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接父母去城裡生活就是孝 老人:沒有順,又哪來的孝

李冬香老太太今年六十有八,兩兒一女,村裡的人都說老太太命好,因為兒女都有錢,都在城市裡面買房買車。唯一遺憾的就是老伴走的早,到老了,連個暖腳的都沒有,老伴去世的早,撫養三個子女長大成人,真的是不容易,曾經也有人想給她介紹一段黃昏戀,但是老太太連人都沒見就拒絕了,理由就是怕子女不高興,說這樣挺好的。

兒女:接父母去城裡生活就是孝 老人:沒有順,又哪來的孝

好不容易等子女們都成家立業了,大家都覺得她應該享享福了,去城裡幫子女帶帶孫子,順便也過一下城市裡的光鮮生活,可是沒想到去了沒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獨自一個人,拎著行李回到老家,當別人問起的時候,她總是笑著說城裡的生活,她不習慣,還是老家待著舒服。

老太太回來不久以後,村裡面開始有一些閒言碎語,說老太太的兩個兒子不孝順,有錢了看不起農村的母親,也有人說老太太的兩個媳婦厲害著了,把老太太給趕了出來。傳言多了,就算是假的事,也就成了真了,於是老太太兩個兒子不孝順,已經基本定性了。

兒女:接父母去城裡生活就是孝 老人:沒有順,又哪來的孝

當老太太女兒回家看望老太太的時候,聽到這些閒言碎語的時,立即火冒三丈,一開始她也好奇自己母親,怎麼好好的就回到了老家,聽到這些閒言碎語以後,她也斷定自己的兩個弟弟有錢了,就不打算養自己母親了。

她沒有找自己兩個弟弟,作為女人,她最瞭解女人了,拿起電話就質問起兩個弟媳,質問她們為什麼不贍養婆婆。等老太太發現時,一切都已經晚了,看著自己的幾個兒女,回到家爭得面紅耳赤的,老太太心裡直嘆氣。責怪自己女兒的魯莽?女兒也沒有錯,可是她是真的在城裡面待不習慣,先不說別的,就生活習慣而言,總是顯得格格不入。晚上還好,兒子孫子都回家了,有說話的,可是白天等他們都出去上班上學以後,若大個房子裡面,除了自己,連個出氣的都沒有。

兒女:接父母去城裡生活就是孝 老人:沒有順,又哪來的孝

老太太覺得這不是在享福,簡直是在受罪,她回來的時候,也不是悄然無息,也有徵得自己兒子和兒媳的同意,她這才收拾東西回家的,至於一個人回來,是不想麻煩兒子和兒媳,大家都有工作。她沒想到最後會鬧成這樣,突然有些氣憤村裡那些長舌婦,自己過自己的生活,關他們什麼事。

孝順、孝順。應該是先有順,才有孝。老人過的不順心,又哪來的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