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玩的精:這幾位祖師爺有話說(下)

8

其實巴菲特很早就在關注中國。

2003年,非典肆虐神州的時候,巴菲特曾經在港股上悄悄買入了4.88億美元的中石油股票。

5年後,牛市巔峰的2007年,巴菲特全部賣出,股票總價值已經上漲到40億美元,另外還有累計分紅2.4億美元。

這是經典的一役,完整吃到了中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的牛市紅利。

十七年前,中國經濟的最大紅利是城市化和房地產,以及相關的能源、鋼鐵需求緊缺、價格上漲。

巴菲特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機會。

十二年前,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開始衰竭,科技產業剛剛露出一點嫩芽。

芒格推薦了比亞迪,巴菲特在和這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老闆王傳福見了一面之後,就決定買入其10%的股份,耗資2.3億美元。

十年後,這筆投資已成為巴菲特生涯史上回報率排在前五的案例之一。

回顧百年投資史,

能夠站在風口浪尖的人物,都離不開優秀的國運時勢把握能力。

1920年代,利弗莫爾把握住了美國崛起,房地產繁榮,投機泡沫盛行的機會,並在泡沫巔峰反手做空,成就“投機之王”的美譽;1960年代,費雪把握住了戰後的第三次科技大革命,德州儀器、摩托羅拉等科技龍頭高速成長的機會,奠定“成長股之父”的地位;

1970年代,美國經濟陷入轉型困境,鄧普頓和戴維斯轉向投資日本和德國,國際化視野成為決勝關鍵;

198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成長股捲土重來,第二代成長股大師林奇脫穎而出;

1990年代,巴菲特把握住了美國經濟再攀巔峰的歷史性機會,騎在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牛股背上,扶搖直上九萬里。所謂“時勢造英雄”,沒有美國國運的百年不衰,哪裡會孕育這麼多的投資大師?

但是和其他幾位投資大師不同的是,巴菲特不是單打獨鬥。

他的背後站著芒格,一位頂尖的分析師,得以見識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在芒格的引導下,他不再執著於早期的低價菸蒂股,也投資了蘋果、比亞迪等一批科技成長股;也不再只買美國公司,而是放眼全球,嘗試著在崛起的中國挖掘機會。

在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你能夠感受到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理念+費雪的優質成長股法則+鄧普頓和戴維斯的全球化投資視野+林奇的分散投資意識,在這裡共冶一爐。

投資市場跟其他所有行業一樣,有機會,也有風險與盲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所以越來越需要團體合作,通過科學專業的方法+分工協作,一起抵禦驚濤駭浪。

這就是為什麼早年的利弗莫爾,即使再天才,也禁不住屢屢破產;而當下的巴菲特,卻能跨越半個多世紀,保持長勝不敗的秘密。

2019年,巴菲特已經90歲,芒格96歲。

在媒體的採訪中,他們的頭腦依然清醒,思考依然深刻,講話中常常有種世事洞明、不忘初心的真誠。

是投資歲月的歷練,賦予了他們一種波瀾不驚的氣質;

還是投資的最高境界,本來就是對世間萬物運行之道的萃取與身心融合?

格雷厄姆,83歲;費雪,98歲;鄧普頓,97歲;戴維斯,89歲……

投資,其實是一場修煉。

9

2007年,金融風暴前夕,烈日正當空。

美國總統小布什邀請一位叫達里奧的人前往白宮,去介紹抵押貸款危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時次貸危機剛剛露出苗頭,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達里奧直言:

美國金融機構當下的借貸水平和槓桿率,已經跟德國魏瑪時代的信貸危機持平,償債能力脆弱,銀行系統的大量破產已不可避免。

幾個月後,金融危機步步加深,全美國有400家銀行破產,甚至包括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美林證券、貝爾斯登等也難逃一劫。

花旗銀行、AIG保險等金融機構在美聯儲的輸血搶救之下才活過來。

巴菲特的重倉股富國銀行、美國運通、穆迪,全部腰斬,同樣損失慘重。

唯有達里奧旗下的橋水基金,因為提早預見到了危機的爆發,並通過大量買入國債、黃金,及做空美元,而獲得了近9%的正收益率。

危機過後,橋水基金聲譽日隆,逐步攀上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的地位。

達里奧,我們當下這個時代的投資大師,也被認為是週期風險管理做的最好的人。

那麼,達里奧又是怎樣做到在風險中毫髮無損的呢?

1949年,達里奧出生在紐約,跟林奇是同時代的人。

讀中學時開始炒股,買的第一隻股票是美國東北航空,跟林奇一樣,也是一隻航空股。

後來股價漲了3倍,落袋為安。

然後考上哈佛大學商學院,再次成為了林奇的同學。

可以說,這個極端聰明的人,跟林奇有著幾乎一樣的早年人生經歷。

但是在1980年代,兩個人的軌跡發生了分野。

林奇搞分散投資,抓住成長股的機會,天縱英才;

達里奧看到墨西哥出現債務問題,以為美國經濟也將受到拖累,於是押注做空,結果判斷失誤幾乎破產。

這一跤,達里奧摔得非常慘痛。

正因為痛,他開始反省,並沉下心來,鑽研《美國貨幣史》,將一百多年的經濟危機、債務槓桿數據、各種資產的表現進行拆解、分析。

投資界有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每一次的週期波動、概念包裝,無論是多麼奇怪的變種,你都能在歷史上找到答案。

只有對歷史的案例和規律充分掌握,才能不被當下的浮躁所遮蔽了眼睛,迷失了心性,措手不及。

據媒體描述,達里奧的辦公室裡堆滿了書,最多的就是各種跟經濟危機相關的研究書籍,包括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日本失落的90年代、拉美的債務危機等。

埋首研究十幾年之後,1996年,達里奧推出了一套全天候策略: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市場有四季輪迴,不同的氣候環境下要有不同的配置策略。

經濟增長的時候,適合買股票、大宗商品、新興經濟體的資產;

經濟衰退的時候,適合買債券;

高通脹的時候,適合買大宗商品、新興經濟體的資產;

低通脹的時候,適合買股票和債券。

在風險與機會的輪迴中,不斷轉換資產配置,才能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從投資理念來說,達里奧的視野要比前輩們都更為宏觀。

目之所及,一看就是百年,也不再執著於單隻股票的細節波動,而是押注整個國家的未來。

2018年,橋水正式成立了中國首支私募基金,將倉位逐漸從牛市了十年的美股撤出,轉向新興的崛起國家中來。

10

所以,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

一個普通人,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我的回答是:靠譜,但是有難度。

在發達國家,靠持有股票實現資產增值的投資者群體是很普遍的,這是一個成熟的行業。

但投資行業跟其他任何行業一樣,遵循二八法則,能賺到錢的永遠是20%的少數人。

你得通過學習,掌握科學的投資理念,而不是在隨波逐流中盲目投機;

你得通過研究,看得懂時代的主旋律,而不是拿個飛鏢隨便亂扔,或者道聽途說;

如果兩者都沒有,或者加入一個專業的研究機構會更靠譜。比如君臨。

投資充滿著風險,我們不能拍拍腦袋就輕易做出決定。

波譎雲詭的投資市場上,信息繁雜,雷區遍佈,您需要更縝密的分析。

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股票玩的精:這幾位祖師爺有話說(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