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祕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藝想世界,精彩薈聚!

廣東藝術劇院·藝享薈

工作坊、座談會、後臺探訪,演員見面會……

一系列活動陸續有來,與你相約好時光~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如果你關注藝術教育和文化創意,可能對夏學理的名字不會陌生。

夏教授擁有超過25年的表演藝術教學與實踐經驗,出版過20餘本與藝術、藝術管理和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專門書籍,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進行教學、講座和開展創意工作坊。

夏教授曾多次在廣州授課開講,無論是親子互動創意坊,還是即興創作課堂,都是乾貨滿滿,讓人受益匪淺。

下週二晚(3月26日),夏教授將以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編導兼製作人的身份,攜手另外兩位主創——國際知名生態藝術大師楊恩生和留德鋼琴演奏家童仲頤,來到廣東藝術劇院分享幕後故事和創作奧秘。

無論你是從事藝術文化行業的同仁,還是對創作及創意感興趣的觀眾,抑或只是好奇劇場演出的更多可能,這場活動都會值得你來參與。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導賞會

▪ 活動時間:

2019年3月26日(週二)19:30-21:30

▪ 活動地點:

廣東藝術劇院

▪ 參與方式:

活動免費,名額有限,報名參與

(活動行報名鏈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6483953877400)

【對談嘉賓】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夏學理

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水·彩》編導/製作人

名列亞太與亞美名人錄暨成就者名錄的夏學理教授畢業於美國加州拉汶大學(ULV),獲博士學位,先後師從臺灣「兒童劇場」鼻祖汪其楣教授、「集體即興創作」鼻祖賴聲川教授,以及美國國家戲劇獎得主Dr. Edward F. EmanuEl教授。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楊恩生

國際知名生態藝術大師

《水·彩》水彩畫家

臺灣知名水彩畫家,作品以水彩表現為主,早期以靜物畫聞名,20世紀80年代晚期轉以自然生態為創作題材。原籍廣東,師承梁丹豐教授、李焜培教授。現為臺師大設計系教授、臺師大林口藝術產學園區計劃主持人、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理事長。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童仲頤

留德鋼琴演奏家

《水·彩》鋼琴演奏/音樂設計

於德國明斯特音樂院(Musikhochschule Münster)取得最高演奏家博士文憑(Konzertexamen),曾多次於德國Euro Music音樂節和Pianale音樂節演出,並在意大利Don Vincenzo Vitti國際音樂比賽以及德國 Münster鋼琴比賽 Steinway Förderpreis獲得前三名的佳績。演奏足跡遍及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瑞士、德國、日本等地。

【活動內容】

分享《水·彩》幕後創作故事

(主講人:夏學理)

《水·彩》精彩片段搶先看

(楊恩生現場彩繪)

對談藝術大咖暢聊藝術事

(自由提問,互動交流)


關於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走遍世界極地,國際知名生態藝術大師楊恩生教授以生命彩筆,為「生態永續」奉獻一生。基於感動與使命,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師生與楊教授攜手,透過畫作、音樂、彩繪、舞蹈、詩作、劇場聲效、原生態影像,以藝術呼應生態之美。

以「水·彩」為主題的生態多媒體展演,共分為以下七個呈現子題:授記、涓滴、靈動、奔騰、逆變、孤絕、回光。

透過楊恩生教授的鮮活彩筆,世人能欣賞到棲息於世界各極地的動植物以及大自然的奇異景象。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在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的演出中,觀眾猶如置身於原始森林,廣闊平原,極地冰山等生態環境中,同時欣賞著鋼琴演奏家、舞者、打擊樂者的表演,視覺與聽覺相得益彰,畫作、詩作、自然景觀交織呈現,觀眾將接受到前所未有的藝術洗禮。

生態多媒體劇場《水·彩》是怎麼誕生的?三位藝術大咖為你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