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裸辭"?給普京未來打開"想象空間"

木叔這篇評論一個熱點話題,納扎爾巴耶夫的辭職。

這件事讓木叔想到了幾年前在北京參加的一個研討會,其實是納扎爾巴耶夫新書中文版的發表會。

專家學者到場捧場,認為納扎爾巴耶夫治國有方,蘇聯解體前就是哈薩克斯坦的一把手,並執政至今,說明他受到國民的用戶和愛戴。

確實納扎爾巴耶夫的治理還是相對人性化的。

哈薩克斯坦政治經濟發展一直相對平穩,沒有類似中東國家那種大起大落以及社會動盪的嚴重問題,這和納扎爾巴耶夫的執政手腕確實分不開。

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起承轉合。

納扎爾巴耶夫在3月19日公開宣佈辭職,就意味著這位執政長達30年的中亞強人時代開始謝幕。

有關辭職其實可以觀察的是內外兩點:

從內部來講,納扎爾巴耶夫等於退居幕後,但依然緊抓權力,採用的是古巴模式和新加坡模式。

菲德爾·卡斯特羅身體不好後,就退出了一線領導層,讓他的弟弟勞爾·卡斯特羅接替。

去年底,勞爾也年事已高,8旬老人精力有限,於是也仿效哥哥,退出了一線領導層,把國家大事交給接班人迪亞斯-卡內爾。他依然掌握著古共一把手和軍隊一把手的職務。

新加坡也一樣。

李光耀當了幾十年總理後退位,但是卻作為新加坡國務資政來活動。

兒子李顯龍在一線當總理治理國家。

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

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

納扎爾巴耶夫辭職也是這個套路——

辭職的只是總統,但是還擔任國家安全會議一把手這個職務。這就類似新加坡的國務資政,而且是終身制。

所以,其實在木叔看來,納扎爾巴耶夫辭不辭職都一樣,依然是最後拍板、拿主意、定方向的那個人。

他想幹就幹,不想幹就辭職;想幹總統就幹,不想幹總統就做別的職務,這樣自由切換,反而說明,他對該國的一切都盡在掌握中;也確實說明,他對哈薩克斯坦的掌控無人能比。

從外部來講,納扎爾巴耶夫的辭職,給獨聯體國家或者說前蘇聯國家解決接班人問題樹立了一個樣板。

納扎爾巴耶夫是個聰明人,在大國之間平衡外交,在兄弟乃至對手之間左右逢源。

不僅和中美俄印歐關係都很好,而且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微妙的三角關係中,處於中立地位,得到各方尊重。

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

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

哈薩克斯坦作為75%人口是msl的國家,當然和中東阿拉伯國家與伊朗關係不錯;

但同時該國和以色列竟然也很好,兩國甚至還簽署武器協議。這更充分說明了納扎爾巴耶夫的聰明,以及國際朋友圈的人緣不錯。

所以,他突然辭職並且以古巴和新加坡模式延續政治存在,對前蘇聯國家來講,是一個更貼近本國的榜樣和例子。

特別是對普京而言更是如此。

2024年普京才72歲,這比如今特朗普的年紀還小。難道普京就心甘情願徹底退休?當然不會;那麼他繼續和梅德韋傑夫玩“二人轉”?肯定被人詬病。

所以用一種適合俄羅斯的方式延續政治存在,是普京肯定要考慮的。

納扎爾巴耶夫不“裸辭”的這個套路,肯定可以給普京提供借鑑,為他將來打開想象空間。

哈薩克斯坦總統為啥不

普京肯定不會模仿葉利欽模式,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納扎爾巴耶夫也沒有效法給葉利欽模式,這等於與普京的想法不謀而合。

畢竟哈薩克斯坦是前蘇聯國家,也是盟國,他們這麼做都可以,與該國國情類似的俄羅斯這麼做,受到的阻力會相對小一些,這有利於普京未來採用類似模式來治國。

所以,納扎爾巴耶夫的辭職,其實開啟了獨聯體國家政權交接的一種新模式。

他的辭職對外意義就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