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到底是狼性野蛮,还是人性贪婪?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一个传奇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人与狼的故事。

格林是一匹可爱而又聪明的狼,就像一个懂事善良的孩子一样。女主人公倒病时,他趴在窗户上呜咽并且把他的藏食从窗户丢给女主人公。狼有护食的天性,在狼的世界里,有吃的就可以活。然而在那一天他把最宝贵的食物给了女主。后来女主带着他去找族群,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由于食物短缺,虽然女主觉得那样做不对,但是她还是用两块压缩饼干与小狼交换了他的兔子。本以为他不会再把食物藏在那里,然而他还是把食物藏在老地方。食物埋好之后,他远远的望着女主和他的男友。冰天雪地的空旷高原上,一狼一人,远远相望,原来他也心疼女主没有东西吃。再后来,女主带着小狼找狼群时,因不顾小狼的阻拦踩破冰面崴了脚的时候,小狼用四十分钟为女主牵来一匹马,并且帮助女主站起来。看到这里,我的心都化了,你是有多聪明,才能以彼之狼身牵来一匹马。时光飞逝,离别之日终于来到,女主让你用狼嚎呼唤同伴,然而你最初的叫声却是狗叫,犹豫许久,你才开始狼嚎。离开之时,你在山头上三走三返。喂,小狼崽子,你究竟是分不清狼叫和狗叫,还是舍不得离开你的”妈妈“呢。

重返狼群:到底是狼性野蛮,还是人性贪婪?

重返狼群

看完《重返狼群》我心中百感交集,用了一天还是无法冷静下来,索性又刷了第二遍。 狼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中往往是负面形象的代表,比如“狼心狗肺”“白眼狼”“东郭先生与狼”等,以致于看到开头几分钟刻画小狼吃生肉时两眼放光以及撕咬怒哼时,我以为这终是一个“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然而看完这个粗糙却又细腻的纪录片哭得不能自已时,我深深为我的偏见感到羞愧。其实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有些野生动物并不会主动伤害人类,却成为人类偏见中的假想敌。

重返狼群:到底是狼性野蛮,还是人性贪婪?

重返狼群

如若只是看完纪录片,也许人狼温情会是我感情的主导部分;但是看到主人公的采访视频中说四年之后再相见虽然相近但却不相亲时,我非常心痛,仿佛是自己从此失去了一个相亲相爱的朋友。如此深情,让人唏嘘不已。我曾想,如果我是女主人公,我会不会放生小狼。当爱与自由冲突时,尽管舍不得,还他天性里的自由便是大爱。大爱不是失去,是牺牲亦是另一种拥有。我坚信主人公和格林会永远彼此拥有。到这里为止,狼性并不野蛮,人性也不是贪婪的。

重返狼群:到底是狼性野蛮,还是人性贪婪?

重返狼群

四年后,格林找到女主,但他们相近却不再相亲,这想来会令人痛心吧。女主人公在接受采访时说,她能够理解格林,因为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都死于人类之手。格林不再相信人类了。其实,从纪录片的寥寥几个画面中,我们应该能够看出格林不再相信人类的理由。无人保护的格林父母自然是惨遭杀害,但是就连曾在女主保护之下格林也遭人觊觎。拔狼牙的人甚至连狗都不放过,被私利蒙蔽双眼的人类会肆意残害生命。然而,狼却“不会为了利益而去害其他的生命。狼是特别怕人的”。格林可以受到心善的女主的一时的庇护,但是他的孩子却还是重复着祖辈惨的遭人类杀害的命运。

重返狼群:到底是狼性野蛮,还是人性贪婪?

重返狼群

我知道一个纪录片仅能够让一部分人思考,我也知道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各种野生动物还是会在并未损害人类利益的情况下被人类残忍杀害。但是,我希望若真有那么一天,当我们的生态系统失衡,当人类自身也遭到反噬自取灭亡之时,不要发出后悔的悲鸣,因为或许这一切皆是因果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