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雙十一“買買買”過後,另一場戰爭才剛剛打響。截至今天,雙十一訂單仍有部分在路上。在買家拆包裹的狂歡背後,是快遞物流行業面對工作量激增的煩惱。

儘管工作量越來越大,但當前的快遞行業,沒人敢真正漲價。前有激烈的同質化競爭,用戶更換快遞公司的成本極低,後有京東等新玩家虎視眈眈,在營收壓力下,快遞公司並不敢貿然對消費者漲價。

你付的快遞費,並不全部歸快遞公司

加盟模式下(韻達、申通、圓通、中通),一單快遞從收件到派件,總共經過“三道關”:攬件加盟商、總部幹線、派件加盟商。三道關口之間沒有隸屬關係,每單快遞從上一環節到下一環節都需要付費。

加盟制快遞的結算流程(以圓通為例):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你付的快遞費中,快遞公司總部只能從中收取一部分歸自己所有,其他都是加盟商瓜分。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從上圖可以看出,快遞公司總部只收到了三項費用,其中一項還是代收。那快遞公司最終毛利率有多高?

一單快遞的成本構成

根據圓通2017年年報,其營業成本各項佔比如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各項成本中最高的是運輸成本,其次是網點中轉費、中心操作成本。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具體到每一單快遞,2017年圓通平均每單收入為3.68元,單票快遞產品成本3.29元,單票毛利0.39元,相比2016年的0.47元下降了近20%。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快遞公司在不斷拉低快遞費的下限

中國消費者享受著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快遞服務。2016年,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介紹快遞業發展情況是表示,十年以前,中國一件快遞要30塊錢,十年過去了,中國一件快遞件12.8元錢,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顯示,2008年快遞平均單價約27元,到2018年10月,平均單價已降至11.4元。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通達系單票收入均呈下降趨勢

中國民營快遞利潤低,低到什麼程度?2017年,韻達和中通的單票平均收入均不到2元。除申通外,其餘幾家快遞公司在2016年或2017年均出現了單票收入下降的情況。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其中,韻達的單票收入最低,但其業務量大。今年9月份,韻達日均業務量突破2000萬件大關,成為繼中通之後第二家日均業務量跨過2000萬門檻的快遞企業。

各快遞公司雖然業務量在上升,收入在上升,但是除順豐外,其他快遞公司的毛利率同比均在下降。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小快遞公司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快遞品牌集中度持續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行業CR8(前8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提升至81.5%,而2017年底,該值為78.7%。新進入者及小型快遞企業越來越難以在競爭中生存。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京東入局,競爭更激烈了

今年10月,京東京東物流正式進入個人快遞市場。京東快遞的運費高於“通達系”,卻低於順豐,競爭呈現白熱化。

一件1kg的物品,從每日經濟新聞北京新聞中心寄到上海新聞中心,京東快遞預估價為18元,次日20點前到。順豐預估價為23元起,次日18點前到。

快遞公司一單隻賺1塊多,你的快遞費被誰瓜分了?


從多個硬性指標看,京東快遞並不足以對順豐構成太大威脅,但短期來看,價格更低的京東快遞恐怕還是要搶走不少用戶。

在快遞行業,有一句話叫“不漲價等死,漲價找死”。國內快遞價格普遍偏低是業內的共識,伴隨著這些矛盾,中國快遞業讓人羨慕的高性價比能走多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