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佛和佛教小编认为是有区别的。佛是佛,宗教是宗教。也许信仰只是一种顶礼膜拜,而真正的佛却是一种超然存在。

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佛代表一切光明,让众生看到了存在的意义。佛说,修为人身不易,要重于修行。佛要我们修行,并非让每个人出家做和尚尼姑,而是大隐隐于市,修行在生活言行中。

人之初,性本善。佛只不过是让我们坚守初心。

心无挂碍,则不生怖。

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与其说佛是一种信仰,不如说佛是一种态度。

佛给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内心感应。

如果说易学囊括了所有学问之道,那么佛学一定是丰富了所有精神觉悟。

我理解的佛陀拈花一笑和大彻大悟,是佛陀最终开悟了世间的真相,像三会通命一样,佛开悟了世间轮回存在的真相,因缘果报的始终。所以佛笃信因果,也劝谏世人知因信果。佛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教会人们追求真理,为人处世,与万物自然融通的方法态度。

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如果不是一个资深的佛学者,对于佛理的汲化不应拘泥于理论层面,而是有助于净化内心,将佛理真相变现为高品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佛不是去求的,而是去理解。

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去过雍和宫的人都知道,324年前皇城脚下,雍乾父子传下的“龙潜福地”,作为中晚期清朝,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至今每天人声鼎沸,络绎不绝,工作日也不例外。顶礼膜拜之众中,不乏有虔心诚拜之人。但大多是求取遂心之事他们在佛前发下无数誓愿,对着庄严的佛像求取的是无数傍身的私利私心,企图通过神佛的力量来改变他们的业力,消灾避祸,仿佛相信时间会忘记他们的业障一样。

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真正理解的人才能看到自身的潜力,佛的静思语让自己更为清心,佛清净法身会为自己拂去肩上的尘埃,使心灵净化澄澈,脑中的思路更为敞亮,才更明白自己前方的路,不致再度迷茫。

如果信佛,请单纯点。

没有利益掺杂的信仰是最纯真的。为什么有信仰?它一定是给你带来了什么,我希望这是精神层面的,而不是物质欲求。佛家有发愿还愿一说,世人习惯于佛前发愿,事后了愿。信仰如若伴随俗世尘埃,便不得已清心,而是私欲压身,心中背负太多,所需无度,最终业满招损。生命是有承载力,如果非要令贪欲超载,得陇望蜀,即使福报未满,让欲念得以满足,但已经拥有的可能却很快失去。

信佛,要有一颗无欲无求的心

无欲无求的心去参禅拜佛,才是真正的信佛。

修己以清新为要,世间之事,此消彼长,得此失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