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今天,埃及-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震動阿拉伯世界

自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後,阿拉伯世界從未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消滅以色列的努力從未停止。其中,埃及的地盤、人口、經濟及軍事實力在阿拉伯世界中首屈一指,是阿盟幾十年的老大。如今這老大突然轉臉跟以色列媾和,對阿拉伯世界的震動可想而知。

從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到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阿以雙方大小戰事不斷,但以色列卻是越來越強,更糟糕的是,越來越大: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突然發難,不但佔了戈蘭高地及約旦河西岸,居然將埃及的西奈半島也給佔了。

1973年埃及的薩達特有樣學樣,在猶太節的贖罪日發起突襲,但結果仍然不怎麼樣:在陣亡的交換比上略有進步,大約為5:1,較之六日戰爭的10:1好點。

土地的佔領方面,雙方互有得失,埃及在西線佔了蘇伊士運河東岸的大部分,但以色列軍隊越過蘇伊士運河劍指開羅距離僅100公里;東線的敘利亞更為危險,被以色列軍隊突出戈蘭高地攻至Bashan地區,距大馬士革30公里處。

最終是大家收兵。

三十年幹不掉以色列反有滅國之憂,埃及算是清醒過來了。

1979年3月26日,埃以雙方在美國簽訂埃以和平條約,三方分別為以色列總理貝京,埃及總統薩達特,美國總統卡特為見證。

合約內容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埃及承認以色列國家的存在,停止了1948年以來雙方的敵對狀態。相應的,以色列軍民退出西奈半島而埃及保持半島的非軍事化。

合約中,規定以色列可以使用蘇伊士運河,同時,埃及承認蒂朗海峽及阿克巴灣為國際水域。

1979年的今天,埃及-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震動阿拉伯世界

1980年一月,埃以雙方互派大使關係正常化;同月埃及退出阿盟對以色列的禁運,三月開始對以色列出口原油。

由於蘇聯聲稱將使用否決權,1981年五月,埃以雙方及聯合國在聯合國框架外,建立了一個和平觀察組保證雙方執行協議,觀察組成員包括英美加法哥倫比亞斐濟等12國。

這合約的簽訂,一方面廣為國際社會讚賞,合約前的1978年戴維營協議令貝京與薩達特共享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另一方面,阿拉伯世界廣泛譴責,其中最為憤怒的,當然就是阿拉法特。

埃及的直接代價,就是1981年10月的薩達特被刺。

而作為合約的一部分,1978年至2000年間,美國向埃及方面提供了3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其實,埃及軍政府一直受美國支持,不過是兩害取其輕的選擇:原教旨色彩濃厚的兄弟會上臺的話,埃及幾乎不可避免的會走向政教合一的中世紀,繼而將整個中東甚至穆教帶入中世紀。

中東之亂,其實跟美國沒任何關係。18世紀美國立國之前,歐洲國家之間的征戰從未停止,就跟現在的中東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