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降準,釋放資金1.5萬億,房價會再次“起飛”嗎?

央媽降準,釋放資金1.5萬億,房價會再次“起飛”嗎?

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此次降準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

每次央行大放水之後,受益的往往是房地產行業,這已經成為中國宏觀經濟近些年發展的罩門。

就像著名房地產大咖馮侖所說,宏觀經濟好的時候,房地產往往被“雪藏”,“飽受調控之苦”;而經濟不好的時候,往往被拿出來作為提振經濟的手段。

那麼這次央行降準,是不是和之前的4萬億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呢?會催生樓市的“結構性牛市”嗎?會讓房價會再次起飛嗎

降準往往惠及房地產行業

我們首先看到,此次降準的背景,貿易戰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中國12月PMI跌破榮枯線,為29個月來首次,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是,防止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在所難免!

於是,央行在這樣的背景下,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

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應該說,這個力度還是蠻大的。

每次降準,第一時間會給股市帶來直接的影響,比如,今天上證指數收盤為2533.09,上漲幅度為0.72%。

從長期趨勢來看,股市能不能就此由熊轉牛,還有待觀察。

另外,每次降準,基本都要提到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但最終幾乎都難以惠及中小企業。

那麼誰收益?答案顯而易見,受益的基本都是房地產

降準肯定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

降準對購房者來說也是利好

2018年的相關數據顯示:截止11月,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增加4.6421萬億,短期貸款2.2576萬億。

對購房者來說,按揭購房的話,能夠相對獲得低的信貸價格。

其實,從2018年10月來看,市場的信貸利率其實已經見底逐漸降低。

而且,部分城市的首套房貸利率有所降低。

此次再降準,對於購房者來說,優惠利率會越來越多,首套房貸利率有望逐漸迴歸到基準周圍。

同時,部分銀行也會出現針對首套房認定標準的調整,這點無疑會給購房者帶來利好

房價會不會再次起飛呢?

數據來看,2018年全國房地產調控達到了近500次,這是史無前例的。

試想,如果沒有調控施壓,房價是不是早就一飛沖天呢?

順著調控這個線索,我們看20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向依然是從嚴為主。

但是,也有可能部分城市會有政策微調。

甚至,這種一城一側,微調寬鬆將密集出現。

那麼,調控鬆綁會不會帶來房價的新一輪上漲呢?

筆者認為,房價是貨幣現象,上漲的邏輯只有貨幣超發。

從2007年到2018年,中國M2增速為15%,同期房價的也翻了幾倍。

但是長期來看,M2增速會降低,步入低通脹、低利率的節奏,同時,房地產的供給渠道拓寬,房價的暴漲將不太可能,同時,暴跌也不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