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鵬:玉龍戲珠(小小說)

張學鵬,河南虞城人,本科學歷,河南省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1996年開始文學創作,已在《百花園》、《小小說月刊》、《天池》、《短小說》、《故事家》、《小說月刊》等報刊雜誌發表小小說百餘篇。多篇被《讀者》、《青年文摘》、《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特別文摘》等選載,多篇獲獎併入選各類文學選本。著有詩集《鄉村之戀》。


佳作推薦||張學鵬:玉龍戲珠(小小說)

玉龍戲珠---張學鵬

王寶愛玉,在小城是出了名的,王寶在玉器界已經摸爬滾打多年,是收藏界公認的識玉高手。

王寶有兩個特點,一是喜歡把好玉貼身戴,這叫養玉;二是喜歡在人前炫耀,這也難怪,寶貝見人,誰知你有寶呢。

一天,王寶經人介紹,從一個鄉下人手裡購得一件寶貝,一件祖傳玉器把件。持玉人說:“祖上都叫它玉龍戲珠,傳到我手裡已經是第五代了。”

王寶把玉龍戲珠捧在手心裡仔細觀看,眼前的玉龍戲珠算不上古物,不具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但它身上卻有著和田玉所具備的全部優點:玉質純淨,色度、潤度、脂粉一樣不差,更難能可貴的是,玉龍戲珠擁有棗紅、橙黃、純白三色皮子。工匠借用三色皮子精雕細琢,龍頭、龍鱗、龍尾和口中紅珠,樣樣栩栩如生,恰到好處。從整體著眼,玉龍戲珠雕工精湛,色彩絢麗,動感十足,猶其是玉龍口中那顆紅珠,看起來十分甜潤,人見人愛,真是一件難得的珍品。

持玉人要價二萬,持玉人說:“我要不是急著用錢,二萬五我也不賣,祖傳之寶呀。”經討價還價,王寶最後以一萬五千元買下了玉龍戲珠。

王寶買下玉龍戲珠後,視若珍寶,日夜貼身,掛於胸前。

一日,王寶和收藏界的幾個藏友小聚。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藏友們的寶貝展示完了,王寶才慢騰騰地拿出玉龍戲珠與藏友一起分享。藏友們見了玉龍戲珠,驚奇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感嘆於它的皮色多彩,稱讚於它的玉質純潤。

眾人正誇讚,年輕漂亮的老闆娘送菜過來。她也把玉龍戲珠搶在手裡把玩。老闆娘把玉龍戲珠拿在手裡,看了又看,再也不願放下,只是一味地給大家加菜倒酒,還大方地說:“今天能見到寶哥這樣的識玉高手,真是三生有幸,我太高興了,這頓酒錢我請了,咱們一醉方休,不醉不歸。”說完,又給王寶敬了幾杯酒,直喝得王寶舌頭髮直。

此時老闆娘也喝得臉色潮紅,醉意朦朧。老闆娘一手搭在王寶的肩上,迷離著一對杏眼說:“我不懂玉,可我非常喜歡這件玉龍戲珠,王老闆整天走南闖北,擁有的寶貝也比我見過的多,這件玉龍戲珠就賣給小妹留個記念吧。”

王寶一聽老闆娘要買玉龍戲珠,擺著手說:“不賣,不賣,真不能賣。”王寶還開玩笑說:“我這下半輩子就指望這件寶貝活著了。”

老闆娘沒有因王寶的拒絕而放棄,反而與大家聊得更歡。老闆娘拿著玉龍戲珠就是不撒手,還時不時地拿媚眼瞟王寶,把王寶瞟得心裡亂七八糟。有意無意間,老闆娘還拿一些葷段子來撓王寶的心窩窩。眾藏友也都喝高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開玩笑的好機會,一陣奉承,一陣起鬨,把王寶捧上了天。

要是在往日,王寶對玉龍戲珠是不會輕易出手的,但今天王寶喝醉了。幾陣玩笑下來,王寶就招架不住了,老闆娘的柔情似水和死緾爛磨讓王寶最終鬆了口。藉著酒勁,王寶當場以兩萬元賣掉了玉龍戲珠,一下子賺了五千元。

第二天酒醒,王寶仔細想了一下昨晚賣玉的事情,王寶感到有些後悔,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豈容反悔,剛賣出去的東西豈能再要回。

一年後,王寶應邀去參觀一個玉器展,無意間發現了一件似曾相識的玉器,標籤上印著:玉龍戲珠和田玉把件,標價十萬。王寶以為自己看花了眼,他又把玻璃櫃中的玉龍戲珠上下左右看了個遍,不錯,正是一年前自己賣給老闆娘的玉龍戲珠。王寶的腸子都悔青了。

王寶急忙找賣家瞭解玉龍戲珠的來龍去脈,才知道老闆娘把玉龍戲珠買到手不久,就請權威傳家鑑定後加價出了手。老闆娘所謂的不懂玉,根本就是“逗你玩”。

王寶知道事情真相後,長嘆一聲:“英雄難過美人關呀!”

從此以後,王寶每次遇見美女買主,就會說:“女人是老虎,千萬要小心,我就因為多看了美女幾眼,就被吃掉了八萬塊。”

老婆知道這件事後,數落王寶:“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美女會無緣無故親近你嗎?也不照照自己那副德性。”

王寶笑著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關雲長還敗走麥城呢。”

話雖如此,但王寶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吃了一個大虧,而且敗在了一個小女子的手裡。

刊載於2012年第4期《短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