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報告查詢不當,會影響貸款申請?

徵信報告查詢不當,會影響貸款申請?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

最近關於各地房貸利率下調、交易稅費下調的報道越來越多了,辦公室的小夥伴也在密切關注當中,有的同事週末還特地去跑盤瞭解。剛需族的心,被這些利好消息暗暗的撩撥著。

今天就說幾點和購房、徵信有關的小知識~


PART01

關於房貸利率下調


如果你是計劃購房者,各地銀行下調放貸利率是一大利好,能省下不少房貸利息。

如果你是已經購房且還貸者,這波房貸利率下調和你的關係不大,貸款利率依然是按貸款合同上約定的執行。

大多數房貸合同,關於貸款利率的約定條款是這樣的——“貸款利率按照央行公佈的同期基準利率上浮或下浮**”。(**就是銀行和你簽約確認的浮動比例)

目前央行公佈的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為4.9%,已經執行多年,銀行的房貸利率基本是在4.9%的基礎上浮動,比如上浮或下浮**%。這次很多銀行調整的就是浮動比例,只和調整時段的當期購房者有關。


PART02

關於交易稅費下調


根據瞭解,目前多地下調的主要是增值稅附加稅和印花稅,上海的增值稅附加稅稅率從11%降到6%,北京、深圳、廣州則從12%降到6%,基本都是減半下調,針對的是“小規模納稅人”。

在房產交易中,可能涉及到的稅目包括:契稅、印花稅、增值稅、增值稅附加稅(包含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所得稅等。如果房產證已滿2年,則可免徵增值稅和增值稅附加稅。

這次多地下調的增值稅附加稅和印花稅都是小額稅種,對購房者而言,更關心的還是大額稅種,比如增值稅、契稅和個稅。所以這次減稅其實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不大,但部分購房者還是能節省一些購房成本。而且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的進一步推動落實,說不定以後咱們還能享受到更多國家發的政策福利,可以期待下~~


PART03

徵信報告查詢頻繁,可能影響貸款


週一和大家聊到徵信報告的事,昨天有讀者問我,頻繁查詢徵信報告會不會有影響。

通常來說,個人每年會有2次免費查詢徵信報告的權利,為的是方便自己及時瞭解信用情況。但徵信報告的查詢也是會留下記錄的,頻繁查詢徵信報告,對放貸機構來說,對你的印象分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什麼樣的人會頻繁查詢徵信報告呢?

比如老想著借錢的人,要反覆查詢信用報告確認申貸資格;還有在各種平臺借款太多,擔心還款逾期上了徵信所以頻繁查詢......

頻繁查詢徵信報告,卻沒有獲得新的貸款或信用卡,那麼放貸機構可能會對申貸者的還款能力產生質疑。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頻繁查詢自己的徵信報告,不要隨意授權第三方查詢你的徵信報告,也不要短時間內頻繁申請信用卡。

另外,小丫從一些新聞報道中瞭解到,有些貸款產品網頁上會有“查看額度”的入口,有些人因好奇點開產品查看額度,居然也被記入了徵信報告。除了本人和經本人授權的機構(法院、政府依法查詢無須授權,也不會留下查詢記錄),其他第三方是無權查詢你的徵信報告的,大家日常在打開一些互聯網借貸產品時,也要特別注意條款說明,是否授權了對方查詢徵信報告,最好不要亂點這些互聯網借貸產品。


PART04

有哪些渠道可以查詢徵信報告

徵信報告既可以現場查,也可以網上查。

現場查詢,可以攜帶身份證在全國2000多個自助終端或者櫃檯查詢,很多人在申請房貸時需要打印更詳細的徵信報告,就會專門跑去現場查詢並打印。櫃檯查詢,個人每年有2次免費查詢的權利,超過2次則需要付費,費用是10元1次。想了解自己所在地的現場查詢網點,可以到央行的徵信中心網站了解:

http://www.pbccrc.org.cn/zxzx/lxfs/lxfs.shtml

網上查詢,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更便利而且免費用。網上查詢的渠道,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中心:

https://ipcrs.pbccrc.org.cn/


徵信報告查詢不當,會影響貸款申請?


進入網站後,按要求註冊、驗證身份,然後提交查詢申請(有三種查詢選項,如果是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則勾選該項)。


徵信報告查詢不當,會影響貸款申請?


24小時後,報告生成完畢,可以登錄查看結果,快的話其實當天就能出報告。

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首頁,大家還能看到一行紅色大字:

徵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

所以那些平時打著“快速查詢徵信報告”噱頭的第三方APP、網站,大家不要點擊進去查詢,以免個人信息洩露或留下不良記錄。

另外還要再提醒大家,儘量不要再公用網絡查詢或保存信用報告,也不要隨便把個人信用報告提供給第三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