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紛爭那些年—禍起蕭牆,風雨飄搖

  最近兩年來,歷史上最忙的兩個時代無疑就是兩個“大魏”了。其中一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曹魏,而另一個大部分人則不是那麼的熟悉了。

“大魏”紛爭那些年—禍起蕭牆,風雨飄搖

北魏石刻

  北魏建國後,作為統治階級的鮮卑人與漢人的矛盾本就十分尖銳,到了北魏中期,在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下,民族矛盾有所緩解,但好景不長,北魏的皇室內部問題開始愈演愈烈。

  孝文帝四歲即位,在位期間矜矜業業,延續馮太后的漢化改革,國家逐漸富強,逐漸達到了北魏最鼎盛的階段。如果歷史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國家無疑將進入一個新的輝煌,可惜,歷史沒有假設,現實總是殘酷的。正當壯年的孝文帝突然去世,為這個蒸蒸日上的國家過早的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大魏”紛爭那些年—禍起蕭牆,風雨飄搖

孝文帝拓跋宏

  關於孝文帝的死,歷來眾說紛紜,但縱觀北魏歷史,皇帝大多早夭,想來於北魏皇家大多早育的習俗脫不了干係,而正是這一習俗,也間接的把本已風雨飄搖的北魏帶上了絕路。

  孝文帝死後,次子元恪即位,即宣武帝。年紀輕輕即位的宣武帝也沒能逃脫早死的命運,32歲便早早撒手人寰,留下了野心勃勃的妃子胡氏和年僅5歲的太子。

“大魏”紛爭那些年—禍起蕭牆,風雨飄搖

孝明帝元詡

  胡太后,這位歷史上聲名赫赫的女人並沒有留下自己確切的名字,這位生了後來孝明帝的妃子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躲過了自己必死的命運(按祖制,北魏皇位繼承人生母必須賜死),活著見到了自己兒子登上了這九五之尊的位置。

“大魏”紛爭那些年—禍起蕭牆,風雨飄搖

胡太后

  由於孝明帝即位時年僅5歲,所以朝政大權都落到了胡太后的手裡,這位正當妙齡便早早守寡的女人掌握大權後便開始放縱自己,在她掌權時期,她主要就幹兩件事:遍找男寵,穢亂後宮和大肆興建佛寺。在胡太后作天作地的折騰下北魏終於耗盡了自己百年來積累的國本,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孝明帝逐漸長大,一場年輕帝王與掌權太后的鬥爭終於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