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真會增加早亡風險

中國有句古話說,"早睡早起身體好"。現在看來這句話真有幾分道理。

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真會增加早亡風險

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發現,相對早睡早起者,那些喜歡晚睡晚起的夜貓子型(也稱貓頭鷹型,晚睡晚起型)更有可能死得早。

該研究調查跟蹤了433000人,歷時了六年半時間,最終發現夜貓子型的人比早起型的人早亡率高10%。

同時,夜貓子型人也更容易患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疾病。

參加調查的人員年齡在38到73歲之間。

研究人員讓他們填寫自己屬於或是更接近哪一種類型:絕對早起型;絕對夜貓子型;以及中等早起型和中等夜貓子型。

公共健康問題

研究人員在得出結論前還綜合考慮了年齡、性別、種族背景、吸菸、胖瘦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

他們發現早亡率最低的是絕對早起型,早亡率也隨著晚睡晚起的程度而遞增。

同絕對早起型相比,夜貓子型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高出90%,患糖尿病的機率高30%。

同時,他們更容易出現腸胃問題,以及神經紊亂等。

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真會增加早亡風險

但研究人員沒有探究這其中的原因到底為什麼。他們說它可能與人體的生物鐘有關。

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努森(Kristen Knutson)副教授說,"這可能與心理壓力、吃飯不準時、運動不足、睡眠不足、夜間醒來以及抽菸和酗酒都有關係。"

他說,如果一個人經常很晚睡覺就會養成一系列的不良習慣。

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真會增加早亡風險

該研究項目的另一名作者,薩里大學時間生物學教授山茨(Malcolm von Schantz)說,夜貓子所面臨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它已經成為公共健康問題。

生物鐘

他說,如果有可能的話應該允許夜貓子型晚一點上班,晚一點下班。

同時,在這一方面還需要研究一下如何能夠幫助夜貓子型調整其生物鐘,與自然界日出日照時間保持一致。

不過科學家說,人的生物鐘大約有40%到70%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另外的一部分則由環境和年齡決定。

也就是說,你只能控制你身體的一部分生物鐘,另外一部分受遺傳基因的影響。

並非沒救了

努森副教授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如果你是夜貓子型,你就沒救了。之前也有研究說夜貓子型的人智商更高。

即使你是夜貓子型,也可以有一些辦法幫助你把你的生物鐘往前調一調。

以下是專家所給的一些建議和竅門:

1. 確保你在早晨沐浴在陽光(自然光)之下。

2.儘量保持有規律上床睡覺,不要很晚睡覺。

3.要嚴格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告訴你自己什麼時候上床休息睡覺很重要。

4. 早一點把事情做完,儘量不要當"夜貓子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