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1945年的柏林,在希特勒的叫囂下,依然負隅頑抗。盟軍的幾百萬部隊不斷的縮小包圍圈,眼看著盟軍就要攻入城內。此時的德國上下十分害怕,因為他們深知在蘇德戰爭中的所作所為罪孽深重,擔心遭到報復,同時在意識形態上又排斥蘇聯。所以,他們更希望向英美軍隊投降。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德軍一邊在東面擺下重兵,全力遲滯蘇方的攻擊速度,另一邊等待英美軍隊的到來。然而,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英美軍隊的行動戛然而止,只有蘇聯人在全力攻擊。絕望中的守軍該怎麼辦呢?

{!-- PGC_COLUMN --}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全力阻滯蘇軍,爭取最好的出路。

德軍上下的共識是,阻止蘇聯人進入柏林,或者堅持到美英盟軍到達,將城市交由他們來處理,或等待美英與蘇聯發生衝突,據此更多地保全他們戰敗後的利益。

這種看法在現在看來,就是一場“黃粱一夢”,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但在當時的情形下,這是他們絕望中唯一的希望,甚至說是他們還能頑抗到底的唯一動力。所以,希特勒繼續蠱惑著讓16-60歲的男性公民也拿起武器“保家衛國”。

蘇軍對德軍的頑強還是很瞭解的,他們一定會在城市的每一房屋作為抵抗的陣地。可是,對方不知道的是,蘇軍就是從巷戰中,慢慢地把他們拖入到蘇聯的冬天和大反攻。這方面的經驗,他們堪稱德軍的“祖師爺”,他們是不會和對手進行一房一屋的爭奪。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蘇軍的戰術是,對任何可能的防禦陣地和隱藏狙擊手的地方先用炮轟或飛機炸,而後坦克步兵迅速穿過廢墟,用手榴彈和火焰噴射器對著敞開的屋門、地下室和建築物進行攻擊。但是,守軍在納粹思想的迷惑下,利用熟知地形的優勢,不斷地發動反擊,甚至繞到他們的後路,給對方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頑強的抵抗招致來的是更大的報復。有的即使舉手投降,也會被擊斃;有的躲在房屋或地下室被火焰噴射器活活燒死。所有柏林市民,尤其是婦女,對於蘇軍非常恐懼,她們驚恐不安地等待著強姦的發生。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即便是投降,德軍也是有差別對待的。

隨著希特勒自殺身亡,宣告了納粹主義在歐洲轟然倒塌。攻城部隊從四面八方步步緊逼,但守軍仍然如同一頭困獸,展開逐條街道、逐間房屋的爭奪。眼下的抵抗力量就剩下絕望的“國民衝鋒隊”和“希特勒青年團”,除了頑抗到底,與這座廢墟般的城市同歸於盡外,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

失敗、沮喪和絕望的情緒像瘟疫一樣在軍民中間蔓延開來。裝備補給嚴重缺乏,能拿起武器抵抗的人越來越少,士氣在沉重打擊之下幾乎喪失殆盡。據統計,在最後日子裡,上萬名市民像他們的元首一樣選擇了自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因為她們害怕落入斯拉夫人的手中。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活著的德國官員都認為不能再做這樣無謂的犧牲了。他們決定由陸軍總參謀長帶著建議前去蘇方指揮部進行談判,希望能夠為他們謀求一個體面的有條件的投降並獲得一個體面的和平。

會談異常激烈。德方要求蘇方首先承認德新政府的合法地位,這是雙方繼續談判的基礎;而蘇方則要求他們必須無條件投降,但是遭到了拒絕。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投降形式過於苛刻,它徹底動搖了新政府的執政根基,是對德意志民族尊嚴的踐踏。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最終,沒有耐心的莫斯科發出了最後通牒。警告說:“如果不能夠立即承諾無條件投降,蘇軍將重新發起大規模的軍事進攻。”無奈之下,城防司令下令停止抵抗,在16個晝夜的戰鬥中,他們共消滅和俘虜40多萬德軍。

讓莫斯科倍感意外的是,按照希特勒的遺囑,作為德最高統帥的鄧尼茨卻派人前往西方盟軍司令部所在地——法國的蘭斯,向盟軍投降,代表德最高統帥部簽署了所有戰線的無條件投降書。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東西方的對抗悄然開始。

對於這種做法,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很不滿意。他認為德首都是蘇軍損失30萬官兵的代價攻克的,而300萬的軍隊更是戰勝納粹德國的主力,投降儀式不在柏林舉行,就是英美政府在搞不團結,違背了《雅爾塔會議》的精神。

於是,在柏林又正式舉行了一次投降儀式。在此後的幾天裡,各戰場陸續有400萬德軍投降。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在一些戰俘營,德守軍直接向他們看守的盟軍俘虜投降。至此,歐洲戰場終於以盟軍的最後勝利而宣告結束。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出於對蘇聯的極度恐懼,絕望之中的市民更加相信美英等國是 “友好”的敵人,紛紛拖兒帶女的逃往西方。而無條件投降後的德國就像被肆意處置的羔羊,成為同盟國你爭我奪的焦點。

可以說,在這場反法西斯鬥爭中,蘇軍不僅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併為此付出了巨大犧牲。然而,居功自傲的斯大林也正是因為這些,在戰後不斷地索取西方的利益和推行自己的“世界觀”,同盟國之間不再是“鐵板”一塊。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幾乎是德軍投降的那一刻起,蘇美英三大國之間就如何管理柏林而爭執不斷。隨著蘇聯與西方之間的相互猜疑達到了極限,此時的柏林儼然成為東西方政治勢力角逐的中心,甚至在戰後一度出現一觸即發的戰爭狀態。

更是出於地緣政治等因素的考慮,雙方都不願意再次看到戰爭。隨著東西方之間的隔閡和分歧逐漸加深,最終演變成為一場持續近半個世紀之久的“冷戰”。而“冷戰”的標誌性產物“柏林牆”也在上世紀60年代將戰後的柏林一分為二。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同時,歐洲也分裂為兩大對立陣營。

經歷了近30年的分離,德國才推倒柏林牆,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它推倒之前沒有人會相信它會被推倒,當它倒下之後,卻沒人相信它居然能夠那麼長久的橫在那裡。

我不是戰爭狂,可我依然認為戰爭是人類最好的鎮靜劑,它能有效緩解多年累積的矛盾和分歧,並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和平與安寧的可貴。

德守軍為什麼向美蘇兩國分別投降?為什麼柏林女人怕蘇軍?

和平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