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路,人間有味是清歡

城市是遊離的,漂泊於城市的靈魂因為喪失了純真、敏感和清明而變得麻木、浮躁。幸好這裡有他,以細膩的生活態度,以溫情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帶著一點古典的心情,一分溫柔的心情,一些經過汙染還能沉靜的智慧遊歷於浮華的世俗,在城市熱鬧的中心,以一種最赤誠的心,過著最純粹的生活。


漫漫長路,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們到館子裡,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是杳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為中國菜最大的特色,有時害怕了那樣的油膩,特別囑咐廚子白煮一個菜,菜端出來時讓人嚇一跳,因為菜上擠的沙拉比菜還多。

我們有時沒有什麼事,心情上只適合和朋友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總是嘈雜的,而且難以找到一邊飲茶一邊觀景的處所。

俗世裡沒有清歡了,那麼到山裡去吧!到海邊去吧!但是,山邊和海湄也不純淨了,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

有幾個地方我以前常去的,像陽明山和白雲山莊,叫壺蘭花茶,俯望著臺北盆地裡堆疊著的高樓與人慾,自己飲著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歡。在北投和陽明山間的山路邊有一個小湖,湖畔有小販賣功夫茶,小小的茶几、藤製的躺椅,獨自開車去,走過石板的小路,叫一壺茶,在躺椅上靜靜地靠著,有時湖中的荷花開了,真是驚豔一山的沉默。有一次和朋友去,兩人在躺椅上靜靜喝茶,一下午竟說不到幾句話,那時我想,這大概是“人間有味是清歡”了。

生在這個年代,為何“清歡”如此難覓。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鼻要清歡,找不到乾淨空氣;舌要清歡,找不到蓼茸蒿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淨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在這個我們擁有越多的物質世界,我們的清淡的歡愉就日漸失去了。

當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的滋味,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就越來越無味了。

——《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