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1978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國帶來了30萬億元GDP,而戶籍限制放開將為中國帶來40萬億元GDP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預測,戶籍制度放開將每年調高中國GDP潛在增長率1-2個百分點。我們以1.5%個百分點計算,2018年中國的GDP達到90萬億,則到2035年中國全面建設成現代化強國期間,將為中國貢獻40萬億GDP。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1978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土地,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解放了全國8億農村人口,帶動了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而2019年作為改革開放40週年後的第一年,中國開始了第二次解放農村人口,這次對準的是2.8億農民工。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農民工定義: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第一階段

人口流動放開

1978年經過10年的文化大運動,中國的經濟基本處於崩潰階段,鄧小平力挽狂瀾,由此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我們知道馬克思經濟學發展的四大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和生產資料,而對於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的中國而言,只有變才能通,於是四大要素全面改革開放,特別是土地和勞動力市場。

但是突然一下子解放出來的巨大人口,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根本無法承載這麼多人,所以80-90年代,中國政府是限制人口大幅流動的,過來人都知道,人口的流動叫做盲流,政府的主要任務是控制盲流,90年代製造業開始從日韓臺轉移到中國大陸,大量勞動力的需求被刺激出來,政府也逐漸減少了人口流動。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人口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內陸走向沿海。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工勞動力從低生產率部門退出,在城鄉、地區和產業間流動,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同時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增加值和糧食單產不斷提高,資源重新配置過程開始,中國轟轟烈烈的30年偉大改革開放開始了。

1978年到2008年,中國的特色經濟體制適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工作。他們不需要社保公積金,也不需要房屋居住,只需要集體宿舍,這樣創造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同時通過擴張城市,徵用農村廉價土地,提供低成本土地招商引資;中國居民高額的儲蓄率,為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了廉價的資本,正是由於廉價勞動力,廉價的土地成本和廉價的資本,加上中國特有的地區經濟保護注意和各種各樣的招商引資方案,推動了中國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但是這個發展模式在2009年突然出現了問題。勞工成本不斷上升,勞工荒接連發生,人口紅利也在2011年達到了頂峰;資金成本不斷攀高,央行過去10年放水4次以解決資金荒問題;土地成本不斷上升,房地產價格不斷創新高,商業樓和工業用地成本上升顯著,整個社會的全要素生產率停滯不前且緩慢下降,固定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連連下降,中國雖然2014年開始供給側改革,雖然短期提高了工業企業的效率,但是長期看效果一般,全社會的效率還是在下降。特別是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讓我們清楚的認識了自己,只有深化改革才是中國的未來。

第二階段

戶籍制度放開-四大背景

1. 全要素生產率開始放緩

2008年之前,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一直處於增長狀態,但2009年之後,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一直處於放緩下降趨勢,這代表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可能在下降,再加上主要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的效率在下降,中國過去10年靠印錢推動的經濟增長已經不可持續。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從我們的直觀感受也可以知道,2009年後農民工的工資開始大幅上漲,甚至還出現了幾年的用工荒,同時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帶動了土地成本的上升,企業家都不幹實業,開始炒房,資本的價格也在不斷上升,一方面是居民的儲蓄率在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是僵化的金融系統造成的。央行在2009年,2012年,2014年,2018年放水4次,沒錯短短10年放水4次,因為每次都伴隨著資金成本的快速上漲。中國目前的生產要素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未來的持續發展,所以只有進行生產要素的改革才可以在2035年把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

2. 人口每年減少1000萬人,人口紅利消失

自2011年之後,中國的每年出生人口開始負增長,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數略高於1500萬人 創1961年以來新低。沒有足夠的出生人口,就沒有足夠的儲蓄,就沒有足夠的消費,就沒有足夠的勞動力。1000萬人口一年的儲蓄就是2000億元,一年的消費就是3000億元,一年創造的勞動價值就是6000億元。所以人口紅利消失對中國經濟未來的持續發展產生了阻礙,造成城市的勞動力供應不足,城市生活成本變高。所以必須進行戶籍改革,為社會提供更有效率的勞動力,才能彌補人口紅利的消失。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新生代是指80後的農民工

3. 經濟發展變慢,就業崗位不多,逆城市化發生

人口紅利消失加上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導致還未完成城市化的同時,就出現了人口大量的流出城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說勞動力效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之前就出現了倒退,這樣的話勞動率想再次市場化就不太可能。所以我們必須在勞動力效率市場化完成之後再逆城市化。而現實的情況是大量的人口已經開始從城市中撤回了農村,這樣的逆城市化,既不能帶動農村的消費,也削弱了城市的消費,同時對城市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都提出了挑戰。

4.農業耕地閒置,農業機械化不高

隨著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務工,大量的農村耕地被閒置出來,同時僵化的土地制度,導致中國的糧食供給和農村土地使用效率緩慢下降。土地不能很好的流轉,導致耕地無法大規模的被耕種,中國農業機械化程度依然很低,農業的整體生產效率在全世界中依然處於中下排名。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後,糧食安全問題變得更格外關注。

未來10年經濟的四大發展

戶籍制度方面

沙皮:人口戶籍制度放開,利好A股四大板塊

1. 完善的基礎設施,如果大規模的農民工由農村戶口變成城市戶口,那麼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是否可以完全承載新市民的需求,而大量的供水供電供氣系統是必備的,而城市的垃圾處理和排汙問題也必須跟上,這樣才能保障整個城市的穩定和發展。

所以如果這次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放開戶籍制度限制,而不是又一次的雷聲大,雨點小,那麼將會有利於垃圾處理和排汙公司等行業的民營企業,像港股上市的光大國際,A股上市的碧水源,東方園林等。而水電氣大都是國有企業。

2. 完善的公共服務,農民工的進城代表的是整個家庭的進入,而他們需要充足的教育資源,充足的醫療服務,充足的休閒場所,同時社會保障和醫保也必然伴隨著大規模的增長,市民的醫療報銷,失業率的突然上升,必須提前準備充足的社保和醫保。

面對巨大的新需求,特別是教育和醫療行業,現在家庭特別看重教育和醫療資源,而相對應的配套設施必然會有快速的發展。中國主要的教育公司都在港股和美股上市,醫療行業作為未來中國20年的主要發展行業,可以長期關注。

3. 完善的住房問題,住房問題是核心,如何解決大量農民工進城後的居住問題,以現在農民工的收入而言,他們是沒有能力擔負起城市高額的房價,也不能讓農民工作為高房價的接盤俠,只能大規模建設經濟適用房保證房和廉租房,解決新市民的居住問題,避免城市出現貧民窟的問題。

戶籍制度的放開,可能帶動新一輪城市化的發展,間接推動了房地產投資和建築行業的發展,有利於鋼筋水泥建築公司,像海螺水泥,寶鋼股份,萬科等。

4. 完善的農村土地處置問題,農民工本身的工作技能就比較低,一旦戶籍大規模的進入城市,可能導致失業,同時由於我國的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制,所以一旦你的戶籍變成城市的,你將不再擁有土地,如果農民工城市找不到工作,而又不能再次回到農村,整個社會的穩定會變弱,所以配套的農村土地政策也至關重要。

如果農村土地問題解決,那麼對於農業機械,農藥種子化肥,土地流轉的公司而言將會是重大利好,同時提高整個農村土地的效率。

戶籍制度的阻礙因素

戶籍制度放開可以說是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助推劑,但是這個過程必然會受到既得利益的阻礙,比如地方政府,戶籍制度如果放開,那麼本地區的人口就可以出現外流,那麼本地區的GDP怎麼辦,沒有政績靠什麼得到提拔,而且戶籍制度的費用是地方財政出,但是紅利卻被其他城市拿走了,肯定推動起來會很慢。同時地區的產業政策怎麼辦,招商引資怎麼辦,人口都外流出去了,作為管理戶籍制度的公安系統,怎麼可能輕易讓自己手中的權利飛走。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成本分擔和紅利共享機制來實現各方需要,創新性地安排改革成本的分擔和改革收益的分享,形成激勵相容。供給側結構失衡是這一輪經濟增長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戶籍制約的城鎮化則是供給側結構失衡的因素之一。

所以戶籍制度放開勢在必行,解決農民工40歲之前在城市打工,而40歲之後回到離開城市的不合理現象,將40歲的勞動力截留在城市中,繼續為城市增加勞動力和人才。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社會生產率,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創造偽需求,盲目的招商引資和擴張新城,讓有競爭力和經商環境好的城市脫穎而出,避免相鄰城市的過度競爭,避免產業園區和產業規劃的重疊和浪費,打破地區保護主義。

雖然招商引資和地方保護在過去30年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雖然過去的戶籍限制為中國30年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但是現在中國需要高效的勞動力配置。戶籍制度開放將為中國未來15年的經濟增長提供全新動力。

更多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