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品牌構成向心力 HUAWEI HiLink為合作伙伴搭快船

3月14日舉辦的HUAWEI HiLink生態大會,華為與家電類生態夥伴舉行了圓桌會議,並與蘇寧、居然之家等零售巨頭展開了簽約儀式,由此,HUAWEI HiLink生態再有新鮮血液加入。

為何合作伙伴紛紛選擇與華為聯姻?其實,技術實力與品牌實力,構成了HUAWEI HiLink的向心力。

技術與品牌構成向心力 HUAWEI HiLink為合作伙伴搭快船

數據顯示,從HUAWEI HiLink的平臺基數看,其目前已積累2000多萬用戶、接入50餘個品類、與100多家廠家合作、覆蓋300多款產品;接入HUAWEI HiLink協議的WiFi類智能家居設備已達400萬臺左右。

這個成績單可以說是已經足夠說明了HUAWEI HiLink的平臺吸力,也讓HUAWEI HiLink有了基本的生態構築,通過不斷加深合作和技術迭代,相信會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優質產品接入HUAWEI HiLink。

而合作伙伴接入HUAWEI HiLink,還有一大關鍵是,華為的技術優勢和品牌背書,為合作伙伴搭快船。;

我們都知道,華為早已在5G領域取得突破,而5G恰恰是未來IoT的重要一環。各方廠商通過與華為合作,必將是搭快船而行。

而且,華為智能手機以及音箱等其他入口(即,華為提出的1+8+N的IoT開放戰略),定位明確,有助於華為與生態合作伙伴雙方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力。任何廠商做任何產品都是追求盈利的,加入HUAWEI HiLink生態的合作廠商也同樣如此。

而華為助力合作伙伴做IoT的盈利點恰恰是非常明確:其中,第一個盈利點,是華為可以通過“1+8”設備來盈利,1就是跟使用者始終聯接的設備,現在主要是以智能手機的形態存在,未來可能形態會升級或者變化,但它與人關聯度是最高的。而其餘的8是指平板電腦、PC、電視、車機這四個屏幕相對較大的設備,外加音箱、耳機、眼鏡和手錶這四個屏幕較小甚至沒有屏幕的設備。華為將智能手機當作主入口,而其餘8個設備叫做輔入口。這1+8形成了華為賦能合作伙伴的第一個盈利點。

而第二個盈利點,則是來自於N,也就是像與加入HUAWEI HiLink的合作伙伴推出的智能冰箱、智能空氣系統、智能燈泡等泛物聯網設備。華為畢竟是一個做連接的公司,因此會給這些合作廠商提供“套餐式”的選擇:即,從芯片(IoT芯片:超低功耗,高性能)、終端(IoT模塊、LiteOS:最高能效化、更省資源、更省成本)、邊緣計算(路由器:全球部署2000萬+臺智能路由器)、雲端(IoT雲平臺,覆蓋100+的國家與地區),更好的實現優勢互補。這些,都是華為的技術優勢所在,即,結構化產品佈局保證生態的豐富多彩和盈利可能。

而品牌背書就不用多說了,就在今年2月,英國知名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佈“2019最有價值的10大電信基礎設施品牌”(Telecoms Infrastructure 10 2019)。中國華為蟬聯榜首,品牌價值622.78億美元,比上年大漲63.7%,遠超其他品牌。

其實,從華為智能手機連年上漲的銷量也可以看出,華為的品牌已經充分得到了用戶的認同。數據顯示,華為目前用戶數量已經超過4億,這意味著加入HUAWEI HiLink的合作伙伴可以面向著超過4億的用戶去推廣自身的智能互聯產品,這也算是華為從品牌和用戶層面對合作夥伴的一種背書和賦能。

整體來看,無論是華為IoT對業界開放三種賦能模式:華為智選、Works with HUAWEI HiLink、和華為與夥伴的云云對接,還是上述華為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的賦能,華為 HUAWEI HiLink勢必會吸引更多優質合作伙伴加入,共同為消費者打造萬物互聯時代的智慧生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