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甘肅和蘭州的一部史詩,蘭州中山橋,"天下黃河第一橋"


了蘭州,有一個景點所有的遊人都要去拜謁,這個景點就是蘭州人民的母親橋——中山橋。

中山橋,是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的一座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後改稱為"中山橋"。

中山橋溝通黃河兩岸,人們往來便捷暢達,建成後深受蘭州人民的珍愛和呵護,不少人稱這座橋為母親橋。

中山橋在建設歷經艱辛。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

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負責人為天津人劉永起。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歷時3年建成。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中山橋長234米,寬7.5米,在舊中國,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樑。長達百年的相依相伴,黃河鐵橋已經深烙在蘭州人的心上,成了抹不去的記憶底片。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由當時的甘肅省主席劉鬱芬手書的"中山橋"匾額,被懸掛於鐵橋南面的牌廈上,"第一橋"從此改名中山橋,沿用至今。

1949年8月26日,在解放蘭州戰役中,鐵橋橋面木板被焚,杆件及縱梁被槍彈打得通紅,但橋身安穩如常。解放軍以奪得黃河鐵橋作為解放蘭州的標誌。隨後,蘭州軍管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和工兵星夜搶修,於9月6日修竣通車。

1989年,鐵橋保固期滿,部分構件老化。蘭州市政工程管理處正擬對鐵橋進行全面大修時,8月9日,一艘自重260噸供水船失控撞到了橋墩上,鐵橋遭受重創,蘭州市當即組織技術力量進行搶修,使鐵橋轉危為安。

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就像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