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貌不扬被意大利媒体挑刺,却是曼联在慕尼黑空难后复兴的功臣

上世纪60年代对于曼联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重建,他们的重建和本赛季的切尔西是不一样的。因为慕尼黑空难对曼联的损失太过惨重,整个曼切斯特城的球迷们甚至不愿再看曼联的比赛,因为一看到那只残缺的“红魔”,伤心的球迷们就想起了英年早逝的那些曼联球星。当时的曼联主帅巴斯比是慕尼黑空难的幸存者,要说伤心,没人比得过他,毕竟一批有看着长大的青年才俊离开了人世。不过巴斯比也是一位有头脑和坚强的教练,曼联能在上世纪60年代快速重建就是他在强忍着悲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还有这位伟大的教练的智慧。

他其貌不扬被意大利媒体挑刺,却是曼联在慕尼黑空难后复兴的功臣

引进了丹尼斯·劳、并且挖掘了劳的才华,这就是巴斯比的功劳了。在来到曼联之前,丹尼斯·劳也是年少成名的典范。他的童年是在二战的阴影中度过的,足球成了他唯一的爱好。好在他的少年时期,英伦三岛逐渐恢复了太平,丹尼斯·劳也顺利进入了职业队。当然战乱之后的球队还没有建立青训体系,丹尼斯·劳能够在18岁就代表着苏格兰国家队出战,足以证明他的天赋。话说在那个青训体系不完善、或者根本就没有的“战后重建”的年代,小青年们能否踢出来完全凭天赋,丹尼斯·劳就是这样一个典范。在上世纪60年代的初期,丹尼斯·劳首先前往的意甲联赛踢球。

他其貌不扬被意大利媒体挑刺,却是曼联在慕尼黑空难后复兴的功臣

当时的意甲联赛说来也奇怪,明明自家联赛很低迷,还很“排外”。他们的“排外”体现在对待国外球员的态度上,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像丹尼斯·劳这样天赋特别高、也特别敬业的球员,意大利媒体在他身上也能挑刺——长相不好。的确,丹尼斯·劳是其貌不扬,不过那个时候的意大利媒体对他这么挑剔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意大利人认为只有传统的本民族长相才是真正的帅,他们很自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二战的遗留问题,丹尼斯·劳来自英伦三岛,意大利球迷们不欢迎他。所以即使他在意甲踢出了精彩的比赛,他在意甲的日子仍旧不好过。

他其貌不扬被意大利媒体挑刺,却是曼联在慕尼黑空难后复兴的功臣

巴斯比能够把丹尼斯·劳带到曼联,也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这位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其貌不扬的丹尼斯·劳在英格兰并没有受到歧视,由于丹尼斯·劳的名字翻译出来是“规律、规则”的意思,巴斯比杂他身上总结出了一套"劳规律"用于了曼联的战术中,加快了曼联的复兴。在63~64赛季,丹尼斯·劳在5场比赛中各进3个球,在与斯托克城队的比赛中上演了大四喜。虽然说那个年代的场均进球率比较高,但是丹尼斯·劳在那几个赛季的进球率仍然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他其貌不扬被意大利媒体挑刺,却是曼联在慕尼黑空难后复兴的功臣

所以说曼联在慕尼黑空难之后能够快速复兴,他们的功臣除了博比·查尔顿、还有丹尼斯·劳。在那几个赛季的国内联赛中,曼联一路稳扎稳打,终于在68年问鼎了欧冠冠军。现在的大部分球迷们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生,但是大家一定听说过当时的曼联球员捧起了欧冠奖杯、巴斯比甚至割破了自己的手指,每把奖杯抛向空中,就高喊一遍十年前遇难的曼联球员。在那届欧冠中,丹尼斯·劳一流的表现是曼联夺冠的重要因素,他凭借着那届欧冠,成为了60年代欧洲足坛最出色的前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