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报业、教育、书法艺术等的发展,他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尤其是他创立的标准草书,蜚声中外,在草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于体书法气韵生动,浑厚大气,惊奇绝伦,深受世人喜爱和藏家追捧,珍若拱璧。而他的弟子们也因师出名门,卓尔不凡。

刘田依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刘田依先生

刘田依先生是本世纪具有相当高学术成就与造诣的一代书法大家,他是于右任先生目前唯一在世的弟子,同时也是他的养子。 刘田依的父亲刘觉民早年反清,到辛亥革命以后一直与于右任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于1939年不幸因病辞世。痛失至交的于右任把爱倾注在刘田依身上,接至身边,从做人做事到学文学书,皆言传身授,悉心指导,不遗余力。每当看到刘田依有了长进,便很开心,觉得对得起刘觉民的在天之灵。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当年15岁的刘田依精心创作了书画作品,献给养父于右任。于右任打开一看,连说:"好好。"并起身将字画送到每位嘉宾面前,得意地请大家欣赏点评。

于右任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说:“觉民我弟可暝目也。延鑑(刘田依幼时名字)字画深得我心。”于公对另一弟子胡公石交待:“延鑑虽小于你们,可为你们榜样。他悟性高,肯吃苦,必有大成。他的书法变化丰富,结构姿态万千,笔笔有力且到位。你等在我身边不短,要努力啊。”

于公又对身旁的黄宾虹说:"这孩子书画悟性很高,虹老可否收他为徒。"黄宾虹当然愿意,赶紧接过话题:"延鑑画有石涛遗韵,笔墨功底扎实,尤其书法已得于公神韵,这样的学生难得,笑纳了。"张大千也是点头称赞,说:"其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山石树木疏密有致,前途一片光明。"

不久,于右任又将刘田依推荐给书画家钱瘦铁。自此,刘田依在三位老师之间往来,小小年纪就打下了坚实的书画基础。几十年来,刘田依牢记恩师于右任的教诲,打到古法里去,又不泥于古法,几经挣扎,又将古泥为己所用,逐渐形成个人书画面貌。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德风堂考藏于右任墨宝

据刘田依回忆:“我从小就接触于右任书法,我五岁时,父亲病重回河南巩县老家,家里没有像样的房屋,但唯一突出的是在家中四壁挂满的于右任书法,其中以《正气歌》最为显眼,所以我每日一早睁开眼睛,就看到满墙的《正气歌》一类的于右任书法,朝夕映入眼里的就是那越看越好看的字体。我虽然看熟了这些字,但幼小的心里并不知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好看,看着看着印象不知不觉加深了。幼年时,我看大人写对子看得出神,大人们自然就注意地问我会不会写,认得不认得。转眼70多年了。奇怪的是,越老越痴迷于右任书法,觉得传承于右任书艺十分重要。于右任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老学斋”,我也以“老学翁”来自嘲,真是不谋而合。”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刘田依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早在几年前看了刘田依先生作品以后就说:当今中国很多所谓的“藏家”或拍卖现场的买家,大部分不是出于喜欢,也不是为了享受鉴赏的快乐,只是出于肓目追星一样肓目跟风投资,因为很多人只是基于身边似懂非懂实质也是外行的"砖家"指导或影响,只相信书画作者真实艺术水平之外的虚假名头的宣传及包装,从而带有强烈的投机的目的而肓目投资,最终大多数人买到那些暂时名气很大但技艺水平非常低俗的字画之后就有可能永远烂在手上而无法变现,所以,选择艺术品投资及收藏还是要培育自己丰厚扎实的艺术审美修养,多看看像刘田依先生这样高端的书画精品,用大师的审美角度与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艺术品味,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中更好更稳地进行鉴别、投资、收藏,买进字画以后,还要忍住至少一代人不动,或者说像投资长线股票一样,起码10到20年之内不要轻易去交易变现,这样做才能有真正的巨大收益率,才能真正让自己的血汗钱做到保值、增值!(头条号运营 李元举)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于右任与刘田依——亦师亦父亦如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