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2012年,“世界上最讓人敬畏的銀行家”,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在致股東信中用很大的篇幅強調著一個信號:硅谷來了。

花旗銀行前CEO Vikram Pandit曾說,2023年之前,金融行業30%的工作崗位將被科技取代。

被科技席捲了的金融業正在發生鉅變,今天就和硅兔君一起來看Fintech勢如破竹般的發展。

不滿華爾街:

炒股必備Robinhood

早在支付寶上的財富欄目出現之前的2013年,美國有一家名叫“羅賓漢”(Robinhood)的公司成立,截至2018年5月已經完成3.36億美元的D輪融資,成為當年硅谷的“當紅炸子雞”。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Robinhood是美國文化中一位劫富濟貧的民間英雄,以這位俠盜名字命名的公司聽起來就很不簡單。

2011年,美國群眾不滿1%的華爾街資本家們的貪婪與腐敗,抗議只有1%的富人佔有99%的美國人財富,發起“Occupy Wall Street”佔領華爾街抗議運動。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Robinhood的創始人深受影響,他們發現華爾街金融公司的股票交易成本其實很低,卻要求用戶為每筆股票交易支付7~10美元的佣金,再加上開戶最低資金限額,

金融投資門檻十分高,將大部分中產以下的美國人拒之門外。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為了讓更多的美國人能參與金融投資,兩位創始人做出了一款零手續費的股票交易App,正式上線時有100多萬用戶提交註冊申請。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信用報告全部免費:

Credit Karma的海量消費數據庫

美國早在2006年就已經將互聯網提供免費服務的思想貫徹到消費金融行業,Credit Karma的成立相當於利用互聯網技術,強行從其他傳統付費徵信機構的盤子裡切下來了一大塊蛋糕。

在美國,三大徵信機構只在監管要求下每年為消費者提供一份信用報告,其他時間要最新報告是需要付費的,價格從十幾到幾十美元不等,然而它的成本或許只需要一美元甚至更少。

針對這種不公平,Credit Karma從徵信機構用批發價購得信用記錄,免費提供給用戶。截至2017年,它的用戶量已經積累了七千萬用戶。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隨後Credit Karma又推出了免費報稅服務,而從前這項業務納稅人需要花費幾十到上百美元購買報稅軟件。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這項新服務一推出不僅讓Credit Karma用極低的成本獲得了數千萬高粘度用戶,還帶來了海量的用戶信用記錄,財務數據和行為信息,瞬間成為估值達到了近四十億美元體量最龐大的導流平臺。

因為詳細地掌握了用戶的信用背景和消費習慣,Credit Karma可以針對性地進行信用卡等金融產品的推薦行為,並且用戶轉化率遠遠高於其他渠道。

網絡支付一鍵設定:

Stripe為中小企業謀福利

其實在美國也有類似支付寶的軟件,不同的是它沒有那麼大的體量。

Stripe的目標是一些中小型的創業公司,幫助這些公司降低開發成本,免除它們陷入錯綜複雜的銀行交易體系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作為一個處理網絡支付的工具,無論是移動應用還是網站,只需要在產品後臺裡複製粘貼一小段Stripe提供的代碼和API,就能擁有支付功能,從而讓用戶輸入信用卡,完成支付交易。

相較於其他競爭產品,Stripe的優勢在於要價低,創業公司只需要付出每單2.9%的交易金額加上0.3美元的統一手續費;涉及到不同的平臺、不同的支付方案時,Stripe的操作都更為簡單,不需要開發者進行復雜的選擇和調配;減少了不同貨幣、不同支付方式之間的交易阻礙。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以上三個例子,只是發展迅猛的Fintech的小小縮影。近些年,尤其是隨著區塊鏈、比特幣等其他加密貨幣群體逐漸進入大眾視野,Fintech應用變得越來越廣為人知。

Fintech:

用技術實現財務民主化

總結得來說,Fintech就是使用軟件和技術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包括金融諮詢和財產管理、在線貸款、在線銀行、移動支付、在線匯款等。

Fintech專注於顛覆性創新,重新定義金融服務,重構金融格局,推動傳統模式更新迭代。在某種程度上,Fintech使財務民主化,使個人和商業用戶更容易獲利,降低財務決策的成本。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Fintech主要涉及的方面以及發展趨勢有:

1、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應用

大數據進入金融行業已經只是時間問題,預計到2019年底,機器人自動化軟件將在75%的金融服務機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這些軟件通過自動化重複和人類完全相同的人工過程,從而消除內在的人為較低的效率。不僅節省了人力,AI完成任務的效率也將大大地提高。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結合人工智能技術,AI對於金融模型的預測準確率也將大大地提高。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發展潛力將會被進一步發掘出來。

2、移動支付和新銀行

截至2017年,全球的移動銀行和支付行業已經發展到相當大的規模,平均每天需要處理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預測在未來兩年,全球移動支付量將增長60%,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移動支付增長率將超過75%。

同時,移動貨幣市場對於金融的包容性也將飛速增長,具體體現在比特幣的普及以及其他加密貨幣在市場上的流通。

3、Fintech公司成為新常態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在高新技術的強力衝擊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過不了多久,Fintech公司將從顛覆者的形象轉變為金融服務行業的助力者,廣泛應用於監管技術(Regtech)、保險技術(Insurtech)和智能合約等。

儘管Fintech公司仍然會“破壞”金融行業,但並不會像之前想象中那樣徹底地改變它。在美國,監管機構已經察覺到Fintech轉型的大趨勢,加強了貨幣監察,併發布了最新的Fintech憲章。

高需求高薪:

對人才如飢似渴

在過去十年中,Fintech模糊了技術和金融之間的界限,並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僅2016年該行業就獲得了174億美元的投資。而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幾乎翻了一番,達到310億美元。

一個新行業的興起標誌著對相應人才的需求量也增大了,Fintech專業人員的薪資也水漲船高。

隨著Fintech勢頭逐年增長,對具有特定Fintech技能的專業人士的需求巨大,

要成為Fintech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至少以下四項技能:

Skill 1:熟悉數字化資產交易


主要工作的範圍是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行業,如加密貨幣、商業支付、現金貸款等。需要有相應的區塊鏈開發經驗,對於C/C++,Java等編程語言有著全面的瞭解。

在美國,此類從業人員的薪資可達13萬美元/年,經驗豐富的顧問或軟件工程師甚至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達到25萬美元的薪水。

Skill 2:編程技巧


在Fintech就業市場,Java,JavaScript,C++,C#,Python和SQL的編程技能需求量很大。能夠開發移動應用程序、網站和全棧平臺的高技能軟件工程師,對於創新的Fintech行業至關重要。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此外還需要合格的程序開發和維護人員來開發和維護新產品和新產品的API。

Skill 3: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


在金融服務公司,特別是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公司尤其需要精通人工智能的高級人才。需要他們能熟練運用數據科學工具包、數據可視化工具、數據庫語言以及應用統計技能等。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隨著技術重新定義金融服務,Fintech產生的大量有用的數據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分析和解釋,以此來創造其最大的價值。

Skill 4:網絡安全專業知識


Fintech初創公司特別容易受到信息安全的惡意威脅,此類攻擊同時也會對貨幣產生影響,損害公司聲譽、使業務關係變得緊張、甚至產生嚴重的法律後果。

然而網絡犯罪分子越來越聰明,金融平臺上的網絡攻擊也越來越複雜,對於專業網絡安全人員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

三分之一金融精英要失業? 都怪它!

根據數據統計,92%的獵頭認為需要更多的金融科技人才,“職場人士將在金融科技領域看到更多就業機會”,並且大數據、人工智能、風險管理將會成為一大熱門職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