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脫險”之後,國奧前景令人擔憂

新京報:“脫險”之後,國奧前景令人擔憂

在U23亞洲盃預選賽第3輪小組賽中,前兩戰拿滿6分、手握13個淨勝球的國奧對陣馬來西亞隊,兩度落後又兩度扳平,最終僅憑藉淨勝球的優勢,以小組第一名的身份晉級2020年泰國U23亞洲盃正賽。《新京報》撰文表示,在虎口脫險之後,這支國奧的前景令人擔憂。

在申花後衛蔣聖龍在禁區內高高躍起,一頭將球砸進馬來西亞隊球門後,國奧老帥希丁克緊繃的臉一下子鬆弛了。這個價值千金的進球,讓希丁克成功完成了帶隊的最低目標,也讓這支1997年齡段的球員能夠繼續以“國奧隊”的建制存在。

賽後第一時間,希丁克如往常一樣鼓勵了弟子們。就在半年前,希丁克剛剛接手這支球隊,這些球員在他眼裡還是“不中用”的。半年集訓收穫了一定成果,但過程的艱辛讓希丁克一刻不敢放鬆。他在賽後發佈會上表示,目前球隊距離奧運會水平的差距,要比從北京到東京的距離遠得多。

老帥的發言十分中肯,國奧此次晉級U23亞洲盃正賽可以用“僥倖”來形容。在分組抽籤中,國奧遇到了實力最弱的種子隊馬來西亞。

3輪比賽,拿到小組第一的國奧積7分,而以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身份晉級的伊朗、沙特、敘利亞、澳大利亞的積分與國奧相同。可以想見,如果國奧與上述這些強隊同組,出線可能只是一場夢。

在蔣聖龍頭球“絕平”之前,張玉寧也曾利用頭球扳平比分。而此前對陣老撾和菲律賓時,頭球也成了國奧最得心應手的進攻手段。

一直以來,頭球都是中國各級國字號對陣東南亞球隊的必殺技,但此前數年,由於教練理念和球員類型的變化,中國隊似乎丟掉了這項傳統。本次預選賽前,希丁克曾明確球隊的目標就是出線,要利用身體、身高優勢衝擊對手防線。

據統計,在過去的3輪小組賽中,國奧打進的15球中有7個是頭球。蔣聖龍、楊立瑜、林良銘、張玉寧、單歡歡等5人都有頭球進賬。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務實的打法背後,國奧球員腳下技術粗糙、配合不默契的問題難以掩蓋。

4年前巴林亞青賽預選賽小組賽中,1997年齡段的U19國青曾與馬來西亞交手,當時國青6比0橫掃對手。然而在4年之後,不僅結果變成2比2平,對手在腳下技術和團隊配合方面也完全超越國奧。

與馬來西亞隊較量還有身體優勢,那麼到了亞洲盃正賽面對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強隊,中國國奧的優勢又在哪呢?

2比2戰平馬來西亞隊,驚險獲得一個出線名額,讓人產生心理落差不只是比賽結果。要知道,這支以進軍東京奧運會為目標的國奧隊,此前經歷長達6個月的封閉集訓,而對手馬來西亞隊只是在預選賽前20天才集結完畢。

為了完成“2020行動計劃”,相關部門對這支國奧採取了非常規的封閉集訓方式。從去年10月的歐洲集訓、11月的萬州四國賽、12月的曼谷集訓,到今年年初的海南集訓、迪拜集訓,再到春節後的曼谷拉練和這次的U23亞洲盃預選賽,這支國奧隊在一起度過了半年。

半年間,國奧總共參加了17場熱身賽,但高質量的比賽不多。希丁克一直強調,球隊的備戰時間有限,熱身賽要踢出價值。據瞭解,在荷蘭拉練期間,希丁克利用個人關係為球隊聯繫了兩場熱身賽,對手是荷甲強隊烏得勒支和維特斯。

當然,長期集訓也並非全無可取之處。從3月22日首戰老撾到前晚打完馬來西亞,國奧在5天的時間裡打了3場比賽,這樣密集的賽程在俱樂部雙線作戰中也不常見。儘管如此,國奧球員幾乎沒有出現抽筋的情況,此前的長期集訓為球員儲備體能提供了可能。

晉級U23亞洲盃正賽之後,國奧隊員將暫時回到俱樂部,準備接下來的聯賽。而此時,主帥希丁克開始為隊中的大部分隊員無法持續參加高水平比賽而擔憂。

“這批球員要是能在未來幾個月保持狀態和心理準備,我們能夠在泰國踢出好的比賽,這也是我們希望爭取到的最好情況。但我擔心國奧這批球員的競技狀態下滑,因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他們可能處於無球可踢的狀態。”希丁克說。

這是本次亞預賽期間,希丁克第二次提到自己的擔憂。在首戰對陣老撾之前的發佈會上,希丁克就曾表示,球員在聯賽中的登場時間太少,“有些球員只能踢預備隊,打替補,這種情況下球員很難取得進步,他們需要每週都得到登場機會,這是目前球隊最擔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希丁克看來,集訓中的熱身賽,強度、對抗、心態與正式比賽沒有可比性,即便是水平不高的中超聯賽,也要比熱身賽更具鍛鍊價值,因為它事關輸贏。但國奧球員無球可踢的狀況,恐怕在短時間內還無法解決。

從預備上任國奧主帥開始,希丁克就向中國足協提出,希望國奧能有更多比賽機會。前晚晉級後,希丁克表示會繼續為球員爭取比賽機會,“我回去要和各傢俱樂部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雖然這個事情很棘手,但是在很多地方和聯賽,他們的年輕球員也能夠踢上球,無論是20歲還是1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