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這個娃娃的臍帶好奇怪呀,這麼大!”2019年3月22日下午,在永州某縣的醫院手術室裡,園園(化名)剛出生,助產士就發出了驚呼聲!原來,園園的臍帶根部又腫又大像個“大水囊”,醫生們考慮可能有發育畸形,做了臍部保護後,急於晚上19時許護送到達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新生兒科。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園園(化名)臍部的“大水囊”

小兒普外科王國彥副主任醫師和邵新華醫生聞訊緊急趕來會診,只見園園寶寶腹部中央臍帶處確實有一個淡黃色透明的半球形囊,直徑大約有10cm,囊內是淡黃色的液體,囊壁一側與腹壁皮膚連接,囊壁的另一側延續為臍帶外膜。“原來是臍膨出!還好,囊裡沒有腸子等腹腔臟器!”王國彥醫生如是說。

臍膨出(omphalocele)又稱臍突出、胚胎性臍帶疝,為先天性腹壁畸形。新生兒發生率為1/3,200~10,000,男孩較多見。它是由於先天性腹壁發育不全而使腹腔臟器疝入臍帶的外膜造成,與染色體異常有關,30%~50%患兒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以腸旋轉不良、美克耳憩室、腸閉鎖和腸狹窄等最多見;母孕期做腹部超聲檢查可早期發現臍膨出。

臍膨出根據腹壁缺損環的直徑大小分為小型(直徑<5cm)和巨型(>5cm),小型臍膨出的囊內容物多為小腸、結腸,巨型則還有肝臟、脾、胰腺甚至膀胱等;出生後由於囊壁缺乏血液供應和暴露於空氣之中,囊膜會變得乾枯、破裂、甚至壞死;如果囊壁破裂可導致腹腔感染和囊內臟器脫出,重者可致患兒死亡。所以如果有重要臟器如肝脾等疝出,則需生後立即手術;如果是腸子等疝出或無臟器疝出,囊膜完整,則可先用無菌溫鹽水抗生素紗布等覆蓋保護囊膜,注意保溫保溼,待生命體徵平穩後再進行手術。

所幸園園的腹壁缺損環較小,沒有腹內器官脫出,且囊壁完整,但是處理不及時,水囊壁也容易破裂、壞死,甚至繼發感染,所以王國彥和NICU護士們小心翼翼地用無菌溫鹽水凡士林紗布覆蓋住寶寶的囊膜,並用紗布、保鮮膜等包紮,保持囊壁的溼潤及水分的蒸發,避免破裂、脫水和繼發感染。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王國彥醫生在包紮臍部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包紮保護好的臍部

3月23日中午,王國彥和邵新華醫生為園園寶寶進行了臍膨出修補術,切除“水囊”、修補腹壁。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手術中切除“水囊”

手術順利完成後,園園自帶的“水囊”不見了,臍部漂亮平整多了。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術後平整的臍部

下午14時許,完成手術的園園轉入NICU繼續監護治療,尚需進一步排查是否合併其他畸形,希望寶寶能順利健康成長!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男娃出生自帶“水囊”,裡面裝了啥?

麻醉師和NICU曹慧春醫生床旁交接

由於園園是先天性結構畸形,所以還可以享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的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的補助呢!

(記者唐天喜 通訊員 吳州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