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鼓吹“牛市”的人,為何都消失了?難道開始“看空”了?

從投資股市的經驗而言,A股市場人士並不熱衷於鼓吹“牛市”,更多的投資者喜歡“看空”“逃跑”“說熊市”。為什麼呈現這般情況呢?

一、說“牛市”的投資者,在特定的階段,很多。

一般大部分投資者會在行情連續上漲的時候言論牛市的到來。比如2014年、2015年的時候,行情出現了連續性的上漲,更多的投資者會看多、言論牛市的到來。

但是,這是因為有行情,有了賺錢的效益,所以不管是專業的分析師、職業的投資者還是普通散戶,都因為連續的上漲,以及絕大多數股票的普漲,而熱衷於說“牛市”。

這種情況,只僅僅出現在“真牛市”到來的時候。

那些鼓吹“牛市”的人,為何都消失了?難道開始“看空”了?

二、由於A股漲跌的特徵,鼓吹“牛市”的投資者少於看“熊市”的投資者。

如果將A股各階段漲跌時間進行劃分,從K線的角度講逐漸趨向平衡,但是從趨勢的角度講,下跌趨勢明顯多於上漲趨勢,震盪下跌時間多於上漲時間。

個人對於A股總結為“大起大落,久盤於底”。也就是說,呈現著階段性大幅上漲,階段性大幅下跌,階段性相對底部的橫盤震盪。如果從時間上給予一個比例,則是3:1:6。相對底部的震盪時間,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股票,呈現的則是下跌,而不是上漲。

也就是說,股市更多的是下跌時間,而不是上漲時間。

在這種時間分化上,從投資者的直面感受,確確實實期望著股市出現牛市。但是又害怕上漲,認為接下來會是下跌。有一種“不安感”。

在這種“不安”的感覺下,會去鼓吹“牛市”嗎?並不會。

專業投資者也不會刻意去鼓吹“牛市”,一般會用“震盪上漲”“區間震盪”“震盪下跌”或者其他的詞語代替。除了在正牛市期間,具有明顯的趨勢向上的走勢以外,會明確使用牛市詞語,其他時間很少聽到這兩個字,就算是使用也是對比其他時間。

個人的觀點,除了正當時的“牛市”很多投資者會言論“牛市”,其他時間因為股市走勢的特徵,時間上的分化,感覺到不安,期望“牛市”的存在,但更加傾向於“熊市”。

三、面對“鼓吹”,應當理性看待。

在股市中投資,到底投資的是什麼?

1、投資的是價值。價格圍繞著價值改變,只有價值升高了,那麼價格自然也會升高;

2、對於未來上市公司的預期,在投資中驗證;

3、驗證投資的方法。

所以,面對“鼓吹”,有必要刻意的在意嗎?也就沒有必要在意。

很多投資者一聽到“牛市論”就表示很緊張,害怕錯過“牛市”。一聽到“熊市論”,就很慌張,不知所措。

其實,沒必要在意這些種種,在股市中做好了自己,把制定好的方式方法執行開來,也就能夠更好的享受牛熊。牛市來了,不踏空,熊市來了,也有應對之法。正確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