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電影版《阿凡提》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於1980年攝製的劇情片,其中有一個有趣的場景:阿凡提殺了地主家耕地的大花牛款待朋友們,第二天在河邊拿著牛尾巴,與眾人一起說大花牛跳河自殺,拽斷尾巴也沒拉住,地主懊惱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明朝筆記記載朱元璋幼時殺牛傳說

有趣的故事,加上演員的精彩表演,的確讓人捧腹。可惜,這個故事不是編劇兼導演肖朗先生首創。明人王文祿所著的《龍興慈記》裡就記錄過類似的故事:“殺小犢,煮食之,犢尾插入地。訛主者曰:‘陷地裂去矣。’主者拽尾轉入地中,真以為陷也。”只不過主角並不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而是“幼時聖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尚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書中記述的意思是: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大戶放牧,某天,一同放牧的夥伴們感覺肚子很餓,大家商量著殺頭牛吃。於是,朱元璋帶頭捉住一頭牛犢,在大夥兒幫助下一起殺死剝皮,生火烤肉,飽餐了一頓。

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為了向東家交代,朱元璋想出一個主意,他讓夥伴們把牛皮、牛骨統統埋掉,卻把剩下的那根牛尾巴插進地上的石頭縫裡,然後對東家說,那頭牛犢鑽進石縫去了,只留下一截尾巴在外面,可是無法將它拉出來。不消說,朱元璋捱了東家的一頓打,卻也矇混過關。

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仔細推敲,這個傳說有很多疑點

這件事初聽起來,有板有眼,也非常符合後世朱元璋的性格,因此被人們交口流傳,據說,如今鳳陽縣小河鎮金橋村有座名叫“烀牛鍋山”的小山,山坡南麓有一處呈赤色的石巖,就是當年朱元璋等人殺牛野炊的所在。但實際上,這個故事有許多地方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第一,年齡上太小。朱家在附近兩個小村莊合計才住了十年,朱元璋就出生在其中的某一小村。既然殺牛之事發生在這裡,那麼,當時的朱元璋則肯定尚不足十歲。八九歲的孩子,僅僅因為一時嘴饞,就帶領一幫與自己差不多大年紀的牧童宰殺並烤吃了東家的牛犢,這種事情絕無可能!

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第二,條件不具備。元代,漢人連做飯切菜都須共用菜刀,一群放牛娃哪來的刀具殺牛剝皮?即使地處荒野,能夠找到一些簡陋鐵器,又如何在半日內完成選牛、殺牛、燒烤和掩埋的諸多程序。要知道,這些牧童都是要按時把牛趕回去的?生火烤肉的火種從何而來?此外,

第三,不符合常理。有過放牧經歷的人都知道,牛是頗通人性的動物,牧者一般都會對所牧的牲畜產生很深的感情,尤其是牧童。他怎麼可能僅僅因為嘴饞就去親手殺死並當場吃掉一頭與自己朝暮相伴的牛犢呢?這顯然是從未放牧過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而已。

朱元璋幼年這一傳說真偽難辨,卻被電影《阿凡提》模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