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做的盜版武俠夢

我希望我死後一百年、二百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

金庸老先生走了,94歲,是喜喪。

如何評價金庸先生仙逝的影響?我不配,我只知道我的童年記憶又缺失了那麼一塊,影響了幾代人的大師又少了一位。昨日朋友談起老先生,我們恰巧想起了孩童時候一件有趣的事情。

當年電腦還是一個稀罕物,想要看老先生的小說就得去鎮子上租書店裡看。租書店往往破破爛爛,老闆也幾乎是全憑興趣,店裡的書從地板沿著書架一直堆到了天花板,各種書籍往往只按照大類,進什麼書全憑運氣,想要找到什麼也基本是全憑著運氣。

當時只知道有的書是盜版的,後來才知道有的人都是盜版的。

比如這本很出名的"金庸新"著《九陰九陽》

那些年我們做的盜版武俠夢

段子羽,睚眥必報,非我類也。當時覺比得看張無忌一身掣肘最後只能向忘於江湖不知快意了多少,細細一想又覺得整本書驢唇不對馬嘴。

還有這位以假亂真的"全庸"大師

那些年我們做的盜版武俠夢

還有"金庸巨""古龍新""古尤"等等等等,有大俠同人文,有異世界穿越文,有再續前緣重生文,還有各類色情小作文,跟現在的知名IP同人創作也不逞多讓,且又不少作者本身學識淵博,卻甘心蹭蹭著武俠熱度,在現在想來真是百花齊放的時代。

比如已經封筆多年的令狐庸前輩,如今已經轉型為知名導演,但是當初《劍魔獨孤求敗》《續鹿鼎記》等小說也深受讀者喜愛。後來大家發現原來續寫這麼吃香,加之令狐庸者以筆名並不甚受報社關注,一時間大量以令狐庸為名的金庸武俠創作又產生一次小爆發。

那些年我們做的盜版武俠夢

(這鍋可能得金庸新背了哈哈哈)

隨著價值訴求改變,網絡興起,人們也漸漸將精力放縱於網絡之上,迎來了網絡文學的第一次爆發,加之珠玉在前,難以超越,也漸漸沒多少人寫,沒多少人看武俠,一個時代這麼慢慢就過去了。

如今,也很難再見到這麼拙劣的假貨,也少有作家值得冠得李鬼們的追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