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連奎:政府債務危機對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經濟學家高連奎新書《再造經濟學》系列連載

一、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對經濟增長的危害

只要是經濟危機就會危害到經濟增長,當然人類所面臨的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也不例外,也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極大的危害,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對經濟增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的債務危機首先會導致政府投資的下降,政府發生債務危機後,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必然會被削減,本次經濟危機後奧巴馬制定了諸如“高鐵計劃”等基礎設施改善方案,最終因為財政問題,無法施行,同樣特朗普總統上臺後也出臺了四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改善計劃,如果沒有財政支持,這些計劃也必然也被擱淺,這幾年中國也日益面臨巨大的政府債務問題,這也導致中國地方政府投資的下降,政府投資下降不僅會從投資的角度直接影響到經濟增長,也會因為基礎設施老化而影響到整個經濟的正常運轉。

2、政府投資下降必然會帶動民間投資下降,政府投資會一般會通過關聯效應和乘數效應對民間投資產生推動作用,其實幾乎所有的政府工程都是通過民間承包商來完成的,

當然政府投資下降時,也會直接導致這些民間關聯行業投資的下降。

除關聯效應外,政府投資還會對民間投資具有乘數效應,一般一定數量的政府投資往往會帶動數倍於此的民間投資,比如政府修一條高速公路,公路兩旁就會出現成片的工業區,政府修一條地鐵,地鐵站附近就會建成成片的居民小區或寫字樓,政府修一條高鐵站,每個高鐵站附近都會出現一座新城,這些由高速公路、地鐵、高鐵所衍生出來的經濟效益往往是這些基礎設施投資金額的數倍,反之,由於乘數效應的存在,如果政府因財政危機而出現投資下降的話,這些民間投資也將隨之出現倍數級的下降。

高連奎:政府債務危機對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3、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還會導致政府對科技投資的降低以及對新興產業扶持的減少,這也會損害到一個國家的長期競爭力,導致國家經濟越來越落後。

4、政府債務自身也會衍生出巨大的債務,債務壓不跨政府,而利息才會,而不管任何形式的債務都是有利息的,債務利息會進一步加重政府債務,而且債務和利息都是複利式增長的,非常可怕,最後的結果就是政府收入的很一大部分都用來還利息,最終必然導致財政的崩盤或國家破產,目前美國債務利息為4300億美元,約佔GDP比例在1.5%左右,從2014年開始淨利息已經超過美國用於教育、交通、能源和國防之外的所有其它可支配項目開支的總和,美國2018年,國債利息開支將超過聯邦醫療保險,是國防和社會安全之後的第三大支出。中國每年債務利息支出在6000億人民幣左右,約佔GDP1%,如果算成佔財政收入的比例就會更高,在中國每年的債務利息支出已經超過了科技支出,這些都將繼續侵蝕經濟增長的基礎,目前世界各國大部分的新增債務都是用來還利息。

二、政府債務危機對社會及公眾的危害

政府債務危機不僅會危害國家經濟增長,同時也會對民眾的生活帶來直接危害,其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退休年齡被推遲

政府支出中非常大的一塊是養老金,養老金雖然來源於社保收入,但大部分政府都會進行一定的補貼,當政府沒錢時就會推遲退休年齡,這幾年從歐美到中國都在推遲退休年齡,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政府面臨債務危機,目前發達國家退休年齡普遍高於65歲,德國未來十年將推遲到69歲,冰島男性的退休年齡是70歲,澳大利亞也將從65歲逐漸推遲到70歲。

2、中產階級社會解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產階級社會解體成為世界級現象,發達國家之所以建設成了中產階級社會,關鍵是其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在託底,隨著各國減稅政策的出臺,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也陸續受到影響,中產階級社會也隨之垮塌。

3、政府債務向民間債務轉移

政府債務堆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會想各種脫身之策,政府會以市場化的形式將債務向民間轉移,比如當美國小布什政府削減政府保障房項目之後,鼓勵窮人貸款買房就是明顯的將政府債務向民間轉移,政府削減教育支出後,學生也更加需要靠貸款來完成自己的學業。中國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盈利前景並不明朗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銀行機構參與產業基金也是政府債務向民間轉移的做法。

三、政府債務危機不可行的解決方法:印刷貨幣

解決政府債務危機,很多人會想到“印刷貨幣”的方法,經濟學上稱為用通貨膨脹來稀釋債務,這種方法看似可行,其實非常不可行。

首先,貨幣發行屬於央行的職能,財政資金由財政部管理,一個國家財政支出嚴格以財政收入為界,央行發行的貨幣根本無法直接用於國家財政,兩者是完全隔離的體系,用央行發行的貨幣來補充政府財政在中國也是違法的行為。

高連奎:政府債務危機對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其次,當前債務規模遠遠超過人們對通貨膨脹的忍受程度,用通貨膨脹稀釋債務的前提的不能引發惡性通貨膨脹,人們對通貨膨脹的忍受程度一般不超過5%,也就是人們只可以通過通貨膨脹稀釋不超過基礎貨幣總量5%的債務,當通脹超過5%的時候就會感覺非常明顯,人們就會開始囤積物資,就會引發更嚴重的通脹,走向惡性循環與整個經濟體系的崩潰,而惡性通脹對經濟的危害不亞於一場戰爭。

國家如果用印刷貨幣的方法來解決財政債務危機必然會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因為世界世界各國的債務規模太大,以中國為例,當前目前中國基礎貨幣餘額為 30萬億左右,中國的債務已經遠遠超過30萬億,如果用印刷貨幣的方法解決債務問題,需要將貨幣總量擴大至少一倍,那麼理論通脹率將達到100%,實際通脹程度將無窮大,遠超社會忍受程度,也就是當前世界各國的債務規模遠遠超過可以通過通貨膨脹可以稀釋的程度,因此靠印刷貨幣解決財政債務危機在現實中是完全不可行的。

四、政府拖延債務危機爆發的必然之路:零利率

政府債務危機與零利率往往是一對孿生兄弟,出現政府債務危機的國家必然最終走向實施“零利率”的貨幣政策,當政府債務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央行就幾乎不能加息,因為央行一旦加息,政府債務利息支出就會暴增,政府財政就會崩盤,但政府不能破產,政府必然想辦法拖延債務時,零利率是必然的方法,實行零利率政策後政府就可以付出更低的利息,債務就可以拖的時間更長,而政府確實也有能力這樣做。因為政府與民眾最大的區別是,政府可以制定利率,而民眾不能,民眾只能被動接受政府制定的利率,所以政府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必然會通過零利率來拖延債務,日本就是典型,日本是世界上政府債務最高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實行零利率政策的國家。

本次經濟危機之後,世界各國債務暴增,從美國到歐洲,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也都接連實行了“零利率”貨幣政策,而且對遏制債務利息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2007年底到2016年間,美國國債從9.229萬億美元暴增至20萬億美元,奧巴馬總統8年任期增加的債務,相當於之前43任總統的舉債總額。儘管這段期間美國債務增加一倍,由於利率下降,償債成本只從4,300億美元、微增至4,320億美元。美聯儲如果今年要升息三次,美國聯邦債務的利息支出會因此暴增,估計利率走高1%,美國一年的利息支出將增至6,330億美元。如果利率提高2%至4.2%,美國利息支出將增至8,310億美元,倘若升息3%至5.2%,光是利息就高達1萬億美元。但是在債務危機解決之前,這些國家很難退出零利率政策。

五、零利率政策會導致金融業的衰落

政府債務型債務危機,不僅通過政府和民間投資的削減來降低經濟增長,甚至可以影響到金融領域,從而誘發系統性經濟風險,這主要是通過“零利率”政策引發並傳導的。

首先,零利率會導致金融行業的崩潰,資金本身就是有價格的,人為降低資本的價格,將使資本的收益下降,儘管利率很低,但真正投放到市場的貨幣卻很少,因為:

第一、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是與其獲取的收益成正比的,資本沒有利潤不會主動走向市場,零利率政策環境下,金融機構可以獲取的收益非常有限,因此他們沒有生存空間,也沒有去做業務的積極性。

第二、資本有價格,是因為其存在風險,如果資本的收益不能抵平風險,資本就不會服務實體經濟,在零利率環境下,資本的收益不能覆蓋風險,導致資本失去冒險本性,很多高風險的項目都j就不到資金的支持。

第三、募集資金困難,金融機構本身並沒有資金,他們的資金都來自於募集,如果金融機構不能給到資金方足夠的利息,這些資金的擁有者就不會將資金交給金融機構去管理,

因此在零利率的貨幣政策環境下,金融機構其實是很難得到資金的。

因此在零利率國家,銀行都是盈利很低,甚至虧損的,整個金融行業都是萎縮的。因此零利率就意味著金融業的死亡。

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之所以如此發達,關鍵就是得益於中國的高利率環境,高利率可以對沖很多來自資產端的風險,因此即使存在大量的壞賬,這些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是可以生存下去。

從本質上,零利率或量化寬鬆是由貨幣學派提出的違背金融市場規律的經濟理論,因為貨幣必須經過金融中介才可以進入資本市場,如果不能給金融機構留足利潤空間,即使貨幣寬鬆,實體經濟也很難得到資金補給,本次經濟危機就是證明,量化寬鬆的貨幣大部分進入了資本市場。

零利率會導致資本的外流,資本是逐利的,當資本在本國無法獲得合理利潤的時候,資本必然外流到利潤更高的國家尋求更高收益,日本實行零利率時發生過大規模的資本外流,歐美國家實行零利率後也出現連資本外流,相反實行高利率的中國市場上則充斥著來自世界各國的便宜資本。

零利率也會危害到保險業和退休基金。保險基金和市場化的養老基金都是通過投資獲得收益,在零利率環境下,投資收益消失了,但是保費仍要按約定給客戶支付回報,入不敷出的情況必然發生,給保險及市場化的退休基金帶來滅頂之災。

六、零利率會導致國家創新的衰落

創新是需要金融資本支持的,在零利率下,社會整體資本收益率下降,金融資本失去冒險本性,金融難以支持高風險的投資項目,而創新性企業往往是風險最高的,因此自然也得到不到資本支持,因此在零利率環境下,社會整體投資氛圍不濃厚,創投企業很難募集到資本,因此不可能有效支持到創新,因此實行零利率的國家一般都不會再出現大規模創新,零利率也就意味著創新的死亡。

高連奎:政府債務危機對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實行零利率政策的國家,所以日本的創新在互聯網時代就是全面落後的,美國是本次經濟危機之後才開始實行零利率政策,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美國也是全面落後的,而實行高利率政策的中國則到處充斥著創新、創業的氛圍,因為有大量的金融資本支持這些創新活動,中國現在每年股權投資機構募集到的資本已經遠遠高於美國。

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特別是創新領域的投資,零利率讓創新失去了資本的支持,也就毀掉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前途。

我們總結下,就是政府債務大到一定程度度時就會通過不斷降低利率來拖延政府債務,最終走向零利率的貨幣政策,零利率貨幣政策實行之後,金融行業開始變得沒有利潤,金融行業開始萎縮,金融失去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在創新領域,創投性企業也會出現募資困難,最終導致創新的衰落,因此政府債務危機是系統性的危機,最終導致國家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

七、零利率會導致儲蓄率的崩潰和民眾過度消費

民眾也有大量的借貸需求,當利率低到一定的程度,民眾就更傾向於借貸消費,而非

儲蓄和投資,而銀行也願意給民眾房貸,因為在信用完善的國家,有固定收入的民眾違約率還是低於企業的,而銀行的收益已經不能覆蓋給企業貸款的風險時,也只能更多的給個人貸款。實行量化寬鬆的國家都出現了儲蓄下降的情況,在英國,儲蓄率從量化寬鬆開始時的9%降低到了6%。在美國,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個人儲蓄率已經降低到了3.7%。儘管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就不高,但眼下這樣的儲蓄率水平也是2007年以來最低的。在量化寬鬆歷史最長的日本,儲蓄率已經掉到了2%上下。而儲蓄率的高低又決定了一個國家投資水平的高低,儲蓄率低的國家,投資水平必然低,經濟增長必然差。

因此利率是根指揮棒,高利率則可以把社會資金指揮到投資領域,而低利率或零利率則更能把資金指揮到消費領域,而經濟增長最終還是需要靠創新和投資的,消費最終不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零利率是可以毀掉一個國家的。

八、總結“債務型蕭條”國家的宏觀經濟表現

我們一直反對政府高債務,這是因為高債務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而且必然會影響到經濟的其他領域,因為經濟是一個系統,其影響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根據我們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從幾個方面產生作用,直接是政府投資的下降,政府福利支出的下降,間接是零利率的實施及其帶來的金融的凋敝、民間投資的下降以及創新的衰落,這些都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將是致命的打擊。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政府債務高的國家往往會出現,低投資、低福利、低利率、低創新,低增長等宏觀經濟特徵。日本是債務最高的國家,因此這些特徵在日本最先出現,表現的也最明顯。

全球債務危機將使世界經濟“日本化”成為必然,人類如果不進行一輪徹底的財稅改革,世界債務型經濟危機將會長期化,世界經濟必將“日本化”,比如日本經濟所經歷的“政府高債務”、“市場零利率”、“經濟停滯化”、創新消失等都將出現在所有實行零利率的國家。

日本經濟已經連續20年沒有增長,世界上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都會一蹶不振,甚至會一直沉淪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