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就不會死!宋代的這個做法直接導致其滅亡


恩蔭是封建帝王對貴族官僚的一種特別恩賜,就是讓官僚的子孫親屬受恩蔭而當官。

到了宋代,恩蔭比前代更加氾濫,官僚受恩蔭的權利大且機會多。

臺省官六品以上,其他的官五品以上,每三年南郊大禮時,都有一次"任子"的機會,每次品級最低的蔭子或孫一人;

品級最高的可蔭六人,不論是子弟、親戚、門客,就連保健醫生也可以順利當官。

大臣致致仕時有“致仕恩澤”,可蔭若干人;死後有“遺表恩澤”,可蔭若干人。

宋代恩蔭沒有嚴格規定,既可以移蔭他人,又可以賣給別人。

由恩蔭得官的人數在官吏中佔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比科舉考試入仕更快、更易。

這樣一來,恩蔭大門一開,導致官僚機構臃腫、官吏大增。

官場的風氣越來越敗壞。

人民負擔越來越重,苦不堪言,紛紛揭杆而起。

從而加速了宋代亡國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