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近年來,在我國的中小學生的教育行業中,除了國家及民辦正規學校等實體機構外,也湧現出了眾多的網絡在線培訓教育機構。或許是國人比較信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吧,因而,在監管較為困難的網絡平臺上,這些教育APP猶如百花齊放般,通過各種方式的綻放炫耀,以便吸引到更多的“錢袋子”,為了更多錢,在網絡上這些線上教育的良莠不齊現象尤為嚴重,部分教學內容超綱教學,有的更是驚現軟色情內容。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11月26日,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應急管理部三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首次對線上培訓機構做出規定。12月初,南方都市報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從主體資質、教育資源版權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教學與師資、遊戲廣告等內容審核、校內推廣、特殊技術設計等7個方面推出30家熱門K12在線教育類App的測評報告,取樣時間為11月25-11月30日。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對於測評發現的行業現狀和凸顯的各種問題,小編相信在相關部門的執法監管風暴下,不遠的將來,在線教育行業或將引來行業內的重大洗牌。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在這次的測評中,人們不難發現眾多測評對象,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教師資質未公示問題、在職教師來源問題、教學內容超綱問題、收費退款問題、隱私條款漏洞、平臺內容等,在這些問題當中,原本應當是幫助人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健康成長的“師者”,小編的尤其看重的是當下的兩個問題:傳道受業和平臺健康內容。兩者是直接關係到學生的正確學習能力和思想健康成長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們以後的人生成長狀況。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曰師

古人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由此不難看出,在人生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困惑的問題,不僅要需要解惑,還需要的老師的傳道受業。而在兩者之中,學子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師者傳道受業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解惑的目的。

現代教育中,學校老師們的常常佈置一些作業習題,以便考察學生們對課堂教學知識的運用及掌握情況,換就話說就是審核學子們的對老師的傳道受業掌握程度。而與此相反的是,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在測評的眾多教育機構的APP中,我們常常能發現他們的宣傳推廣內容中,宣稱“手機拍題,1秒出答案”等等。對於此類號稱作業神器的教育軟件,小編相信,肯定有不少青少年兒童的作業就是依靠類似的神器完成的。

在“神器”的使用過中,小朋友們是為了解惑目的——求得作業答案以便應付交差,還是為了學習解惑過程——掌握學習相應的知識。對於真正的結果,小編對此不是太過樂觀的,想來有此想法的人,恐怕不止小編一人吧。

教育中的色情

目前市場的K12教育類APP多是針對的未成年人的教育,但是在這眾多APP的內容中,卻存在一些影響未成年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例如在測評中發現:學習寶含有大尺度的軟色情,作業精靈中出現相親借貸廣告等。暫不討論教育輔導效果如何,依靠所謂的教育輔導為由,以達到收費目的教育類APP們,小編極其難以理解,在個別軟件中,未核為何會出現那麼多的性暗示、性誘惑等影響未成年們身心健康的暗示內容及不適合未成年階段的廣告。

在線教育APP測評:含大量軟色情以及超綱教學的背後偽“師者”

眾所周知,未成年階段會以後的人生有著極其重要影響,該時期,他們開始樹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人格塑造的形成和確定時期。身為教育類行業,不會不知道該階段的重要性。為師者,傳道受業解惑的效果有高有低時,或可理解,但是出現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誘導內容,這就是涉及教育的底線,徹底違背了“師者”的底線。

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的行業中,小編覺得,遇到不善且為惡者,不單單要改之,更要重罰之,才能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