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侷限的不快樂,總是因為少了自己的生命體認感

- 生命亦大亦小 -

被侷限的不快樂,總是因為少了自己的生命體認感


被侷限的不快樂,總是因為少了自己的生命體認感


生命,關於生命本身,也關於每個人自己。


好的生活狀態,一定是呈示生命色彩的生活狀態,擁有生命活力的生活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受到某種備受限制的不快樂,這往往是因為少了生命的體認感。因此而無法感受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活力,自然也沒有自己的自我體認感。於是,在生活之中,容易感受到一種無形的限制,難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


我們自己的生命,本身這個最大的榮幸,就是我們在漠視的。我們,總不會常記得:我有珍貴的生命。因為是本來的存在,因為它是抽象的,因為它與日常生活的利益之處沒有直接顯眼的表面瓜葛,所以,當它被提及,它並不能像提到漲工資那樣令人興奮。


生命令人值得念及,在於因為有生命的存在,我們才能夠是自己,才能夠有自己的一切。這是大家都明白的。我們因此而能夠看到大世界,有自己的小日子,感受著自己的生活,有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有愛和感情······


念及生命,並不止於在意義上認同意義,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感恩於自己的生命,而珍惜自己。不得不說,我們並不見得會珍惜自己。對於時間的揮霍,對健康的漠視,對於個人成長的無意識,都是對自己的不珍惜。


感恩於生命,是為珍惜自己。如果我們珍惜自己,就不會茫然地浪費時間投入網絡社交,熬夜通宵尋求娛樂,輕視飲食作息和運動,也不至於焦慮紛然而至。珍惜自己,會去珍惜自己的時間,用於投資自己,會去維護自己的健康,用心讓自己成長。


是啊,你都明白,或者你想要解釋做不到。可只有珍惜自己,為此去行動之後,才會體悟到,珍惜自己的時間,維護自己的身體狀態,去為自己的成長做很多事,你才會發現,很多令你侷限不快樂的焦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


如果珍惜自己的時間,很多事情就會提前安排好,不至於在緊要關頭侷促不安,甚至波及到重要的事,維護好身體狀態,做任何事情都能夠擁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重要的是還能夠有效地輔助於維護心理狀態。


哪怕是敏感的人,身體好,焦慮也會跟著少一些。好比你外出遊玩,如果體力不支,難免會壞興致,那麼情緒問題就很容易出現。而敏感的人,更容易因此牽一髮動全身。所以你會發現,這些都有其內在的聯繫。


一個沒有體認生命存在感的人,常常也會表現得麻木。因為外在環境所涉,過於被動地接受外在的膨脹信息,以及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影響,人的心就很容易鈍化。


心鈍化的人,因為對生活無感,便難以在生活當中感受到世界本來的美好,因而會難以受到滋養,這樣一來,一個人本然的生命活力就會被壓抑,精神狀態也會很低沉,那麼,無論是工作生活,都會因此受到限制。快樂更是無可言說。


只有心繫於感念生命,你才會因為感受和體會,在生命的體認感中,感受到生命能量的流動。你會因為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到心情無比的愉悅,你會因為一個可愛小朋友的笑臉,有一種被感染的惻隱之心,你會對一口美味的食物,有一種幸福的享受感。


你會體認到,眼前所是,就是你的生活。哪怕你會因為工作學習的壓力,表現得焦慮不安,面臨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而苦悶,只要你依然會念及自己,念及生命感,你就會感受到自己本來的能量,而不是被外在侷限住。


如果被限制,在有限的生活場之中,在有限的時光之中,我們本來擁有的東西,就不會被自己看見或者感受到,自然也無法和它們建立連接,擁有更豐富的生命體驗。被限制的人,只能看到限制,受囿於此,難以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們會去追求技能,追求能力,但是我們卻很少顧及自己的身心。技能能力當然需要,但是它是屬於外在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內在能量很低,沒有關於自我的生命體認感,如此,外在的技能能力,並不會讓我們感到幸福。


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很多的例子,當學生的,儘管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是依然感到自卑;在職場上一路晉升,擁有別人羨慕的工作和地位,卻依然迷茫;自主創業的人,用自己的能力打拼,買房買車,別人感到特別羨慕,自己卻並不開心······


其實,他們都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體認感,沒有自我認同感,他們是沒有內在的自我歸屬的。儘管他們都有令人羨慕的社會身份,可這些,都不足以是他們自己,這些都是外在身份,並不能因此體認到這就是他們自己。


關於生命的意義,一個重要的要素,是幸福感。外化的東西會讓我們有即時性的滿足,但是並不會聯結到自我的內心。幸福感,是內在性質的東西,外在物質會滿足我們的生活,但並不能因此體認到是自己。


成績好,但是好成績並不能讓小女孩體認到這就是她自己,好成績,並沒有讓她有自己的生命體認感,工作好,但是好工作並不能讓經理人體認到這就是他自己,好事業,也沒能讓那個女生體認到自己·····她們無法體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感。


生命本身,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提及生命總會顯得抽象,可如若活著卻不能以生命體認感,活出自己,擁有自己的生命活力,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是備受限制和約束,而感到不快樂。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