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本文我們將用各種數據證明這個觀點


01


現在是不是小牛市?


答案:現在是小牛市,為什麼呢?之前我們已經分析了,金融機構在借錢買股。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FDR007利率曲線表示銀行借給銀行的貸款利率,FR007表示銀行借給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像信託,券商,保險等機構。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銀行之間的借款利率在下降,銀行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利率在上升,表示金融機構在大批量的借銀行的錢。

那麼金融機構借錢之後去買什麼了,國債指數在下降,而企業債和股票在上漲,說明金融機構在買公司的股和債,風險偏好提高。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這個是國債指數,從2月中旬開始下降,而小牛市也是從2月中旬開始的。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這個是企業債指數,完全沒有受到國債的影響。

而從A股連續的破萬億成交也可以看出,這一波完全是金融機構在主導,有些散戶根本還沒上車,車就開走了。

具體詳見文章 金融機構在瘋狂借錢炒股?

02

為什麼A股會突破3500點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A股會突破3500點。

這個指標主要看交易者的預期波動率,而期權隱含波動率則可以很好的詮釋這個因子。

之前我們也講過,過去一年上證50期權平均波動率是22.30%,而過去一個月的平均波動率是35.32%,但是今天所有的期權的隱含波動率預計平均在40%以上,未來隨著散戶的加入,可能超過50%。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我們知道這輪小牛市是從2440點開啟的,如果波動超過40%,則上證指數則會到3500點左右。

所以說,交易者的行為已經告訴我們,A股的高點在哪裡。同時結合目前的行情熱度,3個月內突破3500點應該不是很難。

玩期權的絕對不是小散戶,至少得懂期權定價理論--BS模型,所以他們至少懂點金融工程的理論。


03

為什麼是在6月份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是在6月份。

這個我們要看利率價格的走勢,FR007的利率在3月份到6月份是上漲的,而在6月份之後利率曲線就平滑了很多,說明金融機構對錢的需求集中在3月份到6月份。

FDR007在3月份到6月份是下降的,而6月份之後利率曲線變成上漲的。說明銀行間的借貸利率在變貴,那麼金融機構拿到的錢自然就會變貴。

綜合而言,金融機構6月份的借錢利率會普遍升高,而6月份股指大概率突破3500點,此時大概率會有一部分機構下車收網,賣掉股票落袋為安。

而6月份到9月份股票則會進入調整期。雖然利率顯示是在下降,表示9月份之後可能會繼續上攻到4000點,但是FR007並沒有上漲,所以到6月份之後我們再接著看這個指標。看看金融機構對未來股票的走勢是否產生分歧還是一直看好?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這個是國債實時收益率曲線。

國債收益率在1-3個月急劇上漲,說明資金在這3個月不太會光顧國債,而3-6個月後趨緩,6-9個月後資金開始重新買入國債。

看完數據我們可以說債券市場在3月份到6月份應該不會有什麼行情,下半年債券市場可能有一波行情,而這些錢就是從股票市場撤出的錢。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這個是3月4日的國債期貨的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十年期的基差明顯大於兩年期的國債期貨,說明兩年期的國債現貨比期貨貴,而十年期的國債現貨比期貨便宜,說明短端利率在上升,表明資金短期緊張,而在資金總體寬鬆的背景下,說明資金都流入了股市。

我們會長期關注IRR這個指標,來判斷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下資金的流向。


04

金融機構未來3個月還會加倉嗎?

第四個問題,金融機構未來3個月還會加倉嗎?

這個問題我們直接看數據,從過去2天的FR007利率看,金融機構已經不再大規模的從銀行借錢,所以利率在這2天連續下降,而3個月後的資金價格也沒有大幅上升,說明金融機構借錢已經告一段落。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這個是3月4日的數據


數據告訴我們:A股在6月份之前到3500點,6月份之後牛市將消失


這個是3月5日的數據

數據告訴我們,金融機構已經在2月份建好了倉位,未來他們大概率不會大規模的再買進,接下來就是各大金融機構開始瘋狂的出新聞和研報,“A股大牛市來了”,“A股破4000點”等等的標題。

接下來3個月,小散戶肯定在不斷的洗腦下開始買入A股,金融機構開始免費坐電梯。

那麼我們小散戶應該不應該現在購買A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