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上美院”

“媽媽,我想上美院”

相信每個剛考上美院的同學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你考上它的那一年,除了開心,還會遇到一些傷心事兒……

請耐心往下看……

1孩子,三本也是本啊

“媽媽,我想上美院”

是否還記得在剛進校的那幾天,同學們都在議論一個事兒。

“你們說為什麼大家一聽美院總覺得是個三本呢?好像並不是所有學院都是三本啊。”

想必你們也經歷過

相信大家都辦過升學宴吧,那就先說說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兒。

別說還真的和你有關

“呀,這不是我家那誰嘛,長這麼大了,聽你媽說你考上了什麼學院了,挺好的,學院好歹也是本啊;你表弟今年也是運氣好,考上了二本,還是那句話,三本也是本,咱好好學也會有出息的。”

其實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是在安慰你;可是她孩子考上了二本,而你才學院,怎麼感覺都像是在炫耀

二本很牛嗎?我美院比不過個二本?

本來想和她們爭論一下的,但是七大姑八大姨們其實是種很可怕的存在,你敢回一句,她們就會有千萬句言語。這好像又快過年了,你做好準備面對七大姑八大姨了嗎?今年這條小命能保住嗎?

“媽媽,我想上美院”

“三啊,月薪多少啊,買房沒啊,買車沒啊,女朋友呢?沒找一個?要知道你堂弟月薪可是好幾萬呢,房也買了,車也買了,還找了個漂亮的女朋友。”

這時的你只能默默承受,還不能硬懟。不知今年各位朋友準備好了怎麼面對七大姑八大姨了嗎?會使出你應對甲方的手段嗎?

其實這還好,起碼說你的是家裡人;而有的朋友呢,面對的可是外界的不認可啊。

考過美院的朋友都知道,美院的錄取通知書下的晚,高考剛結束,那是一個漫長的暑假,身邊小夥伴的通知書都到了,而我們美院的呢,遲遲未到,讓人甚至懷疑這是沒考上嗎?

2大叔,您歇著吧

“媽媽,我想上美院”

栓馬樁

盼了好久,終於來了

“哎呦喂,我大美院的通知書,啊啊啊”,我嚎叫著。

可把我牛壞了,簡直是想上天啊,人都樂傻了。

正當我YY的時候,一個低沉的聲音把我拉了回來,“孩子,沒事吧,考的不好沒關係,起碼咱有通知書,三本也無所謂,要知道三本也是本,好好學一樣有出息的。”

Emm,咋感覺不對勁呢,我只是高興而已,您怎麼這麼說,再說它也不是三本,它是美院。這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好的,謝謝大叔,我會的。”

你問我為什麼不懟回去,因為我知道大叔接來下會說“美院啊,孩子既然是三本咱就好好學啊,管它是美院還是音院呢”。所以機智如我,我可不想再次受辱,只能硬生生的把它憋回去。

“媽媽,我想上美院”

唉,怎麼說吧,其實在圈內來說美院確實名頭挺響的,可是對於大眾來說它是陌生的,也許還不如一所耳熟能詳的三本。

不過美院好歹是我追求的夢想,不管它怎麼樣,它還是我的那個它。再說,沒看到這幾年美院的大眾認知越來越好了嘛,哼,三本?下次誰敢再跟我說美院是三本,你看我發不發飈

3學姐的傾訴

“媽媽,我想上美院”

媽呀,得找我談話了

先來說個真實發生的事兒,前段時間一位畢業多年的學姐聊起了一件傷心的事,學姐學歷挺不錯,美院本科、碩士畢業的,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高材生。

畢業後回了老家,南方的一個準一線,想著好歹美院畢業考個編制吧,就找了當地一所985、211大學裡的出版社,可以說是頂尖的一個出版社。打算好好上班,上班之餘還能畫畫,多好啊。

想象永遠是美好的,學姐為了能進出版社準備了很多,加上本身美院畢業的高學歷,成功的幹掉了競爭對手;按理說這時候是該到了慶祝的時候了,本想著高興的慶祝一下,可是最壞的來了,學校在招聘信息中掛出了一條“非985,211雙本科碩士不要”。

Emm,“非985,211不要?我一個正兒八經的美院畢業的本科和碩士生,論學歷論功底不比這些差吧?現在你來這麼一出,這是在逗我嗎?”

這也罷了,但是同一崗位上半年在一批人當中招了一個在985,211學校中可以說是排名靠後的學校的學生了,一想到這,學姐就越想越氣越氣就越委屈,“憑什麼人家這種學校都能錄取,而我們美院畢業的就直接排除了。

難道就因為不是一個體制?我們是獨立院校?可是我們絲毫不比他們差啊!

越想越委屈的學姐就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長信,總感覺有點像光緒年間那些書生上書那種感覺,把信交給了學校的校長,想著跟校長理論一下這個事兒,還做好了準備面對校長的疾風驟雨。

PS:出版社是隸屬於大學,不找校長找誰啊

事實證明呢,學姐是想多了,據學姐說這個職位過了幾天直接被關閉了。這是,這是,我美院何時受過這種委屈啊,嗚嗚嗚

4我們走了,請你們對她好一點

“媽媽,我想上美院”

在聽學姐說起這件事的時候,確實挺氣憤的,雖說平時嘻嘻哈哈的,在學校有點不順就會罵學校:

“什麼破學校嘛,飯菜這麼難吃,還這麼貴,SB學校。”

“當時怎麼腦子抽抽考了這麼個破學校,停水停電,哪個學校是這樣啊。”

好吧,罵的話簡直太多了,相信各位在校或者是畢業的美院朋友心裡清楚都罵過些什麼。可是不管我怎麼罵,它都是我的母校啊,要知道也只有我能罵,其他人還真不行,它縱有千般不好,也是我呆了四年的家,我怎麼罵都可以,可以說是因為愛它,我才罵它的。

雖說平時罵罵咧咧的說學校飯菜難吃,可出了校門發現再也沒有這麼便宜又還行的飯菜了;也許好久吃不到了,對於某些朋友來說也許永遠都吃不到了。

“媽媽,我想上美院”

那些你稍微晚回一點就唸叨你,甚至跟你吵起來的宿管阿姨,你也見不到了。出了學校,你會發現你凌晨三五點回到家中,沒有人給你開門,也沒有人會因為你晚回兒唸叨你了;當你喝的爛醉,阿姨嘴上說著以後喝醉了不要進來了,可是你說兩句好話,認個錯,阿姨依舊會給你開門,叮囑清醒的室友,好好照顧你。

這一切也許不順你意,你罵過甚至暗恨過他們多管閒事。可是你出了學校就再也沒人會對你這樣了。你拼了命的努力工作想要活下去,受了委屈也不願跟家人提起,怕他們擔心,只能在黑夜裡默默的舔舐著傷口,那些被甲方給“氣樂”的日子,那些在甲方那受的委屈,你無人可說,只能默默一個人承擔。

5可敬、可愛的您們

“媽媽,我想上美院”

我想這應該是所有美院生內心的話

記得我還沒畢業的時候,有一位同學不管遇到什麼煩心事都會去找宿管阿姨傾述,所以大學四年他和宿管阿姨的感情已經很深了;記得上次聊起學校的時候,他還說:

“畢業離校的那天拎著箱子,走過宿舍樓下,阿姨說以後沒有人管著你們,說不給你們開門咯,你們自己要好好的,當時鼻子抽抽了一下,瞬間就繃不住了。”

是啊,也許他們的唸叨讓你煩過,甚至讓你罵過,可是出了學校就沒人這麼對你咯。

還有那些你天天罵著的老師,“什麼SB老師嘛,會不會教啊,搞的什麼玩意兒嘛,有的時候一罵就是一群人在罵”,可是等冷靜之後就會發現你錯了,不管他再怎麼不好,其實他從某些層面上來說還是為了你好,換成不認識的誰會跟你對著幹呢。

還是那句話,美院只有我們能罵,其他人還真不行,就算它真的不好,那也只能我們來罵。那些畢業多年的人,找個時間回趟學校吧,看看那些被我們罵過的地方它們還好嗎?還是那麼的“欠罵”嗎?也許早已變了,一代新人換舊人啊,我們走了,新的朋友來了,它還會在嗎?

其實雖說天天罵著它的不堪,可是它卻是我的家,在這裡你可以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兒,畫著自己喜歡畫的畫,畫累了就歇會兒,出去散散心,看看湖邊的風景找找靈感,不覺得這是多麼的美好嗎?

在那,有著可愛的老師,可愛的同學,走在學校裡的每一步都是那麼的有趣,但自己在校時卻沒發現,發現的只有它的不堪,在校時沒去珍惜它,到了離校後才發現原來那段日子是最美好的,想回卻回不去了。唉

“媽媽,我想上美院”

那些新來的藝考生,希望你們能對它好一點,有的時候罵罵也無所謂,我們這些老傢伙哪個沒罵過它啊,但希望你們永遠記得,它是你為之奮鬥過的地方,它也許沒有想的那麼完美,但它是你辛苦很久,甚至飽受他人白眼與不解而嚮往奮鬥過的地方。

寫給在路上的你們

“媽媽,我想上美院”

最近不是出了個藝考改革嗎?然後因為某些APP的原因,學弟學妹們想報名報不上,很沮喪,但要知道,美院的大門其實依舊為你們打開著,從未關上過,也許這次因為某些原因操作失誤,可是美院等著你。

好多朋友也許接觸美術不久,集中接受美術訓練也只是從高二下學期開始的,進入了地獄般的訓練。

記得那是剛上美院沒多久,問過身邊學藝術的朋友“你為什麼學藝術啊?花這麼多錢,又累,何必呢。”

當時就被朋友反問一句“你呢?”是啊,久的其實自己都忘了當初為什麼學藝術了,於是就開始一次問卷調查。

“媽媽,我想上美院”

校尉衚衕5號

@“當時吧,因為文化成績不是很理想,又加上學校老師一直在說,文化成績不好的,學藝術嘛,學藝術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成績,於是就學了。”

@“從小就感興趣吧,加上家裡有人也是搞藝術的,也許是家庭遺傳,打小就對這行感興趣,所以就學了吧。”

@“高中自己太皮了,成績不好,家裡擔心考不上大學,老師呢又說成績不好沒關係,學藝術啊,肯定能考上的,就學咯。”

@“還能為什麼,為了考大學唄。老師天天唸叨,你文化不好,要不學藝術吧,這樣起碼能上大學。”

@“喜歡吧,初一的時候看著那些漫畫書就特喜歡,想著有一天我要是能畫的這麼好那得有多美啊,所以就踏上了這條沒有回頭路的路。”

其實大多人都是為了考個好大學才學的藝術,也有一部分是真正的喜歡這一行;可是那些為了考大學而學藝術的朋友,慢慢的其實也愛上了這一行,而且你覺得你是真的為了考大學而學藝術的嗎?

不,其實不是這樣的,但凡你有一點不喜歡這一行,就算你考不上大學,你也是不會選擇學藝術的;其實你心底對於學藝術是認可的。

有位朋友說過“當時忘了是去幹嘛了,跟一個專科生吵起來了,然後就這麼被一個專科生給嘲諷了。”

“媽媽,我想上美院”

人家直接說"你不就是文化不行所以才學的美術嘛?有意思嘛,還不是跟我們這種考不上一本,上個專科的一樣,你們只不過走了捷徑,哪來的什麼優越感啊?”

我們美院學生像是那種在外面很有優越感的樣子嗎?好像不是誒;其實心裡還是很難受的,為了藝考付出了這麼多,人家僅僅一句你不就是成績不行嘛,就給你打下來了;所以有的時候挺委屈的。

“媽媽,我想上美院”

其實這種現象我們能理解,當時在學校,老師給大家一致灌輸的就是“你要是理科不行,去學文科,要是文科還不行,就去學音體美”,所以久而久之,這種觀念就一直在學校學生之間流傳著,造成大多數學生有點瞧不起藝考。

可是他們怎麼知道我們付出了多少,熬過了多少壓力。他們沒經歷過,不會知道這種痛苦,有的甚至都想放棄了,但是咬咬牙,熬過這段時間,就會成功進入美院的大門。

唉,其實多數人只看到了藝考生需要的文化成績不高,又有多少人看到了藝考生背後的艱難呢。

多數人一直認為藝考是考上大學的一種捷徑,可是藝考生並不比文化生輕鬆,在“藝考生”這個身份下,壓力、緊張,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需要翻過聯考、校考和藝考文化課三座大山。一路只有披荊斬棘,為夢想繼續奮鬥著,而這一路上的坎坷與艱辛又有幾個能懂呢;你們只看到了最終的光鮮,而背後的艱辛呢,在好多人眼中蕩然無存。

或許你沒有嘗試過因為練聲練的潰瘍發炎而不能發聲;而你也沒有體會到每天干坐著七八個小時一直在畫畫;也沒有嘗試過為了校考因為買不到票去擠火車,要大包小包的行李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

“媽媽,我想上美院”

大衛

到了藝考的考點,在外面尋找住處,發現哪都住滿了的那種絕望;當準備藝考時在外面等待考試,冒著寒風一站又是幾個小時。這些你都沒經歷過,憑什麼說藝考之路是捷徑?

你說你半夜凌晨還在學文化,而我半年兩三點還在跟顏料跟鉛筆做著鬥爭,你說你早起學習上早自習,而我早起畫畫也是常事;你說你時不時的有個文化課考試,而我在你還在熟睡中就背起行囊,一個人走在去往考場的路上。

這一切沒有什麼簡單之說,有的只是立場不同,你說我文化課要求低,是,我不反駁。但是我除了要學專業之外,說的好像文化課我不要學了一樣。

而你這一個學年都在學習文化,花在文化課上的時間比我多的多;而且最可笑的是“有些學了整個學年還沒我們這種學了一個學期的考的好。”

沒有針對誰,只是想對那些看不起藝術生的人說一句:“誰都不容易,誰也沒有絕對的優勢,我有幸考上了美院,而你也許考上了清華,也許落第了,這並不是嘲笑別人的資本,人生無常,各有選擇,各自安好。”

“媽媽,我想上美院”

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沒什麼可害怕的。

嘲諷?無所謂,不在乎,我喜歡就好,至少我拼搏過,我付出過。

贏了我會笑,輸了我會哭,擦乾眼淚後,再博一把就是了,贏了固然更好,輸了並不可怕,怕的就是不敢拼搏,至少我知道自己的弱處,我拼了命的去彌補他,我付出努力去抹平它,也許我成功了,也許我失敗了;但無悔

“媽媽,我想上美院”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毅然決然的走下去,藝考不是捷徑,它只是我們走向夢想的一條道,它不平靜,它充滿荊棘,沒什麼大不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嘛,幹贏為止啊

也許那一天我在心儀的美院門口,看著那巍峨的大門,我笑了,笑盡那些忍受過的白眼,笑盡那些不解;大聲說句“美院,我來了,接下來四年請多關照。”

美院是什麼,它是你接下來四年的家,甚至五年、六年……管它洪水滔天,這兒永遠是能給你提供棲息之地方。

“媽媽,我想上美院”

送給那些畢業了、還沒畢業,甚至還在美院路上拼搏的藝考生。美院不是美院,它是一座藏著夢想的城,它是一條帶你通向遠方的路;它承載著無數創作人的夢想……

☟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