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明兒就是驚蟄了,驚蟄後氣候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甦,爸爸媽媽們是否已經將踏青列入近期的行程之中了呢?

“大米和小米”在《我們用這個課程,捍衛每個自閉症孩子去幼兒園上學的權利!》中曾經提到:我們的孩子天生對這個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需要通過大量的動手、遊戲、探索,在親身實踐中認識環境並構建對世界的認識。因此,引導孩子認識、感知大自然也是大米和小米幼兒園預備班的一個重要內容。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怎樣引導孩子觀察、認識大自然?

今天,“大米和小米”將把大米和小米幼兒園預備班的一些經驗策略分享給大家,趁著春天,和我們一起為孩子設計一場和大自然的約會吧!


如何引導孩子觀察、認識大自然?

口述 / 張晶晶

大米和小米(深圳)兒童成長中心ABA督導

海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學士


自然環境與個體發展密切相關,每個人在生長過程中都遵從著一定的發展規律——

嬰兒的視力是從模糊、黑白,逐漸發展成清晰、彩色的。隨著我們身體的發育,當我們漸漸學會爬、走、跑,我們接觸到的外界環境不斷擴大,我們感知到的外界事物也越來越多。

同時,通過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我們漸漸學會根據外界的變化來做出相應的行為改變。比如看見天快下雨了,我們出門就會帶上一把傘。

環境和個體有著密切的相互作用關係,因此學會觀察、認識自然環境,對正常發育孩子和自閉症孩子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成長課程。

然而,由於我們自閉症孩子自身的缺陷,他們在認識大自然方面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

一方面,他們需要更多回合次數的練習。

比如,“樹葉是綠色的”,正常發育兒童可能說一遍就記住了,但是我們的孩子可能要說十次他才記得住。

另一方面,他們在泛化方面也會稍微慢一些。

比如孩子知道了樹葉是綠色的,但是他可能沒法將這個顏色泛化到其它綠色的事物中。

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些策略來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和輔助。

接下來,我將給大家介紹一些引導孩子觀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方法,最近正好是春天,家長不妨把這些方法學起來,然後帶著孩子去探索大自然~


首先,

重點介紹這個方法:

把大自然“貼”在月曆上!


花草樹木、昆蟲鳥獸、風雲雷電……大自然事物千千萬,而且瞬息萬變。我們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從中選取某種自然事物或現象,跟孩子一起用拍照的形式記錄下它每天的差異、變化,並將它貼在月曆上,趁機對孩子進行環境、自然教學。

以觀察花朵為例——

首先,我們設定好孩子觀察的主題:比如,觀察三月花朵的成長過程。

然後,我們準備一份規格較大的三月份月曆,保證月曆每天的日期有足夠的位置能夠貼下照片。像這樣的▼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接著,我們讓孩子在家裡或者在路邊選一朵他最喜歡的花,並跟孩子約定拍照記錄這朵花成長的頻次,可以一天一次,也可以一個星期兩次。

按照這個頻次,接下來一個月裡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給這朵花拍照,然後將照片打印出來,貼在月曆對應的日期上。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由於我們設置的主題是“花朵的成長”,那麼在帶著孩子拍照記錄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重點描述花的特徵,比如顏色、大小、形狀。

每次拍完照,我們都可以讓孩子對比花朵和前一天的不同:“寶寶,你覺得今天的花跟昨天的花有什麼不同呀?”

如果孩子能說出來,我們就幫他在日曆上寫下花朵這一天的變化;如果孩子不能說出來,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用語言提示去引導他:

“寶寶,我們看一下它的大小有沒有變化?”

“變大了一點點。”

“那它還有什麼變化呢?”

……

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較弱,沒能表達出來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讓孩子進行

指認,比如指一指比較大的或者指一指比較小的。

當然,在拍照記錄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比如有一天那朵花不見了。

這時候,對一些比較刻板、無法接受事物改變的孩子來說,也是個不錯的教學機會。

我們可以提前給孩子打個“預防針”:


“今天拍完照了,你覺得它明天還會在嗎?”

“如果不在了,那它可能去哪裡了呢?”

“噢,它可能被人帶走了,可能被風吹走了,還有可能……”


在引導孩子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逐漸明白“萬事萬物都在不同的變化之中”的道理。

“把大自然‘貼’在月曆上”這個策略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卻能將很多知識、技能融入到自然教學中,包括相同和不同的概念,顏色、大小、形狀的概念,日期的概念,以及觀察事物的變化等。

除了花朵,樹葉、天空、天氣、月亮……包括自然事物在內的很多東西,我們都可以通過這個策略來引導孩子觀察和認識。

我之前帶過一個叫燁燁孩子,教他認識日曆的時候,我也是通過這個策略來引導他。

燁燁的興趣點是衣服的圖案,所以我每天都會把他衣服的圖案拍下來貼在日曆上,很快他就對日曆產生了興趣,不久也就學會了“昨天”、“今天”等一些日期概念,會說出“我昨天穿的是小熊衣服”這樣的話。

所以,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尤為重要。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留意孩子當前的認知水平和對事物的接受程度。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比較敏感,無法接受刺鼻的氣味,那家長就儘量不要帶孩子接觸氣味重的東西。

又或者有些孩子對大自然壓根就沒有興趣,如果家長這時強迫孩子去完成記錄、觀察的任務,觀察大自然反而會成為孩子的一種厭惡刺激。

我們可以順其自然調整一下策略,比如孩子喜歡捏橡皮泥那種軟軟的感覺,那我們可以嘗試從泥土開始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


“寶寶,你看這個也是軟軟的,踩一腳試試看。“

“哇,有一個腳印,這個腳印跟你的腳是一樣大的”……


總之,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對策略進行一定的調整。當然,家長也可以自主創新設計更多適合孩子的策略,下面還有兩個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採集”大自然

“採集”大自然的活動是要讓孩子根據提示去大自然中把相關物品採集起來。

☑ 首先,我們先到戶外將孩子需要採集的東西進行拍照,比如樹枝、石頭、松子等等。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 然後,我們把這些照片打印出來,對應採集盒格子的位置貼在盒子的翻蓋上。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 接著,我們就可以讓孩子拿著採集盒到大自然中採集視覺提示裡的事物,並放在對應的格子中。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這個活動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辨認事物能力、視覺搜索能力、事物配對和泛化的能力。

在不同的季節去尋找這些相同的事物,孩子會認識到事物更多不同的形態,長期的經驗累積下來,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提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尋找繪本中的大自然

對於認知能力較好的孩子,家長也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相關繪本來認識大自然。

當孩子閱讀了繪本之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讓孩子把在繪本中瞭解到的自然事物、現象指出來,以此讓孩子學會配對和留心觀察。


大米和小米幼兒園預備班正在招生中!

幼兒園預備班同時兼顧幼兒的發育學習特點,主題式活動和豐富的實踐內容,讓幼兒更好地感知和學習,適應集體環境並學習獨立。同時考慮到個案的能力特點,設置個別計劃和小組教學之間的切換,為您的孩子從容進入幼兒園的集體環境打下基礎。

(點擊閱讀大米和小米幼兒園預備班的教學特色!)

招生對象:3-5歲兒童

招生中心及報名諮詢方式:

➀ 大米和小米(上海)兒童成長中心

趙老師 18516618207

劉老師 13127500508

➁ 大米和小米(廣州)兒童成長中心

陳老師 18620202651

梁老師 18620202671

➂ 大米和小米(深圳)兒童成長中心

況老師 13682646196

陳老師 18927427534

董老師 18933044894


採寫 | 小魚 圖源 | @石家小鬼 、花瓣網



微信ID:damihexiaomi2015

3個實用策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世界!

“大米和小米”起源於原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姜英爽(大米)於2014年創辦的自媒體平臺,專注於自閉症及發育障礙(ASD)領域的科學知識、方法論等傳播。

經數年發展,已成長為融自媒體平臺、線下干預訓練中心、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務、家長線上支持課程平臺等為一體的綜合性ASD兒童支持服務實體。

如果您正在為自閉症兒童尋找科學有效的干預機構或者孩子上學而發愁,這裡有一群譜系資深媽媽和高級老師幫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