以,只要有粉絲就能夠賺錢,這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當中。現在出現的這些不正常現象已經對演藝圈造成了極大程度的破壞,導致現在的演藝圈超出了正常生態的範圍,所以在這個時候政府出手是很及時的。

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小鮮肉有偏見。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一個演員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他的演技有提升,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來了。想要靠一張臉就把所有觀眾都騙過去是很難的一件事,這和長得美或者是醜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評論電影的時候一定會實事求是,說演技的問題就一定是演技問題,不存在偏見,也不存在個人好惡。

的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愛美也一直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甚至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是如此。舉個例子來說,在魏晉時期有個美男子叫衛玠,這美男子美到什麼程度呢?他住在洛陽,每次他上街的時候都能夠引起很多人圍觀,很多女孩把鮮花和水果往他身上扔,就好像現在很多粉絲追星一樣。但是沒想到衛玠最終就死在別人的愛美之心上。有一次衛玠走在馬路上,圍觀的人太多不讓他走。他本來身子骨就很弱,圍觀的人一多他就犯了心臟病死在街頭,他死的時候才27 歲。這是在《世說新語》裡記載的真實故事,結論是看殺衛玠,就是說因為大家都圍觀看他,所以他因此就死了。如果放到現在,這就叫圍觀致死。所以的確如此,愛美之心自古就有。但問題是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美呢?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強調,男人的美就是陽剛之美,女人的美就是陰柔之美。

我們欣賞男人的美,除了顏值之外還包括他一種陽剛之氣。但是現在有很多小鮮肉並不陽剛,相反很陰柔,而且這些年好像越陰柔的小鮮肉越受到歡迎。這跟我們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現在的很多80 後、90後,在成長過程當中,經常接觸的都是女性。從小學至初中,基本都是女老師,沒有幾個男老師。而男人和女人帶孩子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男人帶孩子,通常都是抱著孩子說爸爸親親,然後就舉起手來往上扔。男人也敢冒險,領著男孩說,兒子跟我釣魚,或者帶著孩子去爬樹。但是女人不是這樣,女人普遍比較保守細膩,她們都會說孩子你別這樣別那樣,孩子你要小心一點兒不要受傷。所以由女人帶的孩子,就容易把男孩的性格培養得內向、保守、軟弱,這是中國社會當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在20 世紀90 年代的時候有一個動畫片非常受歡迎,叫《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那個動畫片雖然不是上乘之作,但是很多人都愛看,就是因為孩子有一種渴望和爸爸在一起玩兒的心理。

這種教育十幾年來形成一種傳統,就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非常欣賞男人的這種陰柔之美,甚至成了一種主流。所以我們在教育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最後在演藝圈裡的反映就是很多人追捧小鮮肉。現在真的不會有那種男孩女孩涇渭分明的現象了,以前男孩跟野小子一樣瘋玩,什麼都敢什麼都要嘗試,女孩很文靜。現在在學校和生活中會發現,那種大氣的女漢子越來越多,陰柔的男孩越來越多。記得電視當中曾經有一個採訪,問一個女孩現在有沒有男朋友。這女孩噌地從地上拿起一桶飲用水扛在肩膀上,她說你看我需要男朋友嗎?這種女孩現在真的是越來越多。相反很多男孩卻看起來文文靜靜的,甚至說話時都是娘裡娘氣的,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說完這些就應該真正講一講小鮮肉的發展了,雖然現在這些小鮮肉能夠拿到這麼高的片酬,但是這些錢拿在手裡真的穩當嗎?這應該是小鮮肉真正思考的問題。因為作為一個演員如果真的想吃這碗飯,想要以演員的身份一直成長下去,早晚都要轉型。一定要從自己演技著手,一點點提升和進步,這樣才能夠真正有長久的發展。

舉個實力派演員的例子,這個人就是陳寶國,他演的《大宅門》是真的好,整個角色的拿捏非常到位,這不是一般的厲害。其實陳寶國當年也是地道的小鮮肉,他當年演的電視劇叫《赤橙黃綠青藍紫》,他在裡面演一個很有叛逆感的青年,人漂亮,也大氣,還得了金鷹獎的最佳男主角。他可以說是完全可以靠臉吃飯的演員,但是沒有,他接下來出演的電影和角色誰都想不到。他接下來出演的電影就是馮驥才老師的作品《神鞭》,在這部電影當中,他甚至都不是出演主角。他在這部電影裡演的是個流氓,而且眼睛是玻璃花。他為這個流氓設計了很多動作和簡單的細節,讓人一看就覺得這個人不是好人。而且為了把這個玻璃花的眼睛演像,他就把塑料片磨薄了以後放到眼睛裡,就像現在的隱形眼鏡似的,拍一天戲下來,他的眼睛都是紅的,直流眼淚。像他這樣的演員是真的在表演上下功夫了,可以說演一個角色立一個角色,甚至他還主動打破自己原來英俊的形象,就是經過這樣的努力,陳寶國才有了今天實力派的表現。

還有大家很熟悉的影帝劉燁。劉燁最開始演的是《藍宇》,後來演的《血色浪漫》《硬漢》《警察故事》。劉燁在戲路上為自己選得很好,他就是一步步按照實力派給自己設計的,就是拋棄自己的形象,一門心思在演技這條路上往前跑。再比如說現在大家非常熟悉的萊昂納多,還有國內的謝霆鋒,為了能夠在演技派領域站穩腳跟,都不惜把自己的形象毀掉。他們根本不在意自己身上顏值的部分,他們看重的就是實力,即使不可能一下達到目的,也要努力地往前走。

老梁看電影

因為小鮮肉總有一天要老去的,而且會出現更多年輕和漂亮的小鮮肉。這就好像是在吃青春飯,真正的青春只有那麼幾年,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也有的人說這些小鮮肉就是靠著這些年賺錢,賺夠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了。但是當被淘汰之後,真的會有很大的失落。因為在演藝圈瀟灑走一圈,也算是風光了一段時間,以後能接受從演藝這行完全消失嗎?肯定不願意。

小鮮肉們作為偶像派,真的要有往實力派過渡的能力,這才是現在小鮮肉們真正要考慮的問題。現在很多頂級的小鮮肉,他們的演技沒有多大提升,而且本人也在不斷膨脹。這就是因為有太多粉絲捧他們,就是這種盲目追星的粉絲害了這些偶像們。

舉個例子,中國的足球,很多人都喜歡說勝也好敗也好,都支持中國足球,都愛中國足球。其實這口號就把中國足球害了,如果勝也愛、敗也愛,也就是說輸了也無所謂,那還有什麼贏的必要呢?最真實的表現就應該是贏了我捧你,輸了我罵你,如果真的輸了就不到球場上去看球,只有這樣才能刺激進步。對很多國內的商品也是這個道理,很多人一個勁捧國貨,連假冒偽劣都捧,那產品質量怎麼能夠上去呢?只有在它不好的時候,我們選擇拋棄它,它才能知恥而後勇。

再說到很多粉絲不管小鮮肉演成什麼垃圾樣,都願意捧,這實際上對小鮮肉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這麼說並不是排斥小鮮肉,而是說小鮮肉在影視作品當中的比例應該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資金投入的力度。很多投資人都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小鮮肉究竟是什麼?小鮮肉不是我們人人都離不開的主食,它只不過是一道甜得發膩的甜品。小鮮肉也不是做菜必不可少的鹽,他只不過是提味的味精。如果我們吃的東西都不要了,主食也不要了,也就剩下甜品和味精了,這個東西一定是垃圾食品。在生活當中,我們注意自己的健康要遠離垃圾食品,而影視作品關乎的是我們的精神健康,我們更應該遠離垃圾食品。所以小鮮肉充斥演藝圈這樣的現象,其實就等於在精神世界給我們提供了垃圾食品。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影視圈從業者甚至是電影迷和電視劇迷,都應該自覺從這個現象當中進行反思。所以說遏制天價片酬這件事,確實是合理的,它有助於中國影視圈的自我淨化。因為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下去的話,帶給我們的只能是越來越多的垃圾作品。

老梁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