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說鬥雞的飼養

(一)、小鬥雞的餵養

要說誰最愛鬥雞,當然是鬥雞的媽媽了。

大家養育鬥雞有很多方法法,都愛鬥雞,但一些稀奇古怪的養育方法,不但不符合鬥雞的自然成長規律,也不科學的。

看看母鬥雞怎麼愛小鬥雞的,供大家養鬥雞時參考:

一、小鬥雞出殼,即使小鬥雞出齊了,母鬥雞並不急於帶小鬥雞走動,而是小鬥雞能自己出來跑了,才帶著小鬥雞找食的。這說明,要注意保溫,等小鬥雞會跑了再餵食喂水也不晚的。

二、母鬥雞教小鬥雞吃食,是叨起食放下,再叨起放下。說明小鬥雞喜歡叨跳動和滾動的食物。喂水也一樣的,讓水動動,小鬥雞看的清。我是在水裡浮上點點青菜屑,讓小鬥雞認水的。

三、母鬥雞教小鬥雞吃食飲水,並不是每隻都教的,小鬥雞教小鬥雞,比母鬥雞教小鬥雞學的更快的。這就如幼兒園的小孩,他們之間的學習效果更好的。

四、母鬥雞帶雛鬥雞,自己不吃也得給小鬥雞吃,讓小鬥雞吃飽吃好,時刻關懷,一直到不再帶鬥雞。雛鬥雞時期,鬥雞齡兩個月之內,應該喂好,餵飽,注意保暖,每天幾條黃粉蟲,非常有利於雛鬥雞健康的。

五、母鬥雞帶小鬥雞兩個月左右,就突然翻臉,不再帶小鬥雞,叨小鬥雞,讓小鬥雞獨立生活了。這是雛鬥雞轉向中雛(幼鬥雞、育成鬥雞)階段,這段時間要增加鬥雞的活動量,增加日照、散養為好並節食,讓鬥雞保持三分飢,不可讓小鬥雞過上養尊處優的日子,以保證鬥雞的骨骼生長和起性較晚。讓鬥雞吃糠咽菜,多喂礦物質,切不可高蛋白好吃好喝。這個時段是鬥雞齡3、4、5個月。也就是咱們說的拔節期。小鬥雞忌肥壯。

六、到了六個月,小鬥雞拔節結束了,小鬥雞進入青年期,漂亮了,要起性了,這時的小鬥雞慢慢地強壯了,有能力搶食了,要開始追母鬥雞了。鬥雞進入了青年期,這時應該分籠了,適當的增加蛋白質、飼料,讓鬥雞儘快的補長肉,長壯實,一直到小鬥雞八個月,換毛基本結束。

七、小鬥雞到了八個月後,一隻可愛的雛鬥雞已經變成偉岸的成年鬥雞了。儘管還沒有發育完全,八個月到十個月,此時應該注意控食,注意食物搭配,保持鬥雞健壯而不是肥壯。適時可以破嘴看看小鬥雞的打鬥技術了。

八、十個月以後的就是成年鬥雞了,可以出場了,鬥雞的健康狀況和肥瘦合適,是出場的兩項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其餘的都是錦上添花或畫蛇添足了。保持鬥雞的健康和維持鬥雞的體重,就成為一項長期訓養出場的基礎工作了,要點是定時定量的餵養和鍛鍊。

(二)、成年鬥雞喂什麼

鬥雞養自然,鬥雞打自然,鬥雞訓自然,喂鬥雞更要講究自然。

一、稀有藥材等,不要說鬥雞了,人吃了都沒有用的,鬥雞吃了有什麼用?但總感覺沒有喂就少點什麼,餵了就不遺憾的。

二、鬥雞就是以穀類為主,其它為輔的雜食家禽。鬥雞不能當老虎等肉食動物去養的,這樣脂肪蛋白質過多,會加重鬥雞的消化吸收的負擔,最後能養成廢鬥雞。

三、鬥雞補什麼,首先確定鬥雞缺什麼,鬥雞缺乏任何營養物質都會有相應的病狀顯現的,一隻鬥雞健壯,還需要補什麼呢?無論你補什麼,如鬥雞不缺這個營養就會成為鬥雞消化的負擔。

正常養鬥雞,就是穀類,配一點豆類,蔬菜;如果還是感覺不踏實,加一點飼料,如果還是感覺不踏實,日常喂一點點花生、瘦肉、鬥雞蛋。記著,是日常喂、喂一點點,安慰一下自己。

鬥雞友的很多寶貝鬥雞,不是營養不足,而是營養過剩,造成拉白稀;不是餓了,是吃多了消化不良。

一些鬥雞友餵了鬥雞蛋牛肉和稀有貴重藥材,鬥雞確實能打了,我認為是餵了這些東西,說明鬥雞友對鬥雞下得功夫到了,不一定是吃的這些東西有多大作用的。

簡單說說鬥雞的飼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