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上市後,康希諾會成為一股“清流”而彎道超車,還是會因缺乏銷售基因而水土不服?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今日上午9點,康希諾生物股份(下稱康希諾,股票代碼:6185.HK)將在港交所上市,這是港股迎來的第7家未盈利生物技術公司,也是首支疫苗股。康希諾計劃發售5724.8萬股,發行價21港元至22港元,預計募資12.6億港元。

據富途行情,康希諾生物-B(6185.HK)昨天夜裡暗盤收報29.4港元,上漲33.64%,成交1.13億港元,最新總市值64.15億港元。(注:暗盤交易是港股市場特有的一種操作,通常在新股還沒正式公開上市前一日,由某些大型券商在場外報價撮合的交易。)

之前在港股上市6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股價表現最強的信達生物5個月上漲108.87%,市值最高時達360億港元;歌禮制藥的股價8個月下跌53.79%。

2018年,中國的疫苗行業因造假、商業賄賂等問題而出現重大危機,長生生物(*ST長生,002680.SZ)爆出疫苗記錄造假、出售問題疫苗,董事長高俊芳等15名涉案人員於2018年7月被捕;公司被強制退市,於兩週前(2019年3月15日)暫停交易,出事之前市值239億人民幣,暫停交易時已跌至14.70億,下跌94%;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等多名官員也被問責,吳本人於上個月(2019年2月26日)涉嫌濫用職權罪、受賄罪被批捕。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國產疫苗因此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但疫苗行業仍然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康希諾的招股說明書,2017年中國疫苗市場總規模為253億人民幣,預計2030年將達到1065億,年複合增長率11.7%。

跟傳統的疫苗企業相比,康希諾有很大的不同,最直觀的就是創始人背景差異極大,過去疫苗行業的領導者,大多是銷售或財務出身,而康希諾5位核心成員都是研發出身的海歸科學家,其中一位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另兩位入選天津“千人計劃”。

上市後,康希諾會成為一股“清流”而彎道超車,還是會因缺乏銷售基因而水土不服?

疫苗研發對標全球巨頭

康希諾2009年成立於天津,根據創始人、CEO宇學峰在招股說明書中寫的信,公司成立的想法源於2008年的幾杯啤酒,“那是十年前一個盛夏的午後,在加拿大多倫多郊區一個寬敞的後院,我和一群疫苗領域的同事與好友們,……幾杯啤酒下肚(當然可能不只幾杯),……聊起中國與北美在疫苗產品工藝、質量方面的巨大差距……”,在安逸、收入豐厚的跨國藥企高管、科學家和回國重新開始做一個創業者之間,宇學峰和同道選擇了後者。

那時,45歲的宇學峰是賽諾菲巴斯德全球細菌疫苗開發總監,他約上同樣在跨國藥企工作的朱濤、邱東旭、毛慧華一起回國創業。2018年,在阿斯利康負責全球疫苗和抗體技術和產業化生產的高級副總裁巢守柏也加入了康希諾擔任COO,成為第五位核心高管,巢守柏和最早的創始人毛慧華是夫妻。

康希諾正在12個疾病領域(肺炎、結核病、腦膜炎、百白破等)研疫苗研發15種疫苗。可分為三個主要類別:以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為代表的全球創新疫苗,以百白破聯合疫苗DTcP疫苗為代表的中國首創疫苗,以肺炎多糖結合疫苗PCV13i為代表的與進口疫苗競爭的國產疫苗。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其中埃博拉疫苗的獲批讓此前默默無聞的公司第一次走到聚光燈下。

2014至2015年間,埃博拉疫情再次暴發後,康希諾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發重組埃博拉疫苗,當時康希諾有用於研發新型肺結核疫苗的平臺,技術路線和埃博拉疫苗幾乎完全一樣,技術成熟、原CFDA對此疫苗重視、特別審評程序、疫情背景下的緊迫感使得埃博拉疫苗的研製創造了空前的速度。

2017年10月20日,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了康希諾的重組埃博拉病毒疫苗新藥註冊申請,這是全球第三個,亞洲第一支進入人體臨床的埃博拉疫苗。跟全球同類產品相比,康希諾埃博拉疫苗的優勢在於可在2-8攝氏度環境下儲存,而其他包括默沙東、強生、GSK的產品需在零下16度甚至零下70度環境儲存。

埃博拉疫苗是康希諾目前為止唯一一款獲批的產品,但這並不是一個很有商業化前景的項目。

所以,截至目前,康希諾收入為零。康希諾現有兩款疫苗接近商業化,分別是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MCV)組合四價MCV(MCV4)和雙價MCV(MCV2),據招股說明書,中國並無獲批的MCV4產品,康希諾有望成為中國首家。而預計到2030年,中國腦膜炎球菌疫苗市場銷售收入達到約70億元人民幣。

另外,康希諾在研發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對標輝瑞的沛兒疫苗,這是全球銷量第一的疫苗,2018年銷售額為58億美金。

新藥研發週期長、投入高,就是一個燒錢的過程,康希諾創立10年,也就虧損了10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康希諾研發費用分別為5170萬元、6810萬元及1900萬元,其中2018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50%。

康希諾先後融資達10億元,其中2017年4月融資4.5億元,此時估值為27.27億元。

康希諾能成為後起之秀嗎?

國內疫苗市場可以簡單分為“一類”和“二類”,一類疫苗免費提供,利潤率也低,二類疫苗自費、自願選擇,利潤率高。康希諾主攻的是二類疫苗,在招股說明書中,稱為“私人疫苗”,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124億元增至2017年的217億元,佔疫苗市場總額的85.8%。預計2030年將達到1019億元,佔疫苗總市場的95.7%。

這個市場中,康希諾有著眾多的競爭對手,包括同樣在籌備到香港上市的成大生物(831550.OC)、沃森生物(300142.SZ),還有智飛生物(300122.SZ)等等,這些都是市值已上百億的公司,另外還有國際巨頭,全球疫苗市場中的4大天王——默沙東、葛蘭素史克、輝瑞,以及康希諾創始人宇學峰的老東家賽諾菲,這4家公司一共佔據全球疫苗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

跟國內同行相比,康希諾是一個異類,科學家創業,以研發為核心,而國內大多數的疫苗企業創始人或負責人都是銷售、財務出身。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君臨投研機構在一篇文章中把中國的疫苗產業描述為:典型的“兩條腿一大一小走路”的驅動模式,研發是小腿,銷售是大腿,因為前期研發成本高、後期生產成本低,只有賣的越多,才能快速回本,併產生數倍於營收增長的利潤。所以誰能把疫苗賣出去,白花花的現大洋掙回來,誰地位就高,這在疫苗企業中表現非常明顯。智飛生物的蔣仁生銷售出身,康泰生物的杜偉民銷售出身,長生生物高俊芳財務出身,副總兼老公的張友奎銷售出身,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更是昆明所曾經著名的“苗販子”。

查看長生生物2017年年報,銷售費用5.83億,而研發費用1.22億。

銷售能力強有利於培養研發能力,推出新的疫苗。大部分的產品研發週期都很長,康希諾的埃博拉疫苗三年獲批是特例,而康希諾公司成立10年也僅僅獲批一款疫苗。長時段的研發需要錢,這些錢可能來自融資,也可能來自其他產品的銷售。

比如2004年-2011年,民海生物投入6個億,開展了20個疫苗品種的研究開發,可預防19種疾病,其中已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9項,有三項已取得了專利證書,但沒有上市一個產品,沒有賺到一分錢,研發部負責人魏文進在接受採訪時說:“是靠老闆養著的”。這個老闆,是康泰生物的董事長,也正是曾任長生生物銷售經理的杜偉民。

但強銷售能力的公司也容易走入灰色地帶。

長生生物2017年銷售費用5.83億元,而銷售人員一共25人,人均年度銷售費用超過2300萬。在裁判文書網中可以找出很多涉及疫苗經銷商行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案件。比如河南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宋信兵,7年時間收受101萬,其中有來自長生生物經銷商的12萬,另外還有來自智飛生物、天元生物等公司經銷商的賄賂。

上個月被批捕的吳湞有一位老部下,曾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司生物製品處處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司生物製品處處長和藥品審評中心副主任的尹紅章,和妻兒共受賄356萬餘元,其中有來自成大生物的107萬元,也有來自康泰生物杜偉民的30萬。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後,疫苗行業也面臨重新洗牌。

這是康希諾的機會,但其能否成為後起之秀,只能讓時間來給出答案。

王吉陸|撰稿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要麼“飛刀走穴”,要麼多點執業,醫生與院長的“較量”還在繼續

研發出埃博拉疫苗、成立10年零收入,這家企業今天港股上市

參與開創醫保制度影響全國,林楓總結25年來的教訓與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