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的爱情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

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

书里的爱情故事


三毛与荷西


那个年代才女很多,可用整个人生去讲述故事的只有张爱玲和三毛。不同于张爱玲的情爱,三毛将自由与流浪诠释的淋漓尽致。

三毛原名陈懋平,因为觉得难写自己改为陈平,看过《三毛流浪记》后用“三毛”作为自己的笔名,可很多人觉得,她的名字应该叫“流浪”。

在三毛的作品里,能感受到很多色彩,灰暗压抑的少女时期,撞烈多舛的中青年时期,读她的书往往会随着她的喜悦而喜悦、悲伤而悲伤。

苦闷的少年时期,是父母的关爱解救了三毛,拜师学画、出国留学也成为了她人生中一次次转折。遇到荷西后,三毛不再孤独自闭、不再痛苦不堪,她的作品开始有了生命。

6年的等待让荷西抱得美人归,也成就了三毛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三毛与荷西偷看当地人洗澡,为了采摘想要的花躲在角落里疯狂拥吻,看到生病没有药可吃的人、看到无奈下出嫁的小孩,所有的所有因为两个人的感情都变得生动多彩、摇曳多姿。

那些游记中的很多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情感真实、生活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却也不缺失趣味。然而这一切因为荷西的离世戛然而止。

在父母的劝解下三毛回到国内,任教、演讲、写作,先后拜访《三毛流浪记》作者张乐平和作曲家王洛宾,有过最美好的时光,后续的所有失望与希望都变得平淡无奇。

三毛的一生像她的书,痛苦中的敏感塑造了她,与荷西的爱情成就了她,就像是撒哈拉中浪漫温柔的夜,失去后剩下的都只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再也没有了走遍万水千山和一颗洒脱流浪的心。


书里的爱情故事


赫敏与罗恩


就算你没有看过小说《哈利波特》,也应该会看过电影《哈利波特》,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影响力,而关于铁三角的友情与爱情一直是哈迷争论不休的话题。

前段时间罗琳承认有些后悔让赫敏与罗恩在一起,而不是哈利。好吧,这是很多年很多年哈迷们心中的结。可随着年龄成长,渐渐明白那个写哈利波特时才30岁左右的罗琳的良苦用心。

作为铁三角,哈利、罗恩、赫敏的友情一直是整个系列的主线,随着长大就要面对感情问题,贾宝玉尚且和林妹妹青梅竹马,更何况是成熟较早的欧美国家,所以在哈1风靡全球后,第2部开始,罗琳已经开始在织一个很大的网。

哈利能提起的感情线有三段:秋·张、金妮(假哈粉别提卢娜,她不是!)。秋·张作为哈利的初恋出场,因为名花有主而黯然失色,随着迪戈里不幸去世哈利终于能够赢得美人归,可是主角却日渐对秋·张失去了兴趣,乃至最后秋·张被胁迫出卖同学,哈利都是一副冷漠脸。

至于金妮,自始至终对哈利都是崇拜,都是慌乱,都是不知所措,这也跟她本身是韦斯莱家族里最小、最受宠的孩子有关,所有人都给了她足够的自由和爱去疯狂、去追逐,当然也包括赫敏的助攻,赫敏成功帮助金妮“套路”上了哈利(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金妮的其中之一个原因吧)。

赫敏的感情线有一段克鲁姆,在四强争霸赛里一段开场舞让赫敏赢得了所有人的目光,也成功为自己的形象做了转型。罗恩的感情线拉文德,罗恩一直处于被动,主要是想激怒赫敏,后想尽办法与拉文德分手。

在故事情节上,罗琳对于情感的刻画可以说是极其的简洁,也许因为电影和小说的角色不同,带动的更多人心中对哈利和赫敏都更为期待。

但重读一遍不难发现很多小的细节,从第一部开始罗恩的眼里都是赫敏,对哈利说赫敏;赫敏遇险带着哈利一起去解救;翻看赫敏的时间表;观察与她有关的每个小事情;赫敏被侮辱泥巴种也是罗恩挺身而出;

当哈利在自卑中累积自信,在万众瞩目中让自己保持平静,在责任面前一点点强大的时候。生活在健全家庭中的罗恩与赫敏已经在一点一滴中尽显爱意。


书里的爱情故事


桐原亮司与唐泽雪穗


这两个人物出自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真正让东野圭吾成名的作品是《放学后》,作者相继又出过其他推理小说,包括被中国翻拍过的《嫌疑人X的献身》和《解忧杂货铺》。但浏览过后,每每想起,还都是《白夜行》的影子。

《白夜行》很难被定义,说它悲情因为它的基线一直就很压抑,可即便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意义,没有了太阳,女主人公还是一直在努力着生活下去;说它是一个推理破案的小说,男人主人公却承担了一切换了雪穗的自由生活;说它是爱情小说?那么残酷的现实、那么血腥的来往,还有那么多错过的感情,说爱情就显得有些俗了。

年幼的雪穗被妈妈出卖肉体给桐原亮司的父亲,桐原亮司不堪妈妈出轨却撞到强奸幼童的父亲,好巧不巧这个女孩偏偏是他喜欢的女同学。两个年纪加起来连少年都不算的孩子,承受了太多本不应该承受的事情。

桐原亮司失去了父亲,雪穗失去了母亲,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开始在漫长的人生中在黑暗中相依相靠、披荆斩棘。

桐原亮司像是一个影子,默默守护着雪穗,为她付出一切。因为对雪穗不满,亮司解决了藤村都子;因为喜欢的男生不喜欢雪穗,亮司伤害了江利子;还有雪穗的丈夫高宫城、护士典子、侦探金枝、养母唐泽礼子、继女美佳。

故事的最后,桐原亮司牺牲生命为雪穗脱罪,而雪穗头也没回。笹垣润三形容她们是枪虾和虾虎鱼,相互依靠、互利共生。但只有懂的人才明白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的灵魂从小经历的那些事情开始就缠绕在一起了,渐渐习惯如何夺取、如何伪装、步步为营、直到渐渐陷入泥沼无法自拔。

他们有爱吗?肯定是有的。只是从小经历的事情让他们看透世事,只能紧紧相拥把对方当做唯一的阳光。雪穗曾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书里的爱情故事


宝哥哥与林妹妹


很多人知道《红楼梦》却不一定能读懂,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多么难以理解,而是在不同年龄段从书里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

憧憬爱情的时候,看到的是打情骂俏、浓情蜜意、拈酸吃醋;经历生活后,看到的是人情世故、拜高踩低、人走茶凉。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利特,其实单就一本书的深度来讲,一个人的眼中也许也会有很多个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有句老话讲: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大致意思是年轻人过早读红楼梦,一是理解的会比较浅显,二是容易被内容中的娇奢淫乱影响价值观;至于老不读三国就很容易理解了,久居家中的老人本就爱多想,看过三国会劳心劳神、左思右想,对身体、家庭都不利。

其实也不尽然,现在的孩子汲取信息很多,看到的人情世故也很多,有时候长辈们用一辈子领悟的道理,也许孩子们已经在反复看过身边人和事情后了然于心。早些读读名著,也能早些让孩子了解他们即将面对的世界。

说回宝玉与黛玉。《红楼梦》里贾宝玉见林黛玉第一句话:这个妹妹我好像见过。言犹在耳,放在今天就是一场男欢女爱的套路,可那个年代、那样情窦初开的年纪,就是一场注定的缘分。

很多时候看不惯贾宝玉的风流成性,不同的妹妹都很喜欢,总能发现她们身上独一无二的地方;可又喜欢透了贾宝玉的万花丛中独爱一朵的性情,纵使林黛玉常常不高兴、常常吃醋、常常生病,贾宝玉也未曾真的生气、未曾不惦记、未曾一刻放得下。

以前觉得宝钗的出现破坏了两个人的姻缘,后想想这样一个家庭好、性格好、年纪相当的女孩,什么样的夫婿求不得?归根结底造成两个人有缘无分的还是社会、是家庭、是利益、是命运的纠缠错结。

重温一下宝黛的前世缘,黛玉前世是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宝玉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因为宝玉天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它延长了岁月。时间久了,绛珠草修炼成一个女子,终日游弋于离恨天之外,饥饿时以蜜青果裹腹,口渴时饮灌愁海水为汤。后来,因为神瑛侍者动了凡心,想到人间去“造历幻缘”,绛珠(草)仙子便对警幻仙子说,“他既然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